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佑順寺碑記
- 作者:諾䇇
- 創作年代: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
- 出處:塔子溝紀略
- 作品體裁:碑記
作品原文
《佑順寺碑記》
辦理土默特貝子旗事務戶部主事諾䇇 撰
康熙癸巳秋,余銜命辦事口外,來茲土默特旗分。越明年春,適屆萬壽慶辰,因思往歲備官郎署,追隨大僚,得以拜賀,竭盡愚忱,祝聖算於無疆,抒臣心之感戴。夫今奉職至斯,回望燕雲,千有餘里,何由得一招提名境,仰禮大雄,上祈聖壽。詢之土人,知興中府城佑順寺一剎,實為勝場,且告余曰:茲寺為綽爾濟喇嘛蘇住克圖大師所建,大師思報國恩,創茲梵宇,暮鼓晨鐘,寒暑不輟。每逢聖誕之期及諸佛降辰,則統率僧徒俗屬,虔心祈禱,倍切當時。余聞之,隨齋沐赴寺,乃見夫基宇廣延,肇造宏麗,凡旗人上下,罔不頂禮蓮座,願促己年,承增上壽,齊聲呼籲,山谷皆鳴。余肅然起敬,竊謂輦轂之下,近光沾澤,既習且深,途歌巷舞,頂祝拜揚之盛,自應爾爾。今乃遐荒異域,深山窮谷之人,靡不傾誠禱祀,一至斯極,豈非我皇上德洋化洽,浹髓淪肌之所致耶。於是登殿,偕眾叩禮金容。
仰祝之餘,因得參喇嘛大師,詢其衣缽之淵源及啟建之顛末,一一為余言曰:余初披剃,曾聽法於西域達賚喇嘛師座下,後游京師,住持白塔。荷蒙聖恩,入內庭講誦經典,出入所在,寵禮優渥。繼因老病,乞休復,奉命於塞外蒙古旗下,任意棲止。故來是土,辟茲靜室,晨夕唪經,祝延萬壽。是役也,奏請於康熙三十七年八月望日。凡鳩工庀材,則於次年之八月望日。始而落成於四十六年之正月十一日。木者、石者、陶者、圬者、丹堊而髹者,鹹出尚方。若山門、若天地殿、若殿前之經閣、若東之戲樓、西之伏魔大帝殿暨東西兩廡、若塔、若鐘鼓樓、若大殿、若東西配殿、若大殿前對峙之經閣、若東西分列之藏經閣,以及群樓等,合計一百五十楹,歷數載而始竣工。既訖工,又復奏請寺名,蒙恩敕賜佑順寺,並檀香聖像。復蒙給葛隆十輩、班弟十輩、阿里渾吳巴錫十有七輩。受此高厚殊恩,雖摩頂踵難報涓埃,苟非鐫諸金石永垂奕禩,未足罄方外頂祝之微忱也。爾其為我記之。余曰:嘻,䇇何能。無已,以余所聞見及師語者,略記之。以見我皇上撫馭中外,莫不尊親,於萬億斯年,與天無極也。是為記。
康熙五十四年歲次乙未季夏望日 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