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余巧雲
- 別名:余葆貞、余寶珍
- 國籍:中國
- 民族:滿族
- 出生地:西安
- 出生日期:1932年
- 逝世日期:2019年6月19日
- 職業:秦腔演員
- 畢業院校:三意社
- 經紀公司:渭南地區劇團
- 代表作品:《鍘美案》《五典坡》
- 信仰:共產主義
個人簡介,成長曆程,藝術人生,人物逝世,音像資料,錄像資料:,錄音資料:,
個人簡介
余巧雲的做工細膩自然,能夠化程式於自然之中,沒有絲毫的做作。余巧雲的音色有一種奶聲奶氣味,她的唱腔迂迴纏綿,一唱三嘆,講究氣息的把握,特別是小腔的處理很有特色,因為以“巧”取勝,故取藝名“巧雲”。余巧雲的噴口好,道白在生活化和韻律的把握很有分寸,一些不合韻轍的唱腔,處理得很別致。另余巧雲的哭情戲造詣最高,40年代即有“秦腔皇后”之譽。
余巧雲開了秦腔纏綿風氣之先,直至今日,幾乎成了秦腔旦腳藝術的主流。余巧雲戲路寬,正旦、花旦、小旦皆能,演出的劇目繁多,代表作有《鍘美案》《五典坡》《乾坤帶》《白玉佃》《梁山伯與祝英台》《打金枝》《汾河灣》《販馬記》《三上轎》《黑叮本》《藏舟》《雙下跪》《安安送米》等戲,70多歲仍能登台,而且音色表演不走樣,實在難得。
成長曆程
余巧雲幼時家庭非常貧苦,父親提籃叫賣,母親給人漿洗縫補,姐弟五人常常食不果腹。六歲時被送進孤兒院做童工兩年。貧苦的家庭環境使余巧雲從小就養成了吃苦耐勞、勤儉樸素的優良作風。10歲時在秦腔名家王文鵬先生推薦下拜西安三意社吳立民為啟蒙老師,簽訂了賣身契一般的拜師契約。在私人家庭學藝實質成了一個變相“長工”,每天晚睡早起,除了練功走身架外,其餘時間就是做家務活,余巧雲以驚人的毅力練就了過人的基本功。1943年第一次登台在三意社演出啟蒙戲《別窯》時,蘇育民出戲牌時覺得“寶珍”二字有些俗氣,改成“巧雲”做她的藝名。十一歲的余巧雲首次粉墨登場,鎮靜自如,一絲不苟,把個小王寶釧在少年夫妻作別時淒楚哀怨的心境表演得活靈活現,尤其是她那甜潤嘹亮的嗓音,吐字清晰有力,加上苗條優美的身段,贏得了觀眾和同行的認可。此後余巧雲跟隨師傅和父親浪跡江湖,到處搭班唱戲。
在富平縣正鳳社先後學會了《雙明珠》、《夜光珠》、《楊氏碑》、《金蓮痛》、《金玉奴》等戲。最難得的是在這個團里得到了秦腔正宗李正敏先生的賞識,主動為她傳授了《走雪山》和《戳紙牆》兩齣折子戲,並對她的聲腔和板式進行指導,在她藝術成長的道路上起到了點石成金的作用。隨後她又在三原縣“移鳳社”拜高正保為師,學會了《對銀杯》、《白玉樓》、《善士亭》、《玉堂春》、《蝴蝶杯》等十多本正旦和小旦戲。在“培鳳社”又學會了《軟玉屏》、《三滴血》、《汾河彎》,進入“興漢社”又積極投入到《臥薪嘗膽》、《奇雙會》、《奪錦樓》等戲的排演中。接著,在何振中、晉福長、李正敏的傳授下,排演了《家庭痛史》、《斬秦英》、《二度梅》和《五典坡》等,並同他們同台演出,深得觀眾喜愛。1946年由天水演到洛陽,1947年在馬擋劇團、晨鐘劇團和張健民、何振中等同台演出《黃花崗》、《周文送女》等;1948年在三意社和蘇育民演出《白玉樓》、《玉堂春》等,在正藝社同黃金華演出《玉堂春》、《新忠義俠》等,在建國社演出《蝴蝶杯》等。這種走江湖演出給了余巧雲師承眾家的機會,使她吸收各家所長,兼收並蓄,開拓了戲路,青衣、小旦、花旦、閨閣旦均可應工,為以後的藝術創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948年秋,余巧雲在西安橋梓口劇場演出時,轟動古城,觀眾爭相傳頌,一時名嗓長安。當時的《春蕾》雜誌第一期發表文章和劇照對余巧雲的演技進行較為詳盡的評述,並給予她“秦腔皇后”的美稱。