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巷港橋,建橋時,由鎮建管所定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何巷港橋
- 所在區域:江蘇省
- 性質:地名
- 羅馬字母拼寫:Hé Xiànggǎng Qiáo
何巷港橋,建橋時,由鎮建管所定名。
青馬大橋(Tsing Ma Bridge),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境內連線葵青區青衣島與荃灣區馬灣島的主要通道,是香港青嶼幹線道路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全球最長的行車鐵路雙用懸索式吊橋,亦是全球第八長以懸索吊橋形式建造的吊橋。青馬大橋於1992年5月25日動工興建,於1996年完成合龍工程,並於1997年5月22日...
昂船洲大橋位於香港新界青衣與九龍的昂船洲之間,靠近香港重要貨櫃碼頭葵涌,是8號公路幹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交通意義非常重要。昂船洲大橋全長1596米,主跨長度1018米,橋面距水面73.5米,不僅是全球第三長斜拉橋,而且是世界上最高的橋樑之一。橋下通航航道淨寬900米,大型貨船可由橋下順利通過。
港珠澳大橋郵票包括一套四枚郵票、小型張、套折、已蓋銷首日封等。郵票圖案名稱分別為:青州橋、東人工島和海底隧道。2018年10月23日正式發行首日封,2018年10月30日在港發售,為配合郵票發行,香港郵政還設計了一款特別郵戳留念。郵票發行 2018年10月23日,香港郵政總局開始發售“港珠澳大橋”特別郵票的正式首日封,...
《香港古橋》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偉明 內容簡介 本書回顧香港近三百年的歷史片段、古橋的建築工程智慧與技藝外,也重點帶出古蹟保育的重要性。 倖存的香港古橋為數不多,但仍充滿魅力,豐富多彩。孝子為母興建的中式平石橋、通往辛亥革命烈士故居的沙頭角小橋、英式維多利亞風的拱橋...
香港口岸人工島將成為香港西部一個重要交通樞紐,將港珠澳大橋與香港國際機場、北大嶼山及屯門等地區有效相連,助力“明日大嶼山”等香港未來發展規劃。香港接線東起香港口岸人工島,西至粵港分界線,與港珠澳大橋主體的橋隧轉換東人工島相接,包括9.4公里高架橋、1公里觀景山隧道和一段1.6公里的地面道路。香港接線...
26香港懸索橋健康監測系統的規劃與實施275 PlanningandImplementationoftheStructuralHealthMonitoringSystemforCable-SupportedBridgesinHongKong282 27結構安全監控系統和索橋的結構安全監控292 TheStructuralHealthMonitoringSystemandStructuralHealthMonitoringofCable-SupportedBridges303 28人造衛星定位系統在橋樑結構健康監測系統中的...
落馬洲大橋 落馬洲大橋(英文:香港官方Lok Ma Chau Bridge / 深圳官方Luomazhou Bridge),是一條連線香港落馬洲及深圳皇崗的跨境大橋。位於梧桐河(深方稱深圳河)之上。
大橋主體為橫跨將軍澳海灣的高架橋,長約1公里。主橋為重約1萬噸的外飄式雙拱鋼橋,以高強度鋼材建造。橋面寬約35.8米,跨徑約200米,是香港目前跨度最大和單體最重的鋼拱橋。 [1] 該橋採用“內地製造、香港安裝”的建設模式,在江蘇南通等地預製,經過海上長途運輸運抵香港並完成安裝。 [1] 該橋在製造、運輸和安...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新聞傳播學院 1979年06月 - 1983年09月 (4年3個月)2008年6月16日,嘎納中國論壇,將是中國人第一次登上坎城節的主講台,也是中國廣告人第一次真正參與到最高端、最專業的國際討論中用廣告形態向世人傳播中國文化、中國式行銷模式和理念以及中國經濟的發展。而這位代表中國廣告的華人就是現任...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 Authority)是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廣東省人民政府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舉辦的事業單位。主要任務是:承擔港珠澳大橋主體部分的建設、運營、維護和管理的組織實施等工作。工程簡介 港珠澳大橋建設者一爭雄長的氣勢和情懷,集中體現在港珠澳大橋的建設目標上:“建設...
錦龍橋 錦龍橋是香港的一條跨河行車橋,位於新界東沙田沙田第一城至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沙田分校一帶,橫跨城門河中游一帶,為沙田路的一部份,建於1984年。旁為另一跨河行車橋翠榕橋。錦龍橋設有4線雙程分隔車道,車道兩旁不設人行道。其橋身為白色,底部數處呈凹狀弧形。
寮肚橋 寮肚橋是一座橋樑,位於香港。寮肚橋是香港新界青衣島上的一條行車天橋,為香港少數跨越山谷的橋樑。該橋屬青衣西路的一段,橫跨寮肚的谷地,主跨長175米,雙程雙線行車,於1985年及1987年分階段落成。寮肚橋是採用箱形預力混凝土組件興建。
便母橋又稱敬母橋,位於香港錦田水頭村,由錦田孝子鄧氏鄧俊元建於康熙四十三年(1710年),專請從福建漳州聘請精良工匠建造,目的是方便母親過河探望他,建橋共費時6年,於康熙四十九年建成。橋面鋪有六塊花崗石板,並排放在石墩之上,沒有牢固,可以移動。橋旁奠立的花崗石碑記載了便母橋的歷史。當時俊元的德行廣...
