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躒,女,博士,江蘇大學文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何躒
- 畢業院校:南開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職業:教師
- 專業方向:中國古代文學
- 職務:江蘇大學文學院碩士生導師
- 任職院校:江蘇大學文學院
- 職稱:講師
個人經歷,研究方向,主講課程,學術成果,
個人經歷
南開大學文學博士,清華大學博士後。江蘇大學中文系教師。
社會兼職:元代文學學會會員。
研究方向
中國古代文學。
主講課程
中國古代文學;
元明清文學專題研究。
學術成果
學術專著:
1.《元代文學新論:民族性、理學與真性情》,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年。
2.《漱夢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年。
3.《攏碎集》,國際華文出版社,2008年。
代表性論文:
1. 從方回的論詩詩看其“活法”論及性情內涵[A].中國詩學[C].2015年第19輯.
2. 劉將孫詩論中的“悟”[J]. 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1):136-142.
3. 從宗教信仰駁論思想“普世”[J]. 雲南社會科學,2017,(01):44-50.
4. 趙文《青山集》中的詩學理論[J]. 華夏文化論壇,2016,(02):84-91.
5. 論孔子的人際韜略[J]. 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7(06):21-25.
6. 元代廬陵文學的整體特徵[J]. 蘭台世界,2016,(24):127-129.
7. 論多元共存及普世倫理[J]. 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9(06):31-35.
8. 論郝經的文論思想[J]. 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43(06):48-51.
9. 劉將孫的“氣”論[J]. 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38(06):42-46.
10. 論道德倫理的現實性[J]. 東方論壇,2016,(05):85-89.
11. 元代廬陵詞人與詞作[J]. 新疆社科論壇,2016,(05):98-103.
12. 元代文人劉岳申的文章理論與風格[J]. 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6(03):80-84.
13. 論中國學人的西學進路與文化回歸[J]. 學術論壇,2016,39(07):134-137.
14. 劉將孫的文章理論及風格[J]. 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9(05):101-106.
15. 論當代中國的學術症候[J]. 學術界,2016,(09):135-142.
16. 地域文化與元初廬陵文人的關係構成及仕隱對待[J]. 漢語言文學研究,2016,7(03):26-33.
17. 劉將孫文學思想梳論[J]. 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5):131-134.
18. 論學術應該回歸思維母體和本文化語境[J]. 社會科學論壇,2016,(09):45-53.
19. 元代文人劉詵的文論思想[J]. 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6,29(05):20-24.
20. 元初個性化文學思潮的代表——論趙文的文論思想[J]. 瀋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8(04):494-498.
21. 論元代詩人劉詵的格律詩[J]. 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0(04):47-50.
22. 文化全球視野下當代中國的文化自信[J]. 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40(04):151-156.
23. 元代廬陵文人群體及文學成就[J].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6,(04):75-81.
24. 劉將孫“記”體文的理學色彩與個性特徵[J]. 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3(04):52-56.
25. 通達而兼容:劉將孫的文學理論[J].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7):99-101+106.
26. 東西方學術思維的比較透析——兼論重樹中國傳統之必要[J]. 寧夏社會科學,2016,(04):27-32.
27. 元人趙文的不羈人格及文章的議論諷喻[J]. 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48(04):17-21.
28. 論元代詩人劉詵的五言古詩[J]. 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42(04):98-102.
29. 中國古典詩歌的隱含敘事:詩題、詩序和詩集系年[J]. 中華文化論壇,2016,(06):45-51.
30. 宗唐與主情:元代詩人劉詵的七言古詩[J]. 重慶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3):56-60.
31. 趙文《青山集》之文章紀實:入元南方文人的生存窘況[J]. 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3):107-113.
32. 論“崇拜”:差異性的關係存在之倫理向度[J]. 社科縱橫,2016,31(05):78-83.
33. 一個不應忽視的地域文學研究:元代廬陵文學[J]. 蘭台世界,2016,(09):112-114.
34. 論元初社會的儒治特點及文人的用世情懷[J]. 蘭州學刊,2016,(04):20-25.
35. 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之在多元的現代語境[J]. 教育文化論壇,2016,8(02):27-31.
36. 儒者之論——劉將孫“論”體文章研究[J]. 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8(02):100-104.
37. 個性特出和文章氣骨——從《四庫全書總目》看元代廬陵文派[J]. 貴州文史叢刊,2016,(01):78-85.
38. 元代文學整體的民族性與理學審視[J]. 名作欣賞,2016,(06):71-72.
39. 關於文學史上宋、遼、金、元界定的再審視[J]. 蘭台世界,2016,(02):104-106.
40. 《紅樓夢》開篇石頭故事與太虛幻境的哲學寓意[J]. 北方論叢,2016,(01):42-46.
41. 方回《詩思》十首的詩評取向[J]. 北京社會科學,2016,(02):76-82.
42. 主於性情求真的大元文學精神——元代文學特色淺論[J]. 名作欣賞,2016,(03):48-49.
43. 他族異質和宗唐得古的表征——元詩中的情緒大氣及生命愁懷[J]. 文藝評論,2015,(11):71-76.
44. 《紅樓夢》敘事中的詩詞運用[J]. 嶺南師範學院學報,2015,36(04):28-31.
45. 才勝而辭煉:元初廬陵詩人群體及其詩學風貌[J]. 社會科學論壇,2015,(05):69-74.
46. 漫談元初廬陵文學[J]. 古典文學知識,2015,(03):68-74.
47. 廬陵文化精神的地域個性和儒學影響[J]. 蘭台世界,2015,(10):105-106.
48. 吳鈔本《嵇康集》“顧南原”跋作者辨[J]. 文獻,2015,(02):90-91.