1949年8月余巧雲受渭南新民社之邀來渭演出,從此和東府的觀眾結下了不解之緣,一住就是六十年。在這漫長的歲月里,她不避寒冬酷暑,面對春花秋實,翻山越溝,足跡踏遍了渭南的十多個縣市,全心全意地做農民兄弟的貼心人,把戲送到田間地頭,獲得人民的愛戴與歡迎。在渭南流傳著這樣兩句話:“看了余巧雲的《鍘美案》,三天五天不吃飯;看了余巧雲的《三上轎》,難過得三天睡不著覺。”余巧雲最終成了東府戲曲界的一面旗幟!1952餘巧雲年隨西北演出團赴京參加首屆全國戲曲會演,和史雷、孟遏雲、黃俊耀、張雲等聯袂演出了眉戶劇《大家喜歡》,和張新華演出了秦腔折子戲《藏舟》等,中央電台錄了音多次播放,並被評為“模範藝人”;在中南海聆聽了周總理講話,受到陳毅、周揚、田漢等領導接見。1955年演出的《白蛇傳》、《梁祝》和《鋤美案》被上海唱片公司灌成唱片全國發行。
1956年參加陝西省第一屆戲劇觀摩會演並擔任評審,因主演《鍘美案》而榮獲演員一等獎,在《陝西日報》發表了“扮演秦香蓮的體會”文章;同年出席省先進文化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介紹首創“苦中樂”加字唱腔的經驗,獲省政府獎章。1956年當選陝西省戲劇家協會理事,成為第一個女理事;當年任第一屆省政協委員,後又連續任第四、五、六屆省政協委員。1959年起擔任渭南地區劇團副團長,當年率團赴山西運城、洪洞和太原等地演出,受到山西黨政領導的接見,與丁果仙、牛桂英等著名演員進行藝術交流。1965年余巧雲被剝奪了登台演出的權利,被扣上“三名三高”的罪名,打成文藝黑幫骨幹分子,開除黨籍、關進牛棚。不能登台的日子,給了她回顧表演藝術、刻畫角色、琢磨唱腔的時間,她把在觀眾中已經取得認可的劇目逐一分析,打磨加工,終於使壞事變為好事,災禍中卻使她獲得了在表演藝術上取得升華的大好時機。
1978年組織給余巧雲落實了政策,恢復了黨籍,她又精神煥發地又投入到演出中。在硝煙瀰漫的老山前線,冒著槍林彈雨為戰士們演出;頂風沙、冒嚴寒去延安慰問老區人民,為榆林青年演員傳經送寶。凡是省、市組織的各種文藝晚會和義演,只要邀請,有求必應。1978年參加省上調演,演出加工後的《斬秦英》獲得“榮譽獎”,在《陝西戲劇》第3期發表《給青年演員的一封信(談如何保護嗓子)》的文章。1980年參加省劇代會,大會發言“多演戲,演好戲”被《舞台與觀眾》刊用,在《陝西日報》發表了“樹立高尚的職業道德”一文,在《西安戲劇》發表了“振興秦腔迫在眉睫”等。1985年在北京參加全國劇代會期間,和俞振飛、童芷苓、王秀蘭等進行了藝術交流,1986年參加省振興秦腔發展戰略學術研討會,撰寫的“振興秦腔管窺”論文被收入《秦腔發展戰略研討會文集》。1988年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員,省政府授予她“陝西省十名尖子演員”光榮稱號。1991年演出《背舌》參加西北五省“太陽杯”大賽,獲“特別榮譽獎”。1993年被省文化廳命名為秦腔藝術流派中的“余派”。省劇協和渭南市文化局聯合舉辦了“余巧雲秦腔藝術流派研討會”。同年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及突出貢獻專家證書。2003年編輯出版了《從藝六十年》一書,對自己的藝術進了系統的總結,給後人留下了一份珍貴的資料。2005年榮獲陝西省第四屆藝術節 “最高榮譽獎”。2008年被省文化廳命名為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秦腔代表性傳承人。2009年又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秦腔代表性傳承人。