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祠堂是以其姓氏聚集地及標誌性地物而得名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余祠堂
- 羅馬字母拼寫:Yúcítáng
- 性質:歷史地名
- 省份:安徽省
余祠堂是以其姓氏聚集地及標誌性地物而得名的地名。
余祠堂是以其姓氏聚集地及標誌性地物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民多數人姓余,且建了一間祠堂,故得名。1 歷史沿革 原屬梅河大隊,19...
余氏祠堂位於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洋港鎮的潮坑村。建於明代,占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正南向,共有上下四重:上重為正廳,左右各一房,前有青石台階、天井,兩旁各一廂房;中廳用八根石柱撐頂,前後均為天井延至山牆;下重為青石月台,兩旁走廊各有四根石柱撐頂;前重為戲台,有三方跑馬樓,南靠門樓。整座建築...
余氏宗祠,俗稱余隘祠堂,坐落在寧波市江東區朝暉路往北延伸段,甬江南岸的冰廠跟。1993年,余氏宗祠被江東區人民政府列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建築結構 祠堂坐北朝南,屬“前廳(門廳)後殿(大殿)兩(左右)廂房”格局,一條小河從祠堂門前潺潺流過。祠堂大概於近期剛剛修繕過。祠堂的正大門分內外兩道,外面一道...
高陽余氏祠堂 坐落在永春縣桃城鎮洋上村 始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歷經重修,原稱“堂後祖厝”,1991年重修改今名。系二進懸山頂石木結構,平面呈方形。由圍牆、山門、正門、天井、兩廊、大廳組成。正廳設龕,供奉列祖列宗牌位。
余家祠堂 余家祠堂是明末清初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此處為余氏家族祭祀祖先或先賢的場所,故得名。歷史沿革 明末清初時期建成,2014年倒塌已全部拆除。
為了保持族姓凝聚力和相互之間的聯繫,族譜和祠堂的修建就顯得十分重要,福州十邑的祠堂文化因此發展繁盛,名祠眾多,福建省古田縣杉洋鎮歷史悠久,各氏族祠堂文化傳承在十邑中可以著稱。杉洋古鎮原有餘、李、林、彭、謝幾大祠堂。尚存四大祠堂。余氏蟬林祠就是其中佼佼者。基本信息 余氏蟬林祠坐落於福建省古田縣...
福清蘆華余氏祠堂 福清蘆華余氏祠堂是位於福建省福清港頭鎮蘆華村的祠堂。福清蘆華余氏祠堂位於福建省福清港頭鎮蘆華村,蘆華“余氏祠堂”始建於北宋靖康年間(公元1127年),是福清比較久遠的幾個祠堂之一。
中間掛一豎匾“狀元及第”,坊亭匾額為“禪林祠文物館”,文物館共有館藏文物300多件。祠堂的主祠廳正殿內有楷書:“檀樾主尚書堂”六字大匾牌。宗祠內的橫樑上懸掛有狀元及第、文魁、武魁,進士等古牌匾20多塊。廳內柱上分別保留有古代楹聯趣對24副,整體建築保存完好。1986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雙碑村余家祠堂 雙碑村余家祠堂,民國初期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余家:余氏家族;祠堂:宗教建築物。歷史沿革 民國屬荊門縣一區;1949年,新中國成立,屬團林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屬紅星大隊,後將祠堂平整為耕地,1984年,屬雙碑村至今。
余家祠堂村民組是重慶市的地名,因典型地理標誌物以及所屬行政區域而得名。地名含義 因是余姓居民在此地建造的一個祠堂,故得名余家祠堂。村民組以此為名。歷史沿革 1949年為雙龍鄉7保10甲,1950年為雙龍鄉7村農協會10組,1958年為雙龍(區)人民公社2管區2連2排,1961年為雙龍公社石龍大隊2生產隊,1984年為...
永言堂又稱余氏祠堂,共三進,面積6834方米,皆硬山頂。建築通面闊17.80米,通進深33.2米。第一進設戲台,明間次間梁架為抬梁式,梢間為穿斗式,前後6槭,柱礎有方形和八角形三合土地面。牛腿雀替有人物故事、花鳥禽獸雕刻,大樑上有八仙過海圖案雕刻,立體感強。有正和左右邊門。第二進明間七架抬梁式,梁架...
大溪邊余氏祠堂又名愛日堂,位於開化縣大溪邊鄉敦南村。據《蘿蔓余氏宗譜》載,元代余氏從遂安蘿蔓塘始遷墩南村。明嘉靖三十五年(1527)始建,明清時期逐漸修繕形成現在規模。現存建築為清代建築風格。該建築民國時辦學校,20世紀50年代做糧店,20世紀70年代辦學校。愛日堂整體布局保存完整,屋面、梁架、戲台等...
俞氏宗祠是始建於清代的家族祠堂建築,屬於俞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位於婺源縣東北28公里的汪口村,由朝議大夫俞應綸(正三品)入宮後省親回鄉時捐資興建,是一所以細膩的木雕聞名於世的祠堂,現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簡介 祠堂名,位於婺源縣東北28公里的汪口村。建於清乾隆年間。中軸歇山式,坐西北朝東南...
祠堂門面全部由石雕構件組成,堅實華美,雄偉壯觀。門上端是遒勁有力的“余氏大宗祠”牌匾,兩側是“封川世澤,節度家風”的門聯。祠內下廳的玄關,由六扇屏風組成。屏風的上部為雙鳳朝牡丹的金漆木雕和通花漆窗,中部的金漆木雕飾以鴛鴦、喜鵲、牡丹等小巧玲瓏的花鳥圖案,下部為忠義孝禮戲曲故事的漆畫,將玄關...
光明余氏宗祠位於福建省將樂縣光明鎮光明村。元、明時期始建,屢有維修,現存建築保留清後期風格。坐西南朝東北,平面略呈梯形,占地面積約192.5平方米。主廳面闊三間,進深六柱帶前廊,前廊卷棚頂;內檐使用大額枋,抬梁減前金柱及中柱。附屬文物有左側的余氏祖墓。價值意義 宗祠記錄著家族的輝煌與傳統,是...
俞氏宗祠坐落在兩河之口的碼頭邊,建築為清代中軸歇山式。走進三進院落的祠堂,整個祠堂以細膩的木雕工藝見長。“仁本堂”紅色的宮燈高掛,紅布裝飾著梁坊,柱子上的紅色楹聯,更顯該族先人對後人的教導。後進供奉著先人的神位與神像。簡介 汪口古村落,由宋朝議大夫(正三品)俞杲於大觀年間始建,距今有1100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