49. 發現元代詩學[N]. 光明日報,2014-11-10(015).
50. 細解開篇詩語及敘事文本的《紅樓夢》解“味”法[J]. 洛陽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9(05):22-26.
51. 從人物分類看寶黛之“痴”及《紅樓夢》的哲學“旨義”[J]. 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6(05):97-101.
52. 論薩都剌詩歌的民族本色和學漢特點[J]. 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3):47-50.
53. 北島詩《生活》的藝術解析[J]. 安徽文學(下半月),2014,(09):15+17.
54. 論石頭、三生石、神瑛的關係寓意與寶玉的侍者本性[J]. 西華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5):53-57.
55. 《嵇康集》黃刻本及據黃鈔刻本考[J]. 圖書館學刊,2014,36(08):127-129.
56. 論中國文化轉型中中西文化的關係[J]. 安徽文學(下半月),2014,(08):3+11.
57. 論元代文人心態的利慾張揚[J]. 社科縱橫,2014,29(08):131-134.
58. 悲情的儒、道、佛出路——論《紅樓夢》首回神話主宰人物的寓意[J]. 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7(08):139-142+154.
59. 耿直人格下的情緒和個性擴張——論劉辰翁的文學思想[J]. 貴州文史叢刊,2014,(03):86-90.
60. 從語言學的意義到語文教學的目的[J]. 科教導刊(上旬刊),2014,(08):152-154.
61. 論古典詩學中的內外辯證及尊古傳統——以紀昀《瀛奎律髓刊誤序》“古淡”論為例[J]. 中國文學研究,2014,(03):76-79+120.
62. 從《紅樓夢》首回的分層倒敘論其四層境地及生命哲學[J]. 內江師範學院學報,2014,29(07):13-18.
63. 論《紅樓夢》中“都雲作者痴”一詩[J]. 保定學院學報,2014,27(04):72-79.
64. 電影《胭脂扣》中的痴情和悲劇意蘊[J]. 學理論,2014,(20):186-187.
65. 隱曲敘述後的“旨義”和“真事”——論甲戌本《紅樓夢》之“凡例”[J]. 唐山學院學報,2014,27(04):58-62.
66. 《學記》的教育學意義和當代文化整合[J]. 語文學刊,2014,(14):113-114+141.
67. 利慾問題的文學書寫——論元散曲的世俗抒情[J]. 中國韻文學刊,2014,28(03):68-71.
68. 元代作家的民族、遺民身份及文學敘事擴張和抒情自由[J]. 北方論叢,2014,(04):7-10.
69. 當代文化整合中的古典文獻學及其意義[J]. 理論界,2014,(07):53-55.
70. 論《紅樓夢》第五回的詩詞韻語與情性寓意[J]. 名作欣賞,2014,(21):32-35.
71. 《紅樓夢》第二回的詩語敘事[J]. 集寧師範學院學報,2014,36(02):18-20+40.
72. 從《四庫全書總目》論類書的二元屬性與學理源流[J]. 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14,29(06):136-140.
73. 論元代文學接受和研究的特點及新思路[J]. 東方論壇,2014,(03):64-69.
74. 隱微的情旨——論《紅樓夢》首回虛境敘事的詩語運用[J]. 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0(02):103-107+112.
75. 論《紅樓夢》首回甄賈兩家的儒道思想寓意[J]. 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4,30(04):1-4+18.
76. 元詩中性情與理學的融合[J]. 前沿,2014,(Z4):220-222.
77. 從《四庫全書總目》看類書的特質[J]. 圖書館學刊,2014,36(03):126-128.
78. 悲情的釵黛預演——論《紅樓夢》第三、四回的詩語敘事[J]. 阿壩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31(01):68-70.
79. 論《紅樓夢》開篇關於其書由來融合詩語的敘事[J]. 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5(01):37-40.
80. 從《紅樓夢》各題名順序及風格看其史筆真實[J]. 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14,31(01):36-39.
81. 論《紅樓夢》題名交代中的各作者及隱含“旨”“綱”[J]. 天中學刊,2014,29(01):84-88.
82. 論《紅樓夢》中七言絕句基於小說功用的藝術特色[J]. 宜春學院學報,2014,36(01):83-87.
83. 論《紅樓夢》中七言絕句的文本布局及隱含問題[J]. 遵義師範學院學報,2013,15(06):53-57.
84. 儒道思想的變異——從甄封夫婦到寶玉寶釵[J]. 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6):98-102.
85. 《嵇康集》歷代著錄考梳[J]. 紹興文理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13,33(06):16-21.
86. 論《紅樓夢》首回“甄”“賈”故事中的詩語敘事[J]. 唐都學刊,2013,29(06):94-98.
87. 劉嫗插筆與秦鐘替筆——論《紅樓夢》第六至九回的韻語演進[J]. 大眾文藝,2013,(19):53-54.
88. 回溯於蒼涼的生命本真——略談《紅樓夢》開篇的思想藝術[J]. 才智,2013,(21):175-176.
89. 論元代南北詩文家的性情抒寫[A].中國越學[C].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第6輯.
代表性課題:
1. 民族與理學視閾下的元代文學性情論略,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16WXB009),2016-2017。
2. 元代廬陵文學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青年項目(17CZW067),在研。
國際會議:
1. 元代文學與文獻研究學術研討會暨元代文學學會(籌)成立大會,內蒙古通遼,2014年。
2. 2015地域文化與遼金元文學研討會暨中國遼金文學學會第八屆年會,遼寧大連,2015年。
3. 中國倫理學會2015年年會,北京,2015年。
4.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中國文學元代文學分支工作會議,北京,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