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何澤勛:土家族,七九年六月生,湖北利川人。
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湖北省作家協會文學院第十屆簽約作家、湖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恩施州青年聯合會第一屆委員、恩施州民族研究學會常務理事、巴文化研究會會員、利川市民族文化研究所所長、利川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利川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利川市詩歌協會主席。 著有詩集《何澤勛詩詞選》《月明沙溪》《隨意煙雨》《采一朵夢給你》《隨風》《聽雪如斯》《最後的行者》《行走在邊緣》《涅槃之歌》《民俗恩施》,主編有書籍《風之痕》、《利川旅遊詩詞選》、《守望龍船調》、《利川旅遊指南》、《土家族研究》。曾主編報紙《旅遊·探險》、雜誌《儒商》。
詩壇關注
在偏遠的地域風景和獨特的文化影響下,何澤勛的創作,可以說是越來越自覺和成熟了。離詩壇很遠,不受詩界各種流派和論爭影響,忠實於自己腳下的土地和生存變遷,獨樹一幟幾境雄,反而成就了自己的詩歌,這可以說也是一種創作經驗,值得我們認真研究和總結。
——著名詩歌評論家 朱先樹
讀這些顫慄、挺拔的駝您滲詩句時,我們似乎感覺不到詩人的哀怨與悲情,讀不到悲觀厭世的消沉與儒弱。因為詩人只是真實、客觀、詩藝的記述而已,而詩的背後或隱義則是強大無窮的。
——著名詩人 峭岩
何澤勛的詩歌,在主題上呈現出強烈的命運意識、濃厚的悲劇意識和荒涼意識。在他簡約的文字中,總是蘊含著強烈的孤獨感、生命的無助感和救贖意識。
——著名評論家 黃自華
我驚異於詩人超出常人的執著與追求,這無限地眷念著繆斯的青年詩人,默默地寫詩、創作,在綿長的寂寞中面對自己的靈魂,尋求一種與心靈對話的方式,寄情於紅楓梧桐、冷月星空。商品經濟的大潮,社會圍繞物質軸心的旋轉,大眾物質欲望的膨脹……給詩人帶來遙勸歡強大的精神壓力和生存壓力,不得不進行他孤獨的精神歷險,感受著情感的春夏秋冬,以自己獨特的個性,喊出了這個時代許多苦悶、迷惘的青年的心聲。他以其對生活的出色的洞察力,不斷從現實生和舟嬸活中捕捉詩的機緣。
——湖北作家 秦習山
何澤勛是一位鄉村詩人,鞏厚抹兆長年生活在鄉村,他熱愛鄉村,能在全球化、現代化的大背境下,思考鄉村的過去和未來,所以他的語言極具現代意識和節奏,能追溯到語言誕生的那最初一點感覺上去,恢復它與客體之間那種息息相通的生命聯繫,展示它面向世界的無限可能性。
——湖北作家 田赤
他的詩,讓我十分欣賞其靈光一現式的表達方式,但他面對的,遠非靈光一現的低等趣味,他始終樂意把自己寫進永生的桎梏,並企望以詩的雅致獲得意識的自由。
——湖北作家 王月聖
記憶中的他確實是個“痴狂”的少年。那時,在鄉村的他家門口,他掛出了一塊口氣不小的牌子:“中國巴山詩社”。品讀手邊這些詩行,印象中的詩人形象不覺悄然而至。這是他上個世紀最後四年之間的作品,記著夢、記著情,記著歡樂,記著哀傷。
——湖北作家 聞頻
詩人善於構建微縮的心靈公園,而後帶領遊園者穿越時空的小徑,去領略無盡的心靈風光灑舉戰頸。何澤勛也是這樣,在他微縮的心靈里或描述或訴說、或感嘆,那一行淌淚的詩句,敲擊著美的鍵盤。
——湖北作家 陳明火
何澤勛深諳美學,在詩歌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他的詩意境美,帶你進入如詩如畫的心靈勝地;他的詩音樂美,一首詩就是一個動人的旋律;他的詩精神美,指引道德和良知的方向;他的詩超脫美,用道法和佛理修煉人生境界。
——湖北詩人 唐旭
讀完一篇斷灑之後,你的心還會久久地沉醉在那裡面,在他用文字創造的世界裡久久地徜徉。那多情的故事、美麗清幽的意境、典雅的語言,定會讓你的靈魂遠離塵囂,尋到一種全新的感覺的。
——湖北作家 陳建明
真正迷人的詩詞作品,決不可能把廣大讀者阻擋在藝術技巧的柵欄和圍牆之外,而是致力於不露痕跡和潛移默化地吸引讀者。在這裡,何澤勛的作品並不顯得十分的雕琢和晦澀,最讓人感到的是一種潔淨與流暢的美質,這又能表現出何澤勛對人生、追求的孜孜砭砭,一種堅定正確的信念。
——貴州作家 楊敢
與其說何澤勛揮手道別了過去,完成從對意境的雕刻走向象徵主義,還不如他在體驗意象的紛紜時,仍然努力融合舊體詩的長處。他的語言帶著漢語特有的聲律和意境之美:淳厚、充滿彈性,傳統的典故和意象在詩中紛至沓來,唐詩宋詞的風韻仍在他的血液中流淌——
——湖北作家 田赤
何澤勛越來越將視角聚焦於自我,那些具有很高辨識度的、意蘊明確的象徵物像越來越少,個人心靈的痕跡,意蘊複雜微妙的因素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從發展軌跡來看,何澤勛越來越自覺地立足於心靈和探索心靈的深邃之處,而這種對心靈深邃之處的探索,既是對心靈的不懈延展和提升,同時又與個體在當下的物質環境中的生存狀況這一問題的複雜性相匹配。於是,那些由纖毫畢現的身外物像顯現為“心電圖”式筆觸的詩歌作品,既開啟、引發、延伸了讀者的深層生命感受,也顯現了他本人對作為生存世界綜合體的圖像的真切生命感受,並且成為何澤勛創作中最鮮明的個性符號。
——文學評論家 黃自華
主要作品
《空村》
圖書信息:
書名:空村
作者:何澤勛
出版時間:2015年1月
“何澤勛以如刀詩筆,為我們刻畫了今日鄉村之實相。”利川籍著名作家野夫如此評價,他為利川湧現出來的一批年輕作家感到欣慰和驕傲,正是有了這一股新力量的注入,家鄉的文脈得以傳承,更多的人能夠面對自己的土地,直面問題不逃避,並用文學形式表達出來。
