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音牛腿琴,侗族新型弓拉弦鳴樂器。我國音樂工作者設計研製,已用於北京、廣西等地專業音樂團體和音樂演出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低音牛腿琴
- 年代:20世紀60年代初
- 產地:中國
- 特點:共鳴箱碩大
來歷,樂器特點,發展,社會評價,
來歷
20世紀60年代初,中央民族歌舞團李寄民與北京樂器廠合作,在侗族民間拉弦樂器牛腿琴的原形基礎上,共同設計製作出低音牛腿琴,成為我國民族樂隊中的低音拉弦樂器。
20世紀60年代初,中央民族歌舞團李寄民與北京樂器廠合作,在侗族民間拉弦樂器牛腿琴的原形基礎上,共同設計製作出低音牛腿琴,成為我國民族樂隊中的低音拉弦樂器。其特點是:共鳴箱碩大,設四軸、四弦,並有按音指板,琴弓於弦外運弓演奏,除琴的外觀具有民族樂器形式外,琴弦、琴馬,琴弓均與低音提琴相同,除可拉奏外,也可撥弦彈奏。這種低音拉弦樂器,有著良好的音響效果,已用於中央民族歌舞團樂隊中。
90年代初,廣西藝術學院孔憲釗在李海生老師的協助下,研製成功的低音牛腿琴頗富民族特色。它除了有效弦長、琴箱空氣容積借鑑了低音提琴的設計以外,琴的外形與民間牛腿琴極相似。琴身用一整段木料先挖鑿出腹腔,即側板、背板連為一體,其上再蒙以拱形雲杉面板(較低音提琴面板稍薄)而成,面板中部兩側開有兩個對稱的砍刀形音孔。琴頭雕刻以牛頭為飾,正面下方開弦槽,兩側設有四個弦軸(左右各二),採用低音提琴金屬螺旋軸。琴頸較短,上端設有弦枕,正面膠有硬木按弦指板,採用低音提琴弦,琴馬形狀為廣西花山崖畫圖案,系弦板呈葫蘆形,使用與二胡弓相仿的竹桿馬尾弓在弦外拉奏,也可撥弦彈奏。其定弦和奏法均與低音提琴相同。此琴首次參加1993年3月在廣西南寧舉行的“93廣西國際民歌節”的演出,它作為伴奏民族風情樂舞的低音拉弦樂器獲得好評。
樂器特點
共鳴箱碩大,設四軸、四弦,並有按音指板,琴弓於弦外運弓演奏,除琴的外觀具有民族樂器形式外,琴弦、琴馬,琴弓均與低音提琴相同,除可拉奏外,也可撥弦彈奏。這種低音拉弦樂器,有著良好的音響效果,已用於中央民族歌舞團樂隊中。
發展
低音牛腿琴琴身用一整段木料先挖鑿出腹腔,即側板、背板連為一體,其上再蒙以拱形雲杉面板(較低音提琴面板稍薄)而成,面板中部兩側開有兩個對稱的砍刀形音孔。琴頭雕刻以牛頭為飾,正面下方開弦槽,兩側設有四個弦軸(左右各二),採用低音提琴金屬螺旋軸。琴頸較短,上端設有弦枕,正面膠有硬木按弦指板,採用低音提琴弦,琴馬形狀為廣西花山崖畫圖案,系弦板呈葫蘆形,使用與二胡弓相仿的竹桿馬尾弓在弦外拉奏,也可撥弦彈奏。其定弦和奏法均與低音提琴相同。
社會評價
此琴首次參加1993年3月在廣西南寧舉行的“93廣西國際民歌節”的演出,它作為伴奏民族風情樂舞的低音拉弦樂器獲得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