《余秋雨書法系列叢書》和一般的書法作品冊有著本質的區別,“用文學引領書法”是余秋雨書法集的精神所在,也是書中的亮點和出彩之處。一套六卷,分別是:《重大碑書》《遺蹟題額》《莊子譯寫》《屈原譯寫》《蘇軾譯寫》《心經譯寫》。其中四本譯寫的內容結構是“今譯——書法——論述”。首先是“原文”和“今譯”對照,所謂“今譯”就是余秋雨用現代散文的形式,用乾淨而有體溫的筆調來闡釋這些古代文學,讓現代讀者通過“當代美文”領略古代經典;中間是書的主體“書法作品”;最後的“論述”則是作者的文學體悟,是對經典名著的解讀和評論,也是全書的點睛之筆。
基本介紹
- 書名:《余秋雨書法系列叢書》
- 作者:余秋雨
- 出版社:江西美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5月
- 開本:大16開
書籍分卷
詳細內容
這是作者應邀為各個重大文化遺址書寫的碑文,而書法也出於作者之手,故稱碑書。其中包括《炎帝之碑》、《法門寺碑》、《采石磯碑》、《鐘山之碑》、《大聖塔碑》、《金鐘樓碑》等。這么多頂級文化遺址都不約而同地邀請一個並無官職的文化人書寫碑文,這樣的事從古未有。作者所寫碑文,都以現代觀念回視歷史,並以當代多數旅行者能夠順暢朗讀的古典文體寫出。書法用以行書為主,也因各碑內容差異而採用不同風格。此外,本書還收錄了兩份重要的現代墓志銘。
第二卷 《遺蹟題額》
這也是一種重大碑書,只不過並無完整的碑文,而只是題寫遺蹟之名,稱為題額。遺蹟例如有:仰韶遺址、秦長城、都江堰、雲岡石窟、荊王陵、東坡書院、峨眉講堂、崑崙第一城、烏江大橋、張謇故里等等。這些題額,都已鐫刻於各個遺址。作者把這些題額收入本書時,還敘述了每個遺址的歷史意義以及自己選擇題寫的理由。把這些敘述加在一起,也可看成是一種依傍大地實景的歷史導覽。
第三卷 《莊子譯寫》
這是對莊子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逍遙遊》的今譯以及對原文的書寫。今譯嚴格忠於原文,但不纏繞於背景分析、歷史考訂,而是衍化為流暢而簡潔的現代散文,藉以展示兩千多年間文心相連、文氣相續。書寫,用的是行書。作者在自己所有的行書作品中,對《逍遙遊》的書寫較為滿意。這份長篇書法,已鐫刻於中國道教聖地江蘇茅山。
第四卷 《屈原譯寫》
作者對先秦文學評價最高的,一為莊子,二為屈原。屈原《離騷》的今譯,近代以來有不少人做過,有的還試著用現代詩體來譯,結果都很坎坷。本書的今譯在嚴密考訂的基礎上,洗淡學術痕跡,用通透的現代散文留住了原作的跨時空詩情。作者曾在北大授課時朗讀這一今譯,深受當代青年學生的好評。作者對這一今譯的自我期許是:為《離騷》留一個儘可能優美的當代文本。《離騷》原文多達二千四百餘字,歷來書法家很少有體力能夠一鼓作氣地完整書寫。本書以行書通貫全文而氣韻不散,誠為難得。
第五卷 《蘇軾譯寫》
這是作者對蘇軾前、後《赤壁賦》的今譯和書寫。由於蘇軾原文的精緻結構,今譯也就更像兩則哲理散文。此外,本書又收錄了作者研究蘇軾的論文以及其他兩份抄錄蘇軾名詞的書法。
第六卷 《心經譯寫》
今譯《心經》,頗為不易;要讓大量普通讀者都能讀懂,更是艱難。今譯,是譯而不釋,也就是只能將深奧的佛理滲透在淺顯的現代詞語中而又簡潔無纏,這是本書的努力。書中《寫經修行》一文,是對《心經》的切身感悟。此外,本書還收錄了作者研究佛教與中國文化關係的論文。作者對《心經》恭錄過很多版本,本書集中了普陀山刻本、寶華山刻本和雅昌刻本三種。其中作者對刻於寶華山的草書文本更為滿意。普陀山和寶華山都是著名佛教聖地,有緣把手抄的《心經》鐫刻於這樣的聖地,是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