《畫村》
圖書信息:
書名:畫村
作者:何澤勛
出版單位:光明日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年1月
何澤勛的散文具有泥土和石頭的品質,沉重堅韌,哀而不怨,恰到好處地抒寫了我們時代和底層的烙印與傷痕。並認為這些散文對認識恩施山區,特別是利川山區,或者說整個鄂西山區的生活,恩施這裡的人民,認識澤勛作為一個作家的眼光、膽識、思想、立場、情感,都是很好的標本。(陳應松)
《月明沙溪》
圖書信息
書名:月明沙溪
作者:何澤勛
出版時間:2000年3月
何澤勛是一位鄉村詩人,長年生活在鄉村。他的詩中,沒有“匯集著大船舶的港灣,轟響著噪音的工場,深入地下的礦坑,奏著JAZZ的舞場,摩天樓的百貨店……”,但他熱愛鄉村,能在全球化、現代化的大背境下,思考鄉村的過去和未來,所以他的語言極具現代意識和節奏,能追溯到語言誕生的那最初一點感覺上去,恢復它與客體之間那種息息相通的生命聯繫,展示它面向世界的無限可能性。
如《鄉路隨筆》組詩,寫故鄉的水簡、吊腳樓、灶頭、木盆、火鉗、索橋……新穎別致,意象叢生,這一組詩就是一個個持續的、深邃的隱喻。它們不是陶淵明、王維的現代版,更不是古代“竹枝詞”的翻譯和重複,而達到與“與古不得不合,不得不異”的境界,形成自己獨特的語言場。(田赤)
《隨意煙雨》
圖書信息
書名:隨意煙雨
作者:何澤勛
出版單位:中國文聯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5年4月
這是一部清新脫俗、秀穎生髮的詩集,它像一股從遠古大漠綠洲吹來的清風,為我們傳來詩人情感生活的律動和脈息;它又像一道高懸藍天、斑斕絢麗的彩虹,折射出詩人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它像注入我們眼前文學創作河流的一泓淨泉,以其鮮潔的水色和優美的流韻,使人們醒目豁眸,並同詩人一道沉入情感的河流,感受波濤洶湧的感情世界。
厚積薄發。透過詩集,我們看到了詩人情感的波峰浪谷和筆底掀起的金色狂瀾,穿越冰凍的河流,站在春的樹梢,吟唱心靈的滄桑。從詩中閃動著詩人漂泊的身影和深沉的腳步里,從那顫動在近乎透明的纖細的筆觸中的詩人的情思中,我們感受到獨特的情味,使詩人自尊、倔強、多思的性格,在現實的前進和變化中發展著自己的品質和情態。蓋因“緣”而生“情”,情起於緣,發乎心,凝諸筆端,化情感散之成煙,聚之成雨,遂成這本《隨意煙雨》詩集,即是信手拈來,筆下生情,有慨嘆人世煙雨之意。(秦習山)
《行走在邊緣》
圖書信息
書名:行走在邊緣
作者:何澤勛
出版時間:2012年5月
由於詩詞創作是通過情感與形象的藝術途徑,記載了人們生存與思維的方式。因此,就不能不具有普遍和重要的文化學的涵義,從而可以潛移默化地升華讀者的思想素質、道德情操和審美水準。這樣就為提高整個民族的精神世界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聽雪如斯》是青年詩人何澤勛的第三部作品集,收入了許多意象精緻優美的詩詞作品能引起讀者豐富的聯想和視覺美感。“夜色將闌/讓明月占取/梧桐深院”(《暗香》),“遠山朦朧/山頭駐/兩三朵浮雲/數縷炊煙腳底/流水繞孤村/阡陌雞犬相聞/雕檐上/梁燕舞紛紛”(《南浦》),這些意象組合表現出表面“悖理”實則“有序”的特徵。何澤勛儘量在兩個本質上不盡相同的事物間尋覓某一暫時的相同點,從而將邏輯上相隔甚遠的意象出人意料的焊接在一起。因此,作為讀者必須首先調整自己的視角才能真正進入詩詞的意象世界。
《最後的行者》
圖書信息
書名:最後的行者
作者:何澤勛
出版單位: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年5月
“求佛”是何澤勛近期詩作中的一個新意象。三十而立,他們這一代人在社會轉型的夾縫中兜兜轉轉,不紅不黑,再浪漫的人,都不可能無視社會現實,無視生存的壓力。於是,有的人“覺悟”了,爭先恐後地擠上唯利是圖的獨木橋;有的人幻滅了,以醇酒女人自娛。這不是一個詩歌的時代,但對真正的詩人來說,這又是一個極其珍貴的年代,這個轉型的時代,蘊藏著真正的詩歌。眾所周知,每次社會變革、每一次集體的獨立思考都會帶來詩風的轉折。風起雲湧的“
五四運動”,奠定了新詩的基礎;七十年代,苦悶的知青們在山雨欲來的“文革”末期,確立了朦朧詩的江湖地位。現在重讀早期的朦朧詩,我們不僅驚嘆他們詩歌技術的嫻熟,更佩服他們思想深度。
所幸,何澤勛是一個詩人,還是一個有著傳統時代的詩人,因此他雖然知道“覺悟”了有更好的“錢途”,但他仍保持著詩人的良知;雖然他有一些幻滅,但他仍堅持著用詩人的眼睛去追求真理。正如他宣稱“當一切幻滅,我不會徘徊在你的城市”,他在歷史轉折時期,重走當年北島們的探索之路,以求禪悟道的姿態,完成了詩風的轉折。
《涅槃之歌》
圖書信息
書名:涅槃之歌
作者:何澤勛
出版單位: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年1月
采一朵夢給你這句詩,出自集中那首《情殤》:情冢中/我羽化成蝶/破土而出/巴山雨來時/采一朵夢給你。從詩題和內容看,情緒有點兒低沉,或者說是哀怨。這與作者(這裡暫且不稱他詩人)後記中所述有些合拍。為一個曾經令人心痛的她“結束”一段故事,也算是給仍在心中已有歸宿的她的一個誠摯的祝福!該詩結尾說:有風的夜/我撲向燃燒的燭/那一滴淚珠滾下/血紅血紅的。這可不是“卻話巴山夜雨時”的那支燭了:刻骨銘心的情感,真的就是這樣讓人超越時空、不懼生死?