同年6月在文化廳組織的傳習交流展演活動中,78歲高齡的余巧雲再次粉墨登場,在西安人民劇院演出了她的拿手戲《五典坡-回窯》,藝驚四座,風采依舊,讓熱愛她的戲迷如痴如醉。2009年9月陝西秦腔博物館落成,余巧雲拿出自己珍藏了多年的珍貴資料無償捐獻給博物館,並代表秦腔界呼籲大家多支持博物館的建設。余巧雲的表演藝術特點在於既遵循秦腔藝術規範,又敢於開拓藝術創新,創造性地運用戲曲水袖的程式,達到刻畫人物的藝術效果。她能具體地分析舞台人物感情的層次及發展過程,對唱、念、做的目的性明確,表情、動作、聲調恰如其分,給觀眾一個完整感人的藝術形象。她演出認真,出場進戲,颱風嚴謹、細緻入微,在表演和唱腔上形成了獨特的個人風格,音質純淨、“嬌、柔、脆、水”四種音色俱全。唱腔既突出秦腔高亢粗獷、激越鏗鏹的氣勢,又體現細膩纏綿、如泣如訴的古樸特點。她在演唱發聲上總結出的“大換氣、小偷氣、不蠻唱、留餘地”十二字決竅對青年演員很有借鑑作用。
晚年的余巧雲並沒有貪圖安逸閒散的生活,她仍然堅持每天早起鍛鍊,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用在了培育輔導年輕演員和參加各種社會公益活動上。余巧雲的入室弟子張愛蓮、樊惠琴、黨美麗、衛小莉等都已成為頗有成就的著名演員,並在各種大賽中獲得了眾多的榮譽。
藝術人生
余巧雲1932年生於西安一個貧苦的滿族家庭。父母長年累月地辛勞卻不能養活七個姐妹。1940年在余巧雲8歲的時候,看著兩個小女兒因為飢餓和疾病相繼離世,流著眼淚的父母將余葆貞送到西安城藥王洞一家孤兒院。孤兒院位於西安偏僻之地,經常有孤兒院的小孩被狼叼走,父親不得已又把余葆貞接回家。1942年,不到十歲的余葆貞當起了童工,做過織毛衣、糊火柴盒、包摔炮等等雜活,從小便經歷了生活的艱辛。1943年王文鵬發現余葆貞有唱戲的天賦,建議余葆貞的父親送小孩去學戲。儘管在當時好多人對唱戲有偏見,所謂“七十二行行壓行,行行都被唱戲強”,余葆貞的父親迫於生計,思慮良久,終於和三意社的吳利民簽了師徒契約。契約規定學習期限為五年,沒想到學習還不到一年,余葆貞的戲曲天賦就展露無疑,後來被三意社的社長蘇育民發現,把她帶到三意社演戲,取藝名為“余巧雲”。1943年余巧雲十一歲的時候開始登台演戲,她的第一處戲是《王寶釧》,飾演《探窯》中的王寶釧。她演得有板有眼,有規有矩,受到觀眾的好評!後來在李正敏、晉福長、孟遏雲等老一輩子藝術家的悉心培養下,逐漸嶄露頭角,在五年學習期末滿之際,已經成為西安小有名氣的演員。在自己的不斷努力下,經過藝術的錘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唱腔風格。
余巧雲的愛人田正武,1922年出生在長安的一個農民家庭,十三歲輟學學藝,曾經在西安正俗社學習長達七年,主攻鬚生。後來在正俗社癱瘓後,先後在涇陽的清俗社、化縣的新鳳社、渭南的化俗社、武功的美陽社搭班演戲,風靡各地。他虛心向其他鬚生演員學習,形成了自己唱腔字正味長、音調豐美、表演神情並茂、動作瀟灑飄逸的特點。他戲路寬廣,主演鬚生、紅生,是難得的鬚生演員,深受廣大戲迷的愛戴。余巧雲和田正武是舞台上長期的搭檔,拿手好戲是《王寶釧》。余巧雲演的王寶釧貧寒而不志短、外柔而內剛。田正武演的薛平貴幽默、深沉而風趣。1964年的社教運動中,田正武受到衝擊,被錯誤地趕回了農村,而余巧雲被調到渭南劇團,從此兩個人再也沒有同台演出過!1982年渭南召開人大、政協會議,田正武是人大代表,余巧雲是政協委員。在與會委員的一致要求下,兩人合演出了《趕坡》,舞台上、下的薛平貴和王寶釧都在十八年後團員了,也構成了秦腔歷史上的一段佳話!
