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天章行樂圖》是明代畫家陳洪綬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蘇州博物館。
圖中人物為明末曾參與復社活動的蕭女刻畫得筒練而傳神,美人秀麗而含何天章,後隱居,以風流高逸自許。此情,屬陳氏本色。圖中人物的衣線勾線圖何天章坐於松下,斜倚著憑几,几上綿長,細勁而清圓。整幅圖的背景清曲筆、墨、紙、硯齊備。圖左邊有侍女正是其弟子代勞。陳洪綬讓其弟子輔成在吹簫,中部是一美女持扇聆聽。圖中應該是提攜後進之意。卷後有當時江主人公形象寫實,頗有曾鯨的作風。吹浙、皖、豫、閩名人題詞,總計57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何天章行樂圖
- 幅式:長卷
- 材質:絹本
- 畫作類型:設色畫
- 規格:縱25厘米,橫163厘米
- 現收藏地:蘇州博物館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者:陳洪綬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圖繪何天章盤膝席地而坐,斜依在一石條矮桌邊,身穿寬袍大袖,開襟袒胸,腰柬寬頻,頭戴官帽,雙目凝視,長須垂胸,一手倚著石桌,桌上陳置著紙,毛筆、硯台、鎮紙、瓶花、水注等文房用具,似乎正在構思畫作或文章。何天章身後有一棵碩大的松樹,枝葉豐茂,松蔭蔽日。畫幅中間有一歌伎,坐在邑蕉葉上,姿態端莊,面日清秀,高髻簪花,窄袖寬服,手持一把紈扇置於胸前。扇面上畫有梅枝盛開,鮮艷奪日,柬帶隨風飄拂,服飾錦繡繁簇,丰姿綽約,似有唐人風度。左側有樂女,側身跪坐在邑蕉葉上,正在吹簫伴奏。樂女身旁有爐,內置酒器,正在溫酒。
創作背景
題者除了陳洪綬、嚴湛、李畹生等畫家自題外,另有孫貞民、周銘、方育盛、秦敬修、米漢雯、宋琬、周之恆、周亮工、萬代尚、丁耀亢等三十餘人題識。明確標記題詠年月可識者,依序有順治庚子(1660)、康熙癸卯(1663)、乙巳(1665)、丁未(1667)、戊申(1668)、己酉(1669),迄於康熙壬子(1672),這幅畫可辨識的題詠時間,皆於陳氏(1599~1652)去世之後。據翁萬戈推測此圖與陳洪綬《南生魯四樂圖》款題字型類似,可能同作於順治己丑年(1649),題識前後長達約20年。
藝術鑑賞
肖像部分為李畹生所繪,鈐“章侯氏”一印。陳洪綬用高古遊絲描繪衣冠服飾,纖細工致,設色明麗絢綺,衣翠帶朱,裙紅蕉綠,團扇用石青,奇艷無比。此圖可謂陳氏之傑作。嚴湛水子以簡淡筆法布設樹石之景,用以襯托人物之風雅品格。
此畫為長卷,通過作者的精心構思,巧妙的安置,將所有的人物和景物安排在畫中,配置十分得體。所有人物和形象均以細勁的線條畫出輪廓,猶如鐵線,筆法圓勁細秀,色彩戶塗,鮮明艷麗,艷而不俗,觀之畫面呈現出朱帶翠衣,紅裙綠蕉,扇面上用石青,既清雅又明麗,是畫中有畫的動人韻味,這是此畫的精華所在。同時,只要細察不難看出,圖中把何天章畫得身材魁梧,與其歌伎的嬌小、輕盈形成鮮明對比,給觀賞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此畫為陳氏人物畫中的佳構之一。此圖由於是“寫真”畫,其人物形象變形不大,故人物造型較為準確。
作者簡介
陳洪綬(1597—1652年),字章侯,號老蓮、悔遲,諸暨(今屬浙江省)人。明代畫家。早年受業於著名學者劉宗周、黃道周門下,1642年曾到北京為國子監生,授中書舍人,供奉內廷,不久即離京南歸。明朝滅亡後,為躲避清兵,一度在紹興雲門寺出家為僧,自號悔遲,亦號老遲。後在杭州以賣畫為生。工詩,擅畫,山水、人物、花鳥無一不精。其畫初受藍瑛影響,後廣泛臨學古人,並大膽突破創新,所作人物、花鳥形象古拙,擅用誇張變形手法,獨樹一幟,為晚明變形主義繪畫大師。與崔子忠齊名於南北,世稱“南陳北崔”。其畫風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著《寶綸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