《何澤勛詩詞選》,1998
《月明沙溪》2000
《隨意煙雨》2005
《西部名城—利川旅遊詩詞選》2005
《雲廬詩箋》2005.10
《利川旅遊指南》2006
《守望龍船調》2006
《土家族研究》2008
《行走在邊緣》2012
《最後的行者》2012
《風之痕》2012
職務榮譽
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
中國詩歌學會會員
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
湖北省作家協會文學院簽約作家
湖北省作家協會蘇馬盪作家生活創作基地副秘書長
湖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
湖北省清江流域攝影家協會副秘書長
恩施州民族研究學會常務理事
恩施州攝影家協會會員
巴文化研究會會員
恩施州作家協副秘書長
恩施州青年聯合會第一屆委員
利川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秘書長
利川市詩歌協會主席
利川市民族文化研究所所長
利川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新聞傳遞
詩路上的行者
——記土家青年詩人何澤勛
年33歲的何澤勛畢業於
北京民族大學,在十多年的詩歌創作中,他一直堅持著自己最初的夢想。在他飽觀人間萬態而逐漸形成的世界觀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在以智者的方式,崇尚與弘揚人類社會本應必須具備的善與誠。
見到何澤勛,他剛從武漢參加網路文化論壇回來,風塵僕僕的樣子帶著幾分滄桑。記得前幾年寫過他的一篇專訪,那時的他才20多歲,熱衷社會活動和致力於民族文化研究的他在哪裡都激情四射。如今,已過而立的他平淡了許多,眉宇間多了幾分成熟,卻依然帶著那份倔強與執著行走在詩歌的路上。
詩路上艱難探索
何澤勛出版第一本詩集《何澤勛詩詞選》時剛滿18歲,雖然這本詩集只是一種嘗試,但對他以後的詩歌創作卻有著重要的意義。正是通過這樣的學習,讓他發現了中國詩歌語言的流變,掌握了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聯繫和發展,對於他獨立語言場和詩歌風格的建立都有著重要作用。
“朔風流霙,雨雪未歇。斗寒姿,臘梅獨秀,誰與爭烈。星斗山前千丈練,九重天外朦朧月,深更里忽聞悲猿泣,聲聲切。”
——《滿江紅·楚天冬景》
這首曾獲全國“詩神杯”優秀詩歌獎的詞作品,創作時何澤勛剛滿16歲,《詩神》雜誌社的編輯劉松林認為他在詩歌語言方面有獨到之處,對他的語言天賦給予充分肯定。
隨後不到兩年,何澤勛又推出了他的第一本新詩集《月明沙溪》。這本詩集是何澤勛從古體詩詞學習中轉型到新詩創作嘗試的過程,也是新詩繼承與發展中國古典詩歌美學的一種大膽的探索。
作家田赤先生認為他的詩歌不是陶淵明、王維的現代版,更不是古代“竹枝詞”的翻譯和重複,而達到“與古不得不合,不得不異”的境界,形成自己獨特的語言場。
收入這本詩集的詩歌作品《吊腳樓》獲得了2000年《詩刊》“新世紀杯”詩歌大賽優秀作品獎。另外兩篇詩歌作品還獲得了“瀟湘杯”詩歌大賽三等獎和《河北文學》“華文杯”詩歌大賽優秀獎。
在這本詩集裡,何澤勛深切地表現了對鄉村的情感,在全球化、現代化的大背景下,思考鄉村的過去和未來。
探索是艱難的,每走一步都是一次博弈,勝負並不重要,關鍵在於有無新的收穫。在詩歌中,何澤勛要解決的不僅是別人對他詩歌唐詩宋詞化的指責,更要解決另一個困惑:在饕餮的年代,我們能否自省自律,並由此完成詩歌的自我救贖。
詩海里奮力游弋
在以後的幾年時間裡,何澤勛又相繼推出了《采一朵夢給你》、《隨意煙雨》兩本詩集。這些詩歌作品引起了詩壇的廣泛關注。省內外詩人、作家紛紛作評,《當代青年愛情詩選》、《南吟北唱》、《中國當代詩人自選代表作》等選本都選了他的詩歌作品,他的個人詞條也被收錄入《中國詩人大辭典》。
乘一匹老馬,夢回我的大唐
在月落無聲的長安,建一座詩歌的城堡
牆上掛滿李白的倒影和杜甫的滄桑
映照水裡的芙蓉老了歲月
點幾盞風燈,照亮李賀幽怨的長廊
——《夢回大唐》
從古體詩詞的學習到新詩、散文詩的創作,在近幾年的詩歌創作中,何澤勛越來越將視角聚焦於自我,個人心靈的痕跡、意蘊複雜微妙的因素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著名文學評論家黃自華先生對他的詩歌作品評價甚高,認為從發展軌跡來看,何澤勛越來越自覺地立足於心靈和探索心靈的深邃之處,而這種對心靈深邃之處的探索,既是對心靈的不懈延展和提升,同時又與個體在當下的物質環境中的生存狀況這一問題的複雜性相匹配。
尤其在今年,何澤勛在潛心多年後,一次性推出了他的3本詩歌作品《最後的行者》、《行走在邊緣》和《涅槃之歌》,在省內受到了好評。
湖北省作家協會在利川採風座談時,著名文學評論家蔚藍現場朗誦了其詩歌作品並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詩壇上沸騰清江
在詩歌創作的道路上不管走出多遠,何澤勛都沒有離開他的故土。他生在清江的源頭,吮吸清江的乳汁長大,作為詩人的他只能用詩歌的方式來回饋和報答他的清江母親。
2012年8月,由何澤勛倡議發起的清江詩會在利川召開,全國數十名著名詩人聚集在這裡,以詩歌的名義倡導清江流域環境的保護。
這次活動在國內詩壇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中國環境網、人民網、新華網等全國數家權威媒體都發布了此次詩會的訊息。
中國作家協會、
中國詩歌學會、湖北省作家協會都給予了高度關注。武漢電視台、長江日報、珠海特區報等媒體都派出了記者到現場採訪。
這對於何澤勛來說也是一次大膽的嘗試,在創作詩歌的同時,利用詩歌作為載體,來倡導對清江的環境保護,來宣傳家鄉的旅遊資源,促進家鄉文化、旅遊的發展。無疑這次活動也取得了成功,不僅讓中國詩壇對於清江流域詩歌創作有了新的認識,對於利川旅遊資源的推介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自清江詩會的訊息發布以來,百度收錄最高達到80萬條,長江網、荊楚網等論壇發帖點擊量超過1萬條,點擊率超過10萬人次,全國新聞媒體轉載超過1000家。武漢電視台連續3天推出了以詩歌的名義保護清江的專題後,讓詩會引起更廣泛的關注。
