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中

佘中

佘中,字行老,宋代宜興人,是宜興歷史上第一個狀元。佘中從小穎悟多才,兄長佘貫才不及佘中,但佘中十分尊敬兄長。與哥哥佘貫至常州參加鄉試,同中舉人。宋神宗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兄弟倆一同北上;赴京師開封(今屬河南)參加禮部會試。發榜日,佘中榜上有名,而佘貫卻名落孫山。佘中請求黜退自己而錄取兄長,朝廷不許。

基本介紹

  • 本名:佘中
  • 別稱:佘行老
  • 所處時代北宋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宜興
  • 主要成就宋朝狀元
人物生平
第二年,殿試開考,佘中奪魁,成為新科狀元。在這次科考中,宜興閘口里的邵剛奪得禮部會試第一名(會元),其堂叔邵材奪得鄉試第一名(解元),一邑三魁,天下傳為盛事。縣府在宜城周王廟東為他們建造了一座“三魁廟”,在學街西(今通貞觀西路)為佘中建造了狀元牌坊。
佘中考中狀元後,宋神宗先後委任他為大理評事,國子監修撰,經義局檢討。這時,宰相王安石正在力行變法,佘中是積極擁護者。熙寧七年,王安石在頑固派的強烈反對下,被迫上疏辭相,神宗詔準。王安石以觀文殿大學士身份任江寧知府。王安石奏請以佘中等人隨行。元豐年間(公元1078—1085年),佘中先後任太常丞、佐太常卿、少卿助理寺事等職。後來,因遷怒朝廷被革職。
元豐八年三月,宋神宗病逝,長子趙煦即位,為哲宗。重新起用佘中,歷任秘書省正字、秘閣校理,遷著作佐郎。
紹聖二年(1095),佘中奉命出使遼國,回來後向皇上啟奏;“黃河以北的許多城池,均已年久失修,損壞不堪,急待修葺,以御外來侵略。”余中的建議並沒有引起朝廷的重視,直至宣和靖康年間,金人入侵,長驅直入,所有城池都不能固守。這是皇上才想起佘中的建議是正確的,後悔不已。
佘中官至太守,辭職歸家,逝世後葬宜城溪隱龍潭的杏花村,人稱“佘狀元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