余巧雲做派細膩,唱功紮實,對藝術事業嚴肅認真,每一句道白,沒一句唱腔都要年經過仔細的琢磨。對字音的高低輕重,在行腔的剛柔曲直上都能根據劇情和人物性格的要求進行精心的藝術處理,強調以聲抒情,情合於理,所以她扮演的人物都比較生動感人。他扮演的《鍘美案》中的秦相蓮獲得了陝西省第一屆戲曲觀摩演出演員一等獎。
余巧雲的唱腔與婉約派相比,音色顯得並不圓潤,但其唱腔特點以拖腔取勝。先抑後揚中段螺旋式上升拖腔,雖不屬柔美但富於情韻;前部起調平淡而後部勝在精韻,陰陽頓挫層次分明。其拖腔複雜多變、連綿無餘而此起彼伏,有有始無終之美感。拖腔以放為主,無明顯收腔之特徵,善於演繹大段唱腔,因而顯得頗有氣度!余巧雲的拖腔之中又有拖腔,喉音拖腔於前,鼻音拖腔於後,連綿如細雨,有如醉如痴之美感,如一燕雀盤旋於動盪之氣流,無一絲鬆懈而不失舒展、柔韌之美。句中鼻音拖腔用於過度,為下句之比興作以鋪墊;句末之拖腔用於收尾,層層由高至低,又有大海退潮之韻味。拖腔或由高至低,或由低至高,加以小腔之迴旋,處處充滿延綿之意蘊。
余巧雲唱腔特點之一為小腔之迴旋。李愛琴的小腔迴轉重在氣勢,余巧雲的小腔迴旋秀麗委婉而飽蘸情韻。李愛琴小腔之迴轉重在節奏,咬字狠而急劇,如鋼珠落於銅盤,珠珠相連,故而勝在氣勢。余巧雲的迴旋略帶拖腔,故節奏稍緩而勝在情韻,時而兩個輕度迴旋,時而三度輕微迴旋,有餘音繞樑之妙!余巧雲的唱腔,每段句首咬字稍輕,每句的二音三音咬字較重,輕重有節,故能層層推瀾。加之突出重咬字,以輕輔重,又有綠葉捧紅花之妙!
余巧雲的唱腔當屬女旦之另類,既不同於肖玉玲的小家碧玉,也不同於王玉琴的豪放,而屬於兩者之間一種柔中帶剛、略顯大氣的一派。她的聲音有點“炸”,但“炸”得有魅力|有分寸、有氣魄,加之以拖腔烘托氣勢,故而能在旦行中獨樹一幟!