這次活動的意義遠不止於此,在宣傳保護清江和利川旅遊資源的基礎上,更是確立了清江文化新的地位,提升了清江文化的品牌價值。何澤勛還表示,2013年將與國際詩人筆會合作繼續辦好清江詩會,屆時將會有10個國家13個地區的著名華人詩人參加詩會,將清江的文化地位提升到新的檔次。在辦好詩會的同時將編輯《清江詩歌年鑑》,推出清江流域詩人檔案作品,並繼續編輯出版《清江詩叢》,推出本土詩人專輯。他希望有更多的詩歌愛好者能夠通過這些平台走出大山,為
本土文化事業鼓與呼。
感動武陵人物
“感動武陵人物”評選網路投票結束我州何澤勛票數第一
晚報訊(記者胡俊傑)第二屆
中國武陵山民族文化節組委會組織的“感動武陵人物”評選活動的網路投票昨日結束,我州入選候選人利川市創業青年何澤勛網路得票15350,名列第一,我州另一名入選候選人鶴峯縣燕子鄉司法所所長易滿成網路得票185票。
據了解,這次入選的19名“感動武陵人物”候選人是經過武陵山區各地推薦和初評產生的。重慶市黔江區組織方將根據讀者投票(占60%)和評選委員會投票(占40%),最後評出11名“感動武陵人物”,並將於10月20日在第二屆中國武陵山民族文化節閉幕式上頒獎。
今年30歲的何澤勛是恩施州博雅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土家族青年詩人。一直致力於家鄉民族文化原始資料的蒐集,編撰出版了《西部名城——利川旅遊詩詞選》、《守望龍船調》等書籍,先後出版了《何澤勛詩詞選》、《月明沙溪》、《隨意煙雨》、《雲廬詩箋》等詩集。出資開辦了公益性龍船調網站。據統計,他將自己賺的50多萬元錢全部花在了社會事業上,蒐集整理民間手抄本、基礎資料100餘冊,編輯印行圖書8千餘冊。贊助召開文化和文學藝術研討會、座談會10餘次。而他自己生活簡樸,日子過得緊張,之前一直靠租房度日。其事跡被本報報導後,相繼在《武陵都市報》、《民族大家庭》、《中新網》等媒體推出,這次參加評選也在州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
暢遊詩海
記者 朱海劍 通訊員 利文
何澤勛,一位年輕的土家族漢子,14歲開始在《作文周刊》發表詩歌,多年來一直筆耕不輟。迄今為止,已經出版詩集5部,主編民族研究論文集1部、文學作品集1部、詩歌作品集2部、編輯攝影作品集多部。
今年8月,他被評選為“恩施州首屆傑出文化新人”稱號。
回歸鄉土,大力開展文化工作
2004年,何澤勛從北京學成歸來。熱愛文學藝術的他深知,要弘揚民族文化,發展土文學藝術事業,光靠一個人的力量還不夠,所以他就想到了以個人影響力來團結一幫人,利用文學藝術推動本地旅遊文化事業發展。為此,他率先發起編輯了《利川旅遊詩詞選》,還於2005年發起成立了利川市旅遊探險研究協會,並於同年創辦了地方內部刊物《旅遊探險》和地方入口網站龍船調網站。
隨後,他又發起成立了
利川市民族文化研究所。在他的帶領下,很多對民俗有研究的民俗專家和研究人員都加入了研究所。他們多次進行田野調查,形成了飲食文化調查、宗教信仰調查等多項研究成果。研究所還與周邊地區3所大學和11個研究所建立了聯繫。
筆耕不輟,創作成果豐碩
何澤勛自1994年發表詩歌以來,已創作詩歌2萬多行,其他文學作品200多萬字。在《詩神》《散文詩》等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詩歌1000多行、其他文學作品20多萬字。其散文詩在《參花》作為“大家推薦”頭條推出,詩歌作品曾獲《延河》《詩神》等雜誌社舉辦的詩歌大賽的獎勵。出版個人詩集《月明沙溪》《隨意煙雨》《行走在邊緣》《最後的行者》《涅槃之歌》。主編了詩集《風之痕》、《利川旅遊詩詞選》,文集《守望龍船調》等。其個人詩集還被中國當代作家文獻館等機構收藏。
在創作詩歌之餘,愛好攝影的他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其攝影作品在《中國攝影報》、《人民攝影》等國家級重點攝影期刊都有發表,還被收入多種攝影作品集。同時,由他主持編輯的攝影畫冊和圖集《走進毛灘河》《利川旅遊指南》(2006)《神奇魚木寨》《印象蘇馬盪》等也已公開出版發行。
與此同時,何澤勛還致力於民族文化研究,其撰寫發表多篇論文。他還主編了《土家族研究》第一輯“土家文化論叢”。
舉辦活動,打造本土文化品牌
何澤勛擔任詩歌協會主席以來,一直致力於本土文化品牌的打造,主要體現在舉辦全國“清江詩會”和編輯《清江詩叢》上。
2012年8月,由何澤勛倡議發起的全國“清江詩會”在利川舉行,全國數十名著名詩人聚集在這裡,以詩歌的名義倡導清江流域環境的保護。
這次活動在國內詩壇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中國環境網、人民網、新華網等全國數家權威媒體都發布了此次詩會的訊息。中國作家協會、中國詩歌學會、湖北省作家協會等都給予了高度關注。武漢電視台、長江日報等媒體都派出了記者到現場採訪。百度收錄最高達到80萬條,長江網、荊楚網等論壇發帖點擊量超過1萬條,點擊率超過10萬人次,全國新聞媒體轉載超過1000家。武漢電視台連續3天推出了以詩歌的名義保護清江的專題後,讓詩會引起更廣泛的關注。《清江詩叢》已連續出版兩輯,第三輯即將出版,既推出了本地詩歌作者,也對本土文學創作起到了很好的推薦作用,還促進了“
利川詩歌群”的建立和發展。
何澤勛還成立了龍船調愛心基金會,為留守的貧困兒童募捐,解決他們的生活困難。他的事跡多次被州級、省級、國家級的媒體報導。2010年,他被推薦為“感動武陵”候選人。
簽約作家
晚報訊(記者曾維明)記者昨日獲悉,利川青年詩人何澤勛成為湖北省作家協會文學院第十屆簽約作家,成為利川市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省文學院簽約的作家。何澤勛表示,下一步他將更專心於詩歌創作和詩歌評論,力爭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何澤勛自幼喜歡詩歌,從14歲開始發表詩歌作品以來,他一直堅持詩歌社會活動和創作。截至目前,何澤勛已累計在《參花》、《散文詩》、《華夏詩報》、《芳草潮》等國家公開刊物發表詩歌作品1000餘行,已出版《最後的行者》、《行走在邊緣》、《涅槃之歌》等5本詩集。湖北作家田赤評價說,何澤勛是一位鄉村詩人,長年生活在鄉村,他熱愛鄉村,能在全球化、現代化的大背景下,思考鄉村的過去和未來,所以他的語言極具現代意識和節奏,能追溯到語言誕生的那最初一點感覺上去,恢復它與客體之間那種息息相通的生命聯繫,展示它面向世界的無限可能性。