黎文卓擁有“香港橋王”之稱,尤其擅長喜劇創作,故亦有“喜劇大師”美譽。其在香港多間大學任教電影編劇及製作課程,桃李滿天下。作為香港電影編劇家協會副會長,香港資深傳媒人協會顧問,黎文卓社會地位崇高,人脈廣闊,對香港影視娛樂圈有著重要的影響力。 [3] 星路歷程 播報 編輯 圖片(3張) 擁有“橋王之王”美譽的著...
翠榕橋 翠榕橋是一座橋樑,位於香港。翠榕橋是香港的一條跨河行車橋,位於新界東沙田沙田第一城(大涌橋路交界)至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沙田分校(源禾路交界),橫跨城門河中游一帶,為火炭路的一部份,建於1980年代。旁為另一跨河行車橋錦龍橋。翠榕橋設有三線雙程分隔車道,車道兩旁則設有人行道及腳踏車徑。
中華人民共和國港珠澳大橋口岸採用“三地三檢”模式,分別由香港、珠海、澳門三方各自建設、各自獨立管轄珠海公路口岸分為旅檢區、貨檢區兩部分。其中,旅檢區占地面積為35.6萬平方米,包括珠港旅檢樓、珠澳旅檢樓、出境入境隨車人員驗放廳等,旅檢樓設珠港進出、珠澳進出共四個旅檢大廳;貨檢區占地面積為23.4萬...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Hong Kong-Zhuhai-Macau Bridge Zhuhai Port),工程名為“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簡稱“珠海公路口岸”,是連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珠海市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口岸,是粵港澳大灣區三地互通、客貨兼重的陸路口岸之一,也是港珠澳大橋的核心組成部分。2013年12月31日,港...
2018.02-2018.08 香港科技大學 工學院 博士後(Research Fellow)2017.7-2017.10 加拿大圭爾夫大學 工學院 訪問學者 2017.1-2017.7 美國聖母大學 結構工程 博士聯培 2014.9-2018.1 香港科技大學 結構工程 博士 2007.9-2014.6 重慶交通大學 橋樑工程 本碩 研究方向 結構風工程 結構/橋樑健康...
其中,靠近珠海的西島上仿佛是一雙女人的眼睛,靠近香港的東島上猶如有一雙男人之眼,寓意祖國母親慈愛地凝視著香港,彰顯著大橋融入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融入三地的文化特色。主圖的右邊則是江海直達船航道橋的海豚橋塔,橋上的拉索根根分明,從遠望的視角上展現了海豚橋塔的風貌,寓意人類與海洋的和諧相處。而在...
胡應湘,漢族,1935年出生於中國香港,原籍廣東廣州花都,香港合和實業有限公司主席,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胡應湘是改革開放後首批在內地投資的香港實業家之一,在珠三角地區先後投資興建了廣州中國大酒店、廣深高速公路、沙角發電廠、虎門大橋、深圳羅湖、皇崗口岸等。現為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事務顧問、廣東省中華文化促進會...
張菊輝,女,1981年6月出生,漢族,副教授,籍貫湖南新化,2001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香港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博士畢業。現任上海理工大學環境與建築學院土木工程系副主任。人物經歷 2003年畢業於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土木工程專業 工學學士學位 2006年畢業於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橋樑與隧道工程專業 工學碩士學位 2011...
蘇權科,男,籍貫陝西省岐山縣,1962年5月出生,碩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總工程師,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教授、首席工程師,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公路學會橋樑與結構工程分會副理事長。中央電視台“2017年度科技創新人物”。1982年畢業於寶雞師範學院(今寶雞文理學院),1988年9月畢業於西安...
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在澳門東北部,與珠海口岸位於同一個人工島上,與澳門半島隔海相望,經友誼圓形地轉入港珠澳大橋連線線,穿過澳門的填海區新城A區,就來到了口岸所在的人工島,一路之上道路寬敞平整。港珠澳大橋於2018年10月24日通車運營,成為連線內地珠海、香港、澳門的新通道,澳門口岸管理區建築面積超過60萬...
青龍大橋,是一座計畫中的懸索吊橋,為香港10號幹線北大嶼山至元朗公路(南段)的一部份,橫跨荃灣青龍頭及大嶼山之間的馬灣海峽。簡介 大橋全長1900米,主跨長1418米。橋面寬53米,索塔高170米,為三線雙程行車。由於這座大橋的橋塔須符合《香港機場(障礙管制)條例》訂定的空域要求,而橋身須高於馬灣海峽的60...
吳子翔 吳子翔,中國香港橋協橋牌運動員。2019全國橋牌錦標賽公開雙人賽第三名。2019年5月5日,2019全國橋牌錦標賽在浙江黃龍體育中心第三個比賽日,公開雙人賽獲得前三名的組合是:浙江黃龍青年隊的金凱/鮑向東、湖北隊的梁一雄/王際華、香港橋協的吳子翔/麥國輝。
何麗全,男,香港TVB非戲劇製作部總監。擅長創作小品趣劇、遊戲等表演環節,被稱為“電視城橋王”。作品簡介 何麗全七十年代加入香港無線電視,擔任全球最長壽的電視綜藝節目《歡樂今宵》的編劇、策劃,並與劉天賜、胡美屏、吳雨、黎文卓、余詠珊、林超榮、李瑜等香港電視綜藝節目的大佬,創作了多台經典的香港電視文藝...
現時這條行車天橋常被稱為鵝頸橋(實際上鵝頸橋位於堅拿道天橋橋底橫跨鵝頸澗的一段軒尼詩道),行車天橋橋底經常有人打小人,尤其是在驚蟄的時候就更常見,成為香港文化的一個特色。展望2010元旦,此橋將架設電腦警告牌,以提醒駕駛者改經軒尼詩道和高士威道轉興發街或民康街往東九龍,以減輕擠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