窮人孩子早當家 幸遇伯樂識駿馬
余巧雲原名寶珍,1932年出生於西安市貧民巷的一個滿族家庭。父親提籃叫賣,母親給人漿洗縫補,生活非常貧苦。在她六歲的時候,父親就托人把她送進西安某孤兒院去做童工。不久,該院為了躲避日寇飛機的狂轟濫炸,搬至歧山縣的一個荒僻角落。兩年後,父親去歧山探望她,看見心愛的女兒寶珍骨瘦如柴,雙目深陷,父親決計把自己的骨肉帶回西安。十歲的寶珍回到家裡,每天遲睡早起,去車站揀煤渣,奔荒郊挖野菜,一有空閒就幫媽媽洗些小件衣裳,貧苦的家庭環境,使寶珍從小就養成了吃苦耐勞、勤儉樸素的優良作風。
1942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寶珍和其他孩子在一起玩耍的時候,孩子們有說有唱,她也情不自禁地放聲唱了幾句“貧家女來好羞慚”,偏偏被當時號稱鬚生泰斗的王文鵬路過聽見。那高揚清脆的嗓音,引起了這位老藝術家的注意,忍不住仔細打量。這一看,使他十分喜悅,寶珍那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水靈靈的,鑲嵌在鴨蛋形的臉上,顯得非常勻稱,衣衫雖然破爛,但身材卻十分苗條,咋看,都覺得是一棵充當演員的好苗子。詳細地詢問了寶珍的住址家境後,徵得家長同意,把她介紹給三意社的一位教練吳立民,協同訂立了師徒契約,學習表演藝術。從此,余寶珍步入了戲曲表演藝術的殿堂。
舊社會的一切表演藝術是被人瞧不起的行當。從事這一職業的多半是貧苦人家的孩子。進入私人家庭學藝更是苦不堪言,每天遲睡早起,除了走身架,練腰腿功,毯子功外,下余時間就是做家務活,鋪床疊被,煮茶送飯,縫補捶洗,打掃庭院,都要落在這個變相“長工”身上。三九天,手凍爛了,腳凍腫了,一回把子功練下來,鮮血順著指縫流,一個十歲的孩子確實有些吃不消。余寶珍卻有驚人的毅力,她經常想著父母親的窮途潦倒,兩個妹妹的先後餓死,其他妹妹的嗷嗷待哺,再苦再累也要堅持下去,爭取早日演戲掙錢,為父母減輕負擔。每次練功,不管師傅在場與否,她總是從嚴要求,一招一式,一顰一笑的運用,都要遵照老師的要求來。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四次,直到老師點頭為止。
藝苑一鳴驚四座 載譽古都封皇后
一天,蘇育民去吳家串門,看見一個女孩子在那裡不言不語的練腰功。詢問後,知她已學會了開門戲《別窯》,就建議吳立民讓寶珍去三意社登台演出。吳自然滿心高興地同意此事。蘇育民出戲牌時覺得“寶珍”二字有些俗氣,改成“巧雲”二字做她的藝名。十歲的余巧雲第一次粉墨登台,表現得鎮靜自如,一絲不苟,老師平時怎樣教,她就怎樣演,把個小王寶釧在少年夫妻作別時淒楚哀怨的心情表演的活靈活現。尤其是她那甜潤嘹亮的嗓音,吐字清晰有力,加上苗條優美的身段,贏得了觀眾的認可。戲完後,劇場裡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許多人點頭稱讚。巧雲那幼小心靈里也覺得樂滋滋地。哪知,一進台後,就挨了吳老師的一記耳光,真使她不明不白,一時摸不著頭腦。回吳家後,老師問她:“戲完後,你是從哪個門進入後台的?”這才使她恍然大悟。原來在觀眾火爆的掌聲中,她走錯了下場的門戶,難怪師父要發脾氣。這個教訓使她牢記終生:一個演員在任何情況下,也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啊!