昨日,何澤勛說,這次簽約表明他的作品獲得了省作協的肯定,從業餘走向了專業。下一步,他將更深入地思考,辛勤耕耘,力爭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作品研討會
晚報訊(記者 胡俊傑)4月13日,湖北省作協文學院第十屆簽約作家何澤勛詩集《空村》、散文集《畫村》研討會在利川舉行。來自省、州、市作協的領導與《詩刊》、《十月》、《南方文學》等全國各地的文學刊物編輯與著名作家、詩人、評論家匯聚一堂,借研討會契機,增進
鄉土文學交流。
近年來,何澤勛一直關注村莊的現狀,通過行走與抒寫,完成了詩集《空村》、散文集《畫村》的創作。這些詩歌和散文作品在全國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著名評論家朱先樹、黃自華、李俊國、張無為、劉波,著名作家詩人陳應松、野夫、峭岩等人都紛紛作評和推薦,相關評論文章在《文藝報》等媒體發表。同時這兩部書也是何澤勛作為湖北省簽約作家的簽約期創作作品,受到湖北省作協文學院的重視和支持。
《空村》是近年來何澤勛創作的關於“空村”現象的詩歌作品集,詩集分為3個部分,共收錄詩歌80首,詩集創作完成後,得到了國內評論界一致關注,《文藝報》、《文藝新觀察》等相關媒體進行了推介,詩集內的詩歌作品也在《詩刊》等國內相關刊物發表。《畫村》是何澤勛以自己的鄉村作為背景創作出的散文作品集,集子共收錄散文作品15篇,有對鄉村的回憶,也有對現實社會的抒寫。收錄集子內的作品已在《南方文學》、《新作家》等相關刊物發表。
湖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文學院院長陳應松認為,何澤勛的散文具有泥土和石頭的品質,沉重堅韌,哀而不怨,恰到好處地抒寫了我們時代和底層的烙印與傷痕。並認為這些散文對認識恩施山區,特別是利川山區,或者說整個鄂西山區的生活,恩施這裡的人民,認識澤勛作為一個作家的眼光、膽識、思想、立場、情感,都是很好的標本。
《詩刊》編輯、著名詩人劉年評價說:何澤勛的一些作品多用傳統的白描手法,不是華麗的鋪陳,也不堆砌典故,用簡單的線條來寫景敘事,所以他的作品讀起來很自然,清晰、易讀、好懂,雖然樸實無華,但畫面感很強。
“何澤勛以如刀詩筆,為我們刻畫了今日鄉村之實相。”利川籍著名作家野夫如此評價,他為利川湧現出來的一批年輕作家感到欣慰和驕傲,正是有了這一股新力量的注入,家鄉的文脈得以傳承,更多的人能夠面對自己的土地,直面問題不逃避,並用文學形式表達出來。
程良勝:(湖北省作家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
“更主張宣傳自己身邊生活的人和事”
何澤勛是我們省作協比較年輕的簽約作家,應該說這些年的創作勢頭比較強勁,也比較勤奮,這次同步推出一本詩集,一本散文集,我覺得他有這么幾個特點。一個是豐富也是比較艱辛的生活經歷,給他積累了豐富的創作素材;第二個就是我們鄂西邊城——利川特定的巴文化、清江的地域文化塑造了他作品的一些特質;第三個就是他這么些年來對文學的孜孜追求成為他創作的不懈動力。我粗粗看了他這兩本集子,應該說裝幀比較精美、內容比較豐富,而且突顯了我們鄂西地域文化的特點,特別是故鄉、故土、故人,對鄉土的感傷與懷念,另外對現代化進程的衝突也有自己的一些理性的思考,應該說還是有分量的兩本集子。
野夫:(利川籍著名自由作家、詩人)
“我覺得眼睛一亮”
何澤勛也是我在網路時代認識的小兄弟,在某種意義上說幾乎要小20歲,一代人了。我是在利川眾多的寫作者中發現這個小兄弟是其中的一個佼佼者,不是唯一,是其中之一,寫詩、寫散文都達到了一定的水平,至少是我覺得眼睛一亮。我希望在故鄉的土地上多一點這樣的寫作者。我喜歡的文人不僅是寫那些無關痛癢的文字,而是要面向自己的土地,面對自己的故鄉,能夠不逃避,能夠直面一些問題。
我非常高興澤勛兄能夠在這些年收穫這兩部作品,我更高興的是全國各地來了這么多好朋友,都是大刊編輯,著名詩人、作家,多數都是我的老朋友,在當年是難以想像的,當年進入利川是非常艱難的,現在能夠來我們這樣一個偏僻的、給一個還不算有大名的作家捧場,我代表利川這些前前後後的利川文學圈的朋友感謝各地的你們,非常感謝。
劉年:(《詩刊》編輯、著名詩人)
“細節準確而又獨特”
何澤勛的很多作品都寫得很真,《冷心》、《思念》,還有《關於世界末日的道歉》,《近在咫尺的相思》、《紛飛》、《傷逝》、《行走如棋》、《荒祭》、《獵人》等等這些篇章,就讓我看到了何澤勛的內心。
何澤勛的一些作品多用傳統的白描手法,不是華麗的鋪陳,也不堆砌典故,用簡單的線條來寫景敘事,所以他的作品讀起來很自然,清晰、易讀、好懂,雖然樸實無華,但畫面感很強。
谷禾:(《十月》編輯、著名詩人)
“寫什麼比怎么寫更重要”
波蘭大詩人米沃什說“詩是對真理的熱情追求”,我們可以稍微降降,說詩是對真誠、對真實的熱情追求。當然我所講的這種真實不是說你寫利川的山、利川的水、利川的人它就是真實的,我覺得不是。一個作家你所要描寫的,你所要呈現在紙上的,在我看來是被種種喧囂的、浮華的、每個人都能看到的所謂的現實所遮蔽的那一份真實,那才是真正的現實。我從澤勛的詩裡面、散文裡面看到了這種現實,所以我覺得這些散文、這些詩它是好的東西,好的東西首先是真誠的,其次是樸素的,那么這兩本書我覺得它具備了這兩種特質,所以這是值得一讀的兩本書。
黃土路:(《南方文學》主編、著名詩人)
“詩歌是人和世界的相遇”
我覺得《空村》這個書名很有象徵的意義,他的寫作帶有一定的抒情性,但他處理的是一個很沉重的農村的現實問題,所以這兩種東西在拉扯著他,使他這部詩集有點少年老成的味道。我個人覺得詩歌是“人和世界的相遇”,這句話不是我說的,可能是很多很多年前一個前輩詩人說的,但是我最近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
記憶中的他確實是個“痴狂”的少年。那時,在鄉村的他家門口,他掛出了一塊口氣不小的牌子:“中國巴山詩社”。品讀手邊這些詩行,印象中的詩人形象不覺悄然而至。這是他上個世紀最後四年之間的作品,記著夢、記著情,記著歡樂,記著哀傷。
——湖北作家 聞頻
