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扶危

余扶危

余扶危(1940.07-- ) 男,四川省巴縣(現重慶市巴南區)人。著名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古墓葬專家、唐三彩研究專家。四川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畢業,從事文物、博物館工作長達30餘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余扶危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四川省巴縣(現重慶市巴南區)
  • 出生日期:1940年7月
  • 職業: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古墓葬專家
  • 畢業院校:四川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
  • 代表作品:《洛陽石刻擷英》,《隋唐東都含嘉倉》,《洛陽古墓圖說》
工作經歷,著作和榮譽,

工作經歷

余扶危1964年7月畢業於四川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同屆同學中有湖南省博物館原館長熊傳薪四川省博物館原副館長王友鵬、遼瀋戰役紀念館原副館長楊美瑩等),後分配到河南省洛陽市博物館工作。歷任洛陽市文物工作隊隊長、洛陽市文物商店經理、洛陽古墓博物館館長、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館長、洛陽市文物局研究員等職,參與了河南和洛陽的許多重要考古工作。
洛陽市文物局研究員余扶危洛陽市文物局研究員余扶危
1980年10月,余扶危和同事葉萬松投書《光明日報》,反映洛陽文物被毀事件,引起了有關領導的關注。為此,洛陽市發布通告,將考古發掘納入城市建設的審批程式,即所謂的“先考古後施工”,從而為開展考古工作提供了政策保證。
1981年下半年,余扶危又和葉萬松提出考古發掘必須事先經過國家文物局批准,並由此形成了考古發掘報批制度,被國家文物局稱為地下文物管理“洛陽方式”,在全國推廣。1982年全國人大法制委員會特地來洛陽徵求文物保護立法意見。1982年11月公布的《文物保護法》“考古發掘報批”條款,就是汲取了洛陽的經驗。

著作和榮譽

主編或參與編寫了《洛陽石刻擷英》、《洛陽出土墓誌卒葬地資料彙編》、《隋唐東都含嘉倉》 、《洛陽古墓圖說》、《洛陽考古集成補編》、《元代古玩鑑定》等書籍。
2009年6月11日,在建國60周年之際,國家文物局為激勵全國文物系統廣大幹部職工承前啟後、開拓進取、建功立業,向余扶危等從事文物、博物館工作30年以上的同志頒發了《文物、博物館工作30年榮譽證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