事隔不久,吳立民被三意社解僱。余巧雲跟隨師父浪跡江湖,去富平縣正風社演出。在這個劇團里她先後學會了《雙明珠》、《夜光珠》兩個本戲和《楊氏碑》、《金蓮痛》、《金玉奴》等折子戲。最難得的是在這個劇團里得到秦腔正宗李正敏的賞識,主動為她傳授了《走雪山》和《戳紙牆》兩齣折子戲,並對她的聲腔和板式經常進行指導,在她藝術成長的道路上起到了點石成金的作用。就在這個劇團,她的師父因屢犯團規被開除,余巧雲獲得了獨立人格,隨後父親伴隨她先後去移風社、馬擋劇團、正義社、建國社、尚友社、三意社和新民社等班社演出。當時,各個劇團各有各的戲路,演出劇目多不相同。為了適應劇團的演出要求,余巧雲充分發揮了天資聰穎、勤奮好學的特點,走到哪裡,學到哪裡,拜劇團的名家為師,乞求指導排戲。在移風社她拜高正保為師,學會了《對銀杯》、《白玉樓》、《善士亭》、《玉堂春》、《蝴蝶杯》等十多本正旦和花旦戲。到培風社又學會了《軟玉屏》、《三滴血》、《汾河灣》,進入興漢社,又積極參予《臥薪嘗膽》、《奇雙會》、《奪錦樓》等戲的排練。接著,又在何振中、晉福長、李正敏的傳授下,排演了《家庭痛史》、《斬秦英》、《二度梅》、《五典坡》,並和他們同台演出,深得觀眾喜愛。1946年由天水演到洛陽,與常香玲合演《白玉樓》、《斷橋》、《軟玉屏》等;1947年在馬擋劇團、晨鐘劇團和張健民、何振中等同台演出《斬秦英》、《黃花崗》、《家庭痛史》、《周文送女》等;1948年在三意社和蘇育民演出《白玉樓》、《玉堂春》;在正藝社同黃金華聯袂演出《玉堂春》;在建國社演出《蝴蝶杯》等。從以上的敘述中可以看出所在班社的變動給了余巧雲師承眾家的機會,便於吸收各家的所長,兼收並畜,無形中開拓了她的戲路,青衣、正旦、花旦、小旦、閨閣旦均可應工,為以後的藝術創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返西安在橋梓口劇場演出時,轟動古都,觀眾爭相傳頌,“余巧雲”三字不脛而走,名噪長安,成為戲曲園林中一枝鮮艷的花朵。1948年《春蕾》雜誌第一期發表文章對余巧雲的演技進行較為詳盡的評說,並給予她“秦腔皇后”的美稱。
萬紫千紅迎春風 有幸長安會群英
1949年8月余巧雲受渭南新民社社長劉孝坤的邀請,來到渭南演出,從此和關中東部的民眾結下了不解之緣,一住就是五十多個年頭。在這漫長歲月里,她不避寒冬酷暑,面對春花秋實,翻山嶺,越溝岔,足跡踏遍了當時渭南地區的十三個縣市,全心全意地做農民兄弟的貼心人,把戲送到他們的家門口,獲得人民的愛戴與歡迎,終於成為東府戲曲界的一面旗幟。
1952年,全國舉行戲劇觀摩會演,余巧雲有幸被西北文化部挑選為演出團團員,被集中在原西北戲曲研究院集訓了兩個多月,排演了《游龜山》、《大家喜歡》等劇目。西北五省區秦腔界的名導演、名演員、名琴師--封至模、惠濟民、蘇育民、田德年、楊金鳳、荊生彥、李正敏等均被請去擔任導演或演出。同時,還邀請了許多新文藝工作者--馬健翎、黃俊耀、史雷、張雲、姚玲、米希等名家也都參與了這一工作。真是人材濟濟,盛況空前。這樣的良好環境對於熱愛藝術事業的余巧雲來說,是夢寐以求的大好時機。每天除了排戲以外,總是拼搏在練功場上,跑園場、走碎步、學水袖、練腰腿,按“四功五法”的要求,鍛鍊各種基本功。藝無止境精於勤,梅花香自苦寒來。這一階段的苦沒有白吃,對她的表演藝術日臻走向成熟起了轉折性的作用,明白了許多以前沒有弄懂的問題。
在北京演出期間,全國各劇種的名家雲集首都,爭相獻藝,使她開闊了視野,豐富了見聞,增長了知識。尤其是中央首長周恩來、陳毅等接見時的諄諄教導,使她終生難忘。晉京演出歸來後,有的負責同志勸她留在戲曲劇院,以便深造,她思之再三,婉言謝絕,仍回渭南。
1956年,陝西省要舉行第一屆戲劇觀摩會演,余巧雲和全團同志全身心地投入了《鍘美案》的排練工作。從分析劇本、醞釀角色、設計唱腔到舞台調度,都學著用新的排練方法。結果,她所扮演的秦香蓮在會演期間大放異彩,余巧雲以細膩入微、落落大方、分寸感很強的表演和婉轉多姿、跌宕有致的聲腔征服了雲集在西安的專家、藝術家和廣大觀眾,評審們經過認真評選,使她名列表演一等將的行列。
逆風暴雨不回頭 柳暗花明又一村