詩人善於構建微縮的心靈公園,而後帶領遊園者穿越時空的小徑,去領略無盡的心靈風光。何澤勛也是這樣,在他微縮的心靈里或描述或訴說、或感嘆,那一行淌淚的詩句,敲擊著美的鍵盤。
——湖北作家 陳明火
何澤勛深諳美學,在詩歌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他的詩意境美,帶你進入如詩如畫的心靈勝地;他的詩音樂美,一首詩就是一個動人的旋律;他的詩精神美,指引道德和良知的方向;他的詩超脫美,用道法和佛理修煉人生境界。
——湖北詩人 唐旭
讀完一篇之後,你的心還會久久地沉醉在那裡面,在他用文字創造的世界裡久久地徜徉。那多情的故事、美麗清幽的意境、典雅的語言,定會讓你的靈魂遠離塵囂,尋到一種全新的感覺的。
——湖北作家 陳建明
真正迷人的詩詞作品,決不可能把廣大讀者阻擋在藝術技巧的柵欄和圍牆之外,而是致力於不露痕跡和潛移默化地吸引讀者。在這裡,何澤勛的作品並不顯得十分的雕琢和晦澀,最讓人感到的是一種潔淨與流暢的美質,這又能表現出何澤勛對人生、追求的孜孜砭砭,一種堅定正確的信念。
——貴州作家 楊敢
與其說何澤勛揮手道別了過去,完成從對意境的雕刻走向象徵主義,還不如他在體驗意象的紛紜時,仍然努力融合舊體詩的長處。他的語言帶著漢語特有的聲律和意境之美:淳厚、充滿彈性,傳統的典故和意象在詩中紛至沓來,唐詩宋詞的風韻仍在他的血液中流淌——
——湖北作家 田赤
何澤勛越來越將視角聚焦於自我,那些具有很高辨識度的、意蘊明確的象徵物像越來越少,個人心靈的痕跡,意蘊複雜微妙的因素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從發展軌跡來看,何澤勛越來越自覺地立足於心靈和探索心靈的深邃之處,而這種對心靈深邃之處的探索,既是對心靈的不懈延展和提升,同時又與個體在當下的物質環境中的生存狀況這一問題的複雜性相匹配。於是,那些由纖毫畢現的身外物像顯現為“心電圖”式筆觸的詩歌作品,既開啟、引發、延伸了讀者的深層生命感受,也顯現了他本人對作為生存世界綜合體的圖像的真切生命感受,並且成為何澤勛創作中最鮮明的個性符號。
——文學評論家 黃自華
主要作品
《空村》
圖書信息:
書名:空村
作者:何澤勛
出版時間:2015年1月
“何澤勛以如刀詩筆,為我們刻畫了今日鄉村之實相。”利川籍著名作家野夫如此評價,他為利川湧現出來的一批年輕作家感到欣慰和驕傲,正是有了這一股新力量的注入,家鄉的文脈得以傳承,更多的人能夠面對自己的土地,直面問題不逃避,並用文學形式表達出來。
《風之痕》2012
職務榮譽
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
中國詩歌學會會員
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
湖北省作家協會文學院簽約作家
湖北省作家協會蘇馬盪作家生活創作基地副秘書長
湖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
湖北省清江流域攝影家協會副秘書長
恩施州民族研究學會常務理事
恩施州攝影家協會會員
巴文化研究會會員
恩施州作家協副秘書長
恩施州青年聯合會第一屆委員
利川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秘書長
利川市詩歌協會主席
利川市民族文化研究所所長
利川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新聞傳遞
詩路上的行者
——記土家青年詩人何澤勛
年33歲的何澤勛畢業於
北京民族大學,在十多年的詩歌創作中,他一直堅持著自己最初的夢想。在他飽觀人間萬態而逐漸形成的世界觀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在以智者的方式,崇尚與弘揚人類社會本應必須具備的善與誠。
見到何澤勛,他剛從武漢參加網路文化論壇回來,風塵僕僕的樣子帶著幾分滄桑。記得前幾年寫過他的一篇專訪,那時的他才20多歲,熱衷社會活動和致力於民族文化研究的他在哪裡都激情四射。如今,已過而立的他平淡了許多,眉宇間多了幾分成熟,卻依然帶著那份倔強與執著行走在詩歌的路上。
詩路上艱難探索
何澤勛出版第一本詩集《何澤勛詩詞選》時剛滿18歲,雖然這本詩集只是一種嘗試,但對他以後的詩歌創作卻有著重要的意義。正是通過這樣的學習,讓他發現了中國詩歌語言的流變,掌握了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聯繫和發展,對於他獨立語言場和詩歌風格的建立都有著重要作用。
“朔風流霙,雨雪未歇。斗寒姿,臘梅獨秀,誰與爭烈。星斗山前千丈練,九重天外朦朧月,深更里忽聞悲猿泣,聲聲切。”
——《滿江紅·楚天冬景》
這首曾獲全國“詩神杯”優秀詩歌獎的詞作品,創作時何澤勛剛滿16歲,《詩神》雜誌社的編輯劉松林認為他在詩歌語言方面有獨到之處,對他的語言天賦給予充分肯定。
隨後不到兩年,何澤勛又推出了他的第一本新詩集《月明沙溪》。這本詩集是何澤勛從古體詩詞學習中轉型到新詩創作嘗試的過程,也是新詩繼承與發展中國古典詩歌美學的一種大膽的探索。
作家田赤先生認為他的詩歌不是陶淵明、王維的現代版,更不是古代“竹枝詞”的翻譯和重複,而達到“與古不得不合,不得不異”的境界,形成自己獨特的語言場。
收入這本詩集的詩歌作品《吊腳樓》獲得了2000年《詩刊》“新世紀杯”詩歌大賽優秀作品獎。另外兩篇詩歌作品還獲得了“瀟湘杯”詩歌大賽三等獎和《河北文學》“華文杯”詩歌大賽優秀獎。
在這本詩集裡,何澤勛深切地表現了對鄉村的情感,在全球化、現代化的大背景下,思考鄉村的過去和未來。
探索是艱難的,每走一步都是一次博弈,勝負並不重要,關鍵在於有無新的收穫。在詩歌中,何澤勛要解決的不僅是別人對他詩歌唐詩宋詞化的指責,更要解決另一個困惑:在饕餮的年代,我們能否自省自律,並由此完成詩歌的自我救贖。
詩海里奮力游弋
在以後的幾年時間裡,何澤勛又相繼推出了《采一朵夢給你》、《隨意煙雨》兩本詩集。這些詩歌作品引起了詩壇的廣泛關注。省內外詩人、作家紛紛作評,《當代青年愛情詩選》、《南吟北唱》、《中國當代詩人自選代表作》等選本都選了他的詩歌作品,他的個人詞條也被收錄入《中國詩人大辭典》。
乘一匹老馬,夢回我的大唐
在月落無聲的長安,建一座詩歌的城堡
牆上掛滿李白的倒影和杜甫的滄桑
映照水裡的芙蓉老了歲月
點幾盞風燈,照亮李賀幽怨的長廊
——《夢回大唐》
從古體詩詞的學習到新詩、散文詩的創作,在近幾年的詩歌創作中,何澤勛越來越將視角聚焦於自我,個人心靈的痕跡、意蘊複雜微妙的因素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著名文學評論家黃自華先生對他的詩歌作品評價甚高,認為從發展軌跡來看,何澤勛越來越自覺地立足於心靈和探索心靈的深邃之處,而這種對心靈深邃之處的探索,既是對心靈的不懈延展和提升,同時又與個體在當下的物質環境中的生存狀況這一問題的複雜性相匹配。
尤其在今年,何澤勛在潛心多年後,一次性推出了他的3本詩歌作品《最後的行者》、《行走在邊緣》和《涅槃之歌》,在省內受到了好評。
湖北省作家協會在利川採風座談時,著名文學評論家蔚藍現場朗誦了其詩歌作品並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詩壇上沸騰清江
在詩歌創作的道路上不管走出多遠,何澤勛都沒有離開他的故土。他生在清江的源頭,吮吸清江的乳汁長大,作為詩人的他只能用詩歌的方式來回饋和報答他的清江母親。
2012年8月,由何澤勛倡議發起的清江詩會在利川召開,全國數十名著名詩人聚集在這裡,以詩歌的名義倡導清江流域環境的保護。
這次活動在國內詩壇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中國環境網、人民網、新華網等全國數家權威媒體都發布了此次詩會的訊息。
中國作家協會、
中國詩歌學會、湖北省作家協會都給予了高度關注。武漢電視台、長江日報、珠海特區報等媒體都派出了記者到現場採訪。
這對於何澤勛來說也是一次大膽的嘗試,在創作詩歌的同時,利用詩歌作為載體,來倡導對清江的環境保護,來宣傳家鄉的旅遊資源,促進家鄉文化、旅遊的發展。無疑這次活動也取得了成功,不僅讓中國詩壇對於清江流域詩歌創作有了新的認識,對於利川旅遊資源的推介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自清江詩會的訊息發布以來,百度收錄最高達到80萬條,長江網、荊楚網等論壇發帖點擊量超過1萬條,點擊率超過10萬人次,全國新聞媒體轉載超過1000家。武漢電視台連續3天推出了以詩歌的名義保護清江的專題後,讓詩會引起更廣泛的關注。
這次活動的意義遠不止於此,在宣傳保護清江和利川旅遊資源的基礎上,更是確立了清江文化新的地位,提升了清江文化的品牌價值。何澤勛還表示,2013年將與國際詩人筆會合作繼續辦好清江詩會,屆時將會有10個國家13個地區的著名華人詩人參加詩會,將清江的文化地位提升到新的檔次。在辦好詩會的同時將編輯《清江詩歌年鑑》,推出清江流域詩人檔案作品,並繼續編輯出版《清江詩叢》,推出本土詩人專輯。他希望有更多的詩歌愛好者能夠通過這些平台走出大山,為
本土文化事業鼓與呼。
感動武陵人物
“感動武陵人物”評選網路投票結束我州何澤勛票數第一
晚報訊(記者胡俊傑)第二屆
中國武陵山民族文化節組委會組織的“感動武陵人物”評選活動的網路投票昨日結束,我州入選候選人利川市創業青年何澤勛網路得票15350,名列第一,我州另一名入選候選人鶴峯縣燕子鄉司法所所長易滿成網路得票185票。
據了解,這次入選的19名“感動武陵人物”候選人是經過武陵山區各地推薦和初評產生的。重慶市黔江區組織方將根據讀者投票(占60%)和評選委員會投票(占40%),最後評出11名“感動武陵人物”,並將於10月20日在第二屆中國武陵山民族文化節閉幕式上頒獎。
今年30歲的何澤勛是恩施州博雅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土家族青年詩人。一直致力於家鄉民族文化原始資料的蒐集,編撰出版了《西部名城——利川旅遊詩詞選》、《守望龍船調》等書籍,先後出版了《何澤勛詩詞選》、《月明沙溪》、《隨意煙雨》、《雲廬詩箋》等詩集。出資開辦了公益性龍船調網站。據統計,他將自己賺的50多萬元錢全部花在了社會事業上,蒐集整理民間手抄本、基礎資料100餘冊,編輯印行圖書8千餘冊。贊助召開文化和文學藝術研討會、座談會10餘次。而他自己生活簡樸,日子過得緊張,之前一直靠租房度日。其事跡被本報報導後,相繼在《武陵都市報》、《民族大家庭》、《中新網》等媒體推出,這次參加評選也在州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
暢遊詩海
記者 朱海劍 通訊員 利文
何澤勛,一位年輕的土家族漢子,14歲開始在《作文周刊》發表詩歌,多年來一直筆耕不輟。迄今為止,已經出版詩集5部,主編民族研究論文集1部、文學作品集1部、詩歌作品集2部、編輯攝影作品集多部。
今年8月,他被評選為“恩施州首屆傑出文化新人”稱號。
回歸鄉土,大力開展文化工作
2004年,何澤勛從北京學成歸來。熱愛文學藝術的他深知,要弘揚民族文化,發展土文學藝術事業,光靠一個人的力量還不夠,所以他就想到了以個人影響力來團結一幫人,利用文學藝術推動本地旅遊文化事業發展。為此,他率先發起編輯了《利川旅遊詩詞選》,還於2005年發起成立了利川市旅遊探險研究協會,並於同年創辦了地方內部刊物《旅遊探險》和地方入口網站龍船調網站。
隨後,他又發起成立了
利川市民族文化研究所。在他的帶領下,很多對民俗有研究的民俗專家和研究人員都加入了研究所。他們多次進行田野調查,形成了飲食文化調查、宗教信仰調查等多項研究成果。研究所還與周邊地區3所大學和11個研究所建立了聯繫。
筆耕不輟,創作成果豐碩
何澤勛自1994年發表詩歌以來,已創作詩歌2萬多行,其他文學作品200多萬字。在《詩神》《散文詩》等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詩歌1000多行、其他文學作品20多萬字。其散文詩在《參花》作為“大家推薦”頭條推出,詩歌作品曾獲《延河》《詩神》等雜誌社舉辦的詩歌大賽的獎勵。出版個人詩集《月明沙溪》《隨意煙雨》《行走在邊緣》《最後的行者》《涅槃之歌》。主編了詩集《風之痕》、《利川旅遊詩詞選》,文集《守望龍船調》等。其個人詩集還被中國當代作家文獻館等機構收藏。
在創作詩歌之餘,愛好攝影的他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其攝影作品在《中國攝影報》、《人民攝影》等國家級重點攝影期刊都有發表,還被收入多種攝影作品集。同時,由他主持編輯的攝影畫冊和圖集《走進毛灘河》《利川旅遊指南》(2006)《神奇魚木寨》《印象蘇馬盪》等也已公開出版發行。