1965年,正當余巧雲年富力強、風華正茂、在表演藝術的道路上開拓前進的時候,無情的災禍降臨到她的頭上,被無端剝奪了登台演出的權利,責令閉門思過,檢查交待問題。極左路線越演越烈,緊接著“文革”開始了,又被扣上“三名三高”的罪名,被打成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關進牛棚。後來,劇團的所謂革命民眾讓她擔負演出雜勤,別人演出,她擔水燒水,打掃後台,侍候演員化妝。可是廣大觀眾卻暗暗為她抱不平,仍把余巧雲當成她們的貼心人。有的觀眾出錢買到戲票,進劇院卻不看演出,跑到台後偷看余巧雲燒水。無人看管的時候,他們把替余巧雲挑一擔水,添一鏟炭作為奉獻心跡的表現來安慰自己心目中的演員。有的老太婆流著熱淚把煮熟的雞蛋塞在她手中,叮嚀她“想開點,天陰總有天晴之日”。民眾的關懷與希望,更加堅定了她的生活信念和進一步鑽研藝術創造的決心。不能登台,台下練,不能公開,偷著練。每天遲睡早起,跑到沒有人的地方對著井口吊嗓子,找個廣場走身架。不能登台的日子,給了她回顧表演藝術、刻畫角色的時間,把在觀眾中已經取得認可的劇目《三上轎》、《斬秦英》、《汾河灣》、《五典坡》、《安安送米》、《玉堂春》等逐個加以分析,決定舍取增添。對自己在演唱中如何行腔吐字,才能字正腔圓,如何以情取勝,達到以情感人,怎樣掌握表演分寸,才能不溫不爆,運用哪些情節和細節出情出戲,準確地表現人物性格和情感的變化……都做了反覆思考和認真研究。文革十年,雖沒有粉墨登台,但由於她的韌勁和鍥而不捨的牛頸,卻使壞事變為好事,災禍中卻使她獲得了在表演藝術上取得升華的大好時機。
1978年,余巧雲落實了政策,獲得了第二次解放,恢復了黨籍。她更加精神煥發,積極演出。在硝煙瀰漫的老山前線,冒著槍林彈雨,鑽貓耳洞,為戰士們演出,為他們縫補衣衫。頂風沙,冒嚴寒去延安慰問老區人民,為榆林青年演員傳經送寶。凡是省電台、電視台組織的各種文藝晚會和省地組織的各種義演,只要邀請,有求必應。余巧雲數十年以辛勤的勞動和日漸精湛的表演藝術,於1988年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員,國務院授予她“陝西省十名尖子演員”的光榮稱號。九轉功成歸真朴 刻意求新創流派
在戲曲舞台上,有人以唱工見長,有人以做工取勝,更有以難度很大的硬功絕技贏得觀眾喝彩。而余巧雲的表演藝術似乎有點不同。我雖然沒有聽到她特別高亢的演唱,也沒有看到為她設計的“絕活”,可是,看她的演出,卻令人注目屏息,深為感動,久久回味,縈縈於懷。我最愛看余老師的《三上轎》和《三對面》,我覺得這是余老師表演藝術的峰巔,達到了出神入化、爐火純青的盡美境界。她的婉約沉鬱的藝術風格在這裡得到充分展現。
余老師演唱的《三上轎》是大家熟悉的。當崔秀英被逼脫去孝服換上紅裝告別公婆時的一段“苦音慢板”,被她唱得沁人心脾、愴然淚下。在這段唱腔里,既無特別誘人的花腔,旋律也沒有大幅度地拔高,而是樸實無華一板一眼切切實實的吐字行腔。她的每個字,就好像被淚水浸泡過的露華,每個腔就如瑟瑟西風泛起的漣漪,把一個新婚喪夫、被惡霸威逼、不得不離別相依為命的公婆、拋卻襁褓中哺乳的嬰兒而屈辱再嫁的弱者那深埋的哀痛,淋漓盡致地哭訴了出來。
余巧雲不滿足於已取得的成就,她虛心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根據自身的情況,演出自己的特色。為此,她在劇本、唱腔、表演、甚至音樂方面都進行了大膽地探索。如《趕坡》中的王寶釧,過去秦腔都以正旦應工,裝扮也是青衣行頭。推敲起來,以正旦應工的傳統演法,在於突出王寶釧守節寒窯一十八載生活的清苦、性格的堅貞。而余在繼承這一優良傳統的基礎上,不忘寶釧畢竟是相府千金小姐(小旦行當),且正值少婦年華。於是,她在化妝上,改青色頭帕為淺湖色,表演上,以正旦沉穩端莊的功架為主,又揉進較為舒展輕逸的小旦身段,使《趕坡》中的寶釧形象,清苦裡透溢著淡裝素裹的少女風韻。