與此同時,何澤勛還致力於民族文化研究,其撰寫發表多篇論文。他還主編了《土家族研究》第一輯“土家文化論叢”。
舉辦活動,打造本土文化品牌
何澤勛擔任詩歌協會主席以來,一直致力於本土文化品牌的打造,主要體現在舉辦全國“清江詩會”和編輯《清江詩叢》上。
2012年8月,由何澤勛倡議發起的全國“清江詩會”在利川舉行,全國數十名著名詩人聚集在這裡,以詩歌的名義倡導清江流域環境的保護。
這次活動在國內詩壇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中國環境網、人民網、新華網等全國數家權威媒體都發布了此次詩會的訊息。中國作家協會、中國詩歌學會、湖北省作家協會等都給予了高度關注。武漢電視台、長江日報等媒體都派出了記者到現場採訪。百度收錄最高達到80萬條,長江網、荊楚網等論壇發帖點擊量超過1萬條,點擊率超過10萬人次,全國新聞媒體轉載超過1000家。武漢電視台連續3天推出了以詩歌的名義保護清江的專題後,讓詩會引起更廣泛的關注。《清江詩叢》已連續出版兩輯,第三輯即將出版,既推出了本地詩歌作者,也對本土文學創作起到了很好的推薦作用,還促進了“
利川詩歌群”的建立和發展。
何澤勛還成立了龍船調愛心基金會,為留守的貧困兒童募捐,解決他們的生活困難。他的事跡多次被州級、省級、國家級的媒體報導。2010年,他被推薦為“感動武陵”候選人。
簽約作家
晚報訊(記者曾維明)記者昨日獲悉,利川青年詩人何澤勛成為湖北省作家協會文學院第十屆簽約作家,成為利川市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省文學院簽約的作家。何澤勛表示,下一步他將更專心於詩歌創作和詩歌評論,力爭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何澤勛自幼喜歡詩歌,從14歲開始發表詩歌作品以來,他一直堅持詩歌社會活動和創作。截至目前,何澤勛已累計在《參花》、《散文詩》、《華夏詩報》、《芳草潮》等國家公開刊物發表詩歌作品1000餘行,已出版《最後的行者》、《行走在邊緣》、《涅槃之歌》等5本詩集。湖北作家田赤評價說,何澤勛是一位鄉村詩人,長年生活在鄉村,他熱愛鄉村,能在全球化、現代化的大背景下,思考鄉村的過去和未來,所以他的語言極具現代意識和節奏,能追溯到語言誕生的那最初一點感覺上去,恢復它與客體之間那種息息相通的生命聯繫,展示它面向世界的無限可能性。
昨日,何澤勛說,這次簽約表明他的作品獲得了省作協的肯定,從業餘走向了專業。下一步,他將更深入地思考,辛勤耕耘,力爭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作品研討會
晚報訊(記者 胡俊傑)4月13日,湖北省作協文學院第十屆簽約作家何澤勛詩集《空村》、散文集《畫村》研討會在利川舉行。來自省、州、市作協的領導與《詩刊》、《十月》、《南方文學》等全國各地的文學刊物編輯與著名作家、詩人、評論家匯聚一堂,借研討會契機,增進
鄉土文學交流。
近年來,何澤勛一直關注村莊的現狀,通過行走與抒寫,完成了詩集《空村》、散文集《畫村》的創作。這些詩歌和散文作品在全國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著名評論家朱先樹、黃自華、李俊國、張無為、劉波,著名作家詩人陳應松、野夫、峭岩等人都紛紛作評和推薦,相關評論文章在《文藝報》等媒體發表。同時這兩部書也是何澤勛作為湖北省簽約作家的簽約期創作作品,受到湖北省作協文學院的重視和支持。
《空村》是近年來何澤勛創作的關於“空村”現象的詩歌作品集,詩集分為3個部分,共收錄詩歌80首,詩集創作完成後,得到了國內評論界一致關注,《文藝報》、《文藝新觀察》等相關媒體進行了推介,詩集內的詩歌作品也在《詩刊》等國內相關刊物發表。《畫村》是何澤勛以自己的鄉村作為背景創作出的散文作品集,集子共收錄散文作品15篇,有對鄉村的回憶,也有對現實社會的抒寫。收錄集子內的作品已在《南方文學》、《新作家》等相關刊物發表。
湖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文學院院長陳應松認為,何澤勛的散文具有泥土和石頭的品質,沉重堅韌,哀而不怨,恰到好處地抒寫了我們時代和底層的烙印與傷痕。並認為這些散文對認識恩施山區,特別是利川山區,或者說整個鄂西山區的生活,恩施這裡的人民,認識澤勛作為一個作家的眼光、膽識、思想、立場、情感,都是很好的標本。
《詩刊》編輯、著名詩人劉年評價說:何澤勛的一些作品多用傳統的白描手法,不是華麗的鋪陳,也不堆砌典故,用簡單的線條來寫景敘事,所以他的作品讀起來很自然,清晰、易讀、好懂,雖然樸實無華,但畫面感很強。
“何澤勛以如刀詩筆,為我們刻畫了今日鄉村之實相。”利川籍著名作家野夫如此評價,他為利川湧現出來的一批年輕作家感到欣慰和驕傲,正是有了這一股新力量的注入,家鄉的文脈得以傳承,更多的人能夠面對自己的土地,直面問題不逃避,並用文學形式表達出來。
程良勝:(湖北省作家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
“更主張宣傳自己身邊生活的人和事”
何澤勛是我們省作協比較年輕的簽約作家,應該說這些年的創作勢頭比較強勁,也比較勤奮,這次同步推出一本詩集,一本散文集,我覺得他有這么幾個特點。一個是豐富也是比較艱辛的生活經歷,給他積累了豐富的創作素材;第二個就是我們鄂西邊城——利川特定的巴文化、清江的地域文化塑造了他作品的一些特質;第三個就是他這么些年來對文學的孜孜追求成為他創作的不懈動力。我粗粗看了他這兩本集子,應該說裝幀比較精美、內容比較豐富,而且突顯了我們鄂西地域文化的特點,特別是故鄉、故土、故人,對鄉土的感傷與懷念,另外對現代化進程的衝突也有自己的一些理性的思考,應該說還是有分量的兩本集子。
野夫:(利川籍著名自由作家、詩人)
“我覺得眼睛一亮”
何澤勛也是我在網路時代認識的小兄弟,在某種意義上說幾乎要小20歲,一代人了。我是在利川眾多的寫作者中發現這個小兄弟是其中的一個佼佼者,不是唯一,是其中之一,寫詩、寫散文都達到了一定的水平,至少是我覺得眼睛一亮。我希望在故鄉的土地上多一點這樣的寫作者。我喜歡的文人不僅是寫那些無關痛癢的文字,而是要面向自己的土地,面對自己的故鄉,能夠不逃避,能夠直面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