在《進宮背舌》中演的皇上愛女金枝公主,消弱了往常花旦表演那種嬌嗔弄姿、扭捏作態的類型化表演,適當地表現她嬌慣任性、使勢撒嬌的一面,更強調了她純真穎慧、疼愛駙馬的深情;嬌嗔里飽含端莊,取鬧中見出明理,不輕浮,不做作,融花旦天真和小旦端莊於一身,演得恰到好處。這種獨具風韻的魅力,在她創造的舞台形象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展現,可以說是她舞台演出的一種普遍現象。總體觀之,她演小旦時有正旦的端莊,演正旦時有小旦的柔嫩,演花旦又有小旦的嫻淑雅正。這樣,在她的演出和人物創造上,總給人迸出一種清新多姿的藝術風味。
1993年,省文化廳把余巧雲的表演藝術命名為秦腔藝術流派中的“余派”。
授徒著書灑餘輝 夕陽堪比春暉美
退休後的余巧雲並沒有貪圖安逸閒散的生活,她仍能堅持每天早起鍛鍊,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用在了培育和輔導年輕演員身上,余老師的學生遍及西北五省。同時,一部包含余老師心血的自傳體著作《從藝六十年》於2003年出版,內容豐富,資料詳實,其中不乏許多鮮為人知的史料。
余老師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有一個幸福溫馨的家庭。小院裡種著花草,屋子裡打掃得乾淨整潔。
雖然退休了,但她接到的演出邀請絲毫不比年輕演員少。當然邀請最多的,還是請她在各個秦腔比賽中擔綱評審。一般的商業演出,她都會毫不猶豫地拒絕,但面對一些盛會,活躍於舞台數十年的她還是會忍不住要上台亮亮相。2006年在西安舉行的第四屆藝術節上,已經74歲高齡的余巧雲再次驚艷全場,以她久負盛名的《三對面》中的秦香蓮讓熱愛她的戲迷如痴如醉。演出後,組委會當即為她頒發最高榮譽獎
人物逝世
2019年6月19日,余巧雲因病在渭南去世,享年88歲。6月23日將在渭南殯儀館舉行告別儀式。
音像資料
錄像資料:
《鍘美案-殺廟》(全折)(甘肅人民出版社錄象,與衛贊成合作演出)
《鍘美案-殺廟》(全折)(與馬世中合作演出)
《鍘美案-告狀》(全折)(與白江波合作,1990年名家聯袂演出錄像)
《鍘美案-扣押》(全折)(與李買剛、徐福憲合作,1990年名家聯袂演出錄像)
《鍘美案-三對面》(全折)(與李買剛合作,2005年秦腔名人堂造勢演出錄像)
《五典坡-算糧》(全折)(與陳仁義、左福成合作,1993年名家聯袂演出錄像)
《汾河灣》(全折)(與田正武合作演出)
《三上轎》(全折)(中國藝術研究所錄象,與馬世中、左福成合作演出)
《白玉鈿》(全本)(甘肅百通音視公司錄象)
《斬秦英》(清唱片段)(陝西電視台錄像)
錄音資料:
《鍘美案》(全本)(甘肅音像出版社錄音,與左福成、李雲合作演出)
《鍘美案-闖宮》(全折)(陝西人民電台錄音,與田正武合作)
《五典坡-趕坡》(全折)(與田正武合作)
《斬秦英》(全折)(甘肅音像出版社錄音,與田正武合作演出)
《黑叮本》(全折)(甘肅音像出版社錄音,與田正武、左福成合作演出)
《販馬記》(全折)(與田正武合作演出)
《白玉鈿》(選場)
《軟玉屏-雙下跪》(全折)(陝西人民電台錄音,與蘇蕊娥合作演出)
《安安送米》(全折)(甘肅音像出版社錄音,與李傳香合作演出)
《四進士-柳林寫狀》(全折)
《蛟龍駒》(選場)(陝西人民電台錄音)
《司馬遷》(選段)
《梁祝-英台哭靈》(選段)
《劈山救母》(選段)
《打金枝》(選段)
《年輕的一代》(選段)(現代戲)
《白蛇傳》(中國唱片公司,195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