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嘗試性地界定了低碳農業的內涵、特徵與多元功能,從技術層面發揮節碳固碳機理和從經濟層面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兩個方面,探討低碳農業及其多元功能的實現;並在總結、分析國際低碳農業發展經驗的基礎上,系統分析了四川發展低碳農業的基礎和條件,探討了四川發展低碳農業的技術路線和經濟途徑,進而結合四川農業區域布局,探索四川農業低碳化發展的模式,提出相應的發展措施。
作品目錄
| |
| 第一節 相關範疇界定 第二節 相關理論基礎 第三節 相關文獻綜述 |
| |
第一節 低碳農業的提出 第二節 低碳農業的多元功能 第三節 低碳農業的節碳固碳機理 第四節 低碳農業的利益聯結機制 | 第一節 美國低碳農業發展的經驗借鑑 第二節 其他國家低碳農業發展的經驗借鑑 第三節 我國低碳農業發展的實踐 第四節 對四川省發展低碳農業的啟示 |
| |
第一節 四川農業的基本特徵與區域布局 第二節 四川低碳農業發展的必然性 第三節 四川發展低碳農業的基礎 | 第一節 四川低碳農業發展的技術路線 第二節 四川低碳農業發展的經濟途徑 |
| |
第一節 平原都市型農業低碳化發展——以成都為例 第二節 丘區基地型農業低碳化發展——以渠縣為例 第三節 高原山區優勢特色農業低碳化發展——以攀西地區為例 | 第一節 四川發展低碳農業面臨的挑戰 第二節 四川發展低碳農業的對策 |
創作背景
四川是中國較早接受低碳概念並探索碳匯交易的省份,農業資源豐富,具有發展低碳農業的巨大潛力,也具備發展低碳農業的基礎和條件。同時,省內已有一些專家學者對低碳、低碳經濟進行了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為四川低碳農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基礎。四川作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如何抓住機遇,根據能源和氣候變化的發展趨勢,選擇適合省情和發展階段的應對能源、環境、氣候挑戰的低碳農業發展路徑與發展模式,成為擺在理論研究與實際工作者面前的一個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基於此,《低碳農業發展研究——以四川為例》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第一,該書在深入剖析低碳經濟豐富內涵和農業產業功能的基礎上,界定了低碳農業的內涵、特徵和多元功能。該書認為,低碳農業是低碳經濟在農業發展中的實現形式,是為維護全球生態安全、改善全球氣候條件而在農業領域推廣節能減排技術、固碳技術、開發生物質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農業,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新特徵,具備“農業生產、安全保障、氣候調節、生態涵養、農村金融”多元功能的新型農業。多元功能既使低碳農業不同於生態農業、綠色農業和循環農業,也使低碳農業的大力推廣具有可行性。
第二,該書從技術層面與經濟層面出發,探討了四川低碳農業的發展路徑。該書提出四川省發展低碳農業的技術路線是在技術研發方面,既要自主研發,又要加強和中國其他省區建立技術合作計畫,聯合開發或者直接使用已有的技術。從長遠來看,自主研發是核心,但是從短期和中期來看,後者是較為可行的方案。在技術推廣方面,立足於整合、鞏固、提升現有政府主導的農技推廣體系資源,形成以公益性為取向的低碳農業技術推廣基礎網路,發展低碳農業技術擴散載體中介機構,建立以經營性為取向、多元靈活的低碳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四川發展低碳農業,應更注重機制體制的建設,以農民利益共享機制、農民合作組織訂單機制、農業產業鏈為基礎,形成農業碳匯交易機制和區域低碳農業品牌機制,打造低碳農業知名品牌,並創建低碳農業試點,以點帶面,最終形成帶動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提升的可持續的“三農”發展模式。
第三,該書針對四川低碳農業發展面臨的挑戰和困境,如缺少區域性碳交易機構和相應的交易機制、企業自願購買碳減排指標以彌補超額排放的意願不強等,提出一些相關對策建議。主要有:建立成都氣候交易所和交易機制、加強對低碳農業的宣傳教育、研究制定鼓勵低碳農業發展的政策、增強農業科技推廣能力、充分利用生物質能、激勵涉農企業從事低碳生產與經營、完善農村環境資源產權制度、加強低碳農業試點及探索生態補償機制等。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李曉燕,中共黨員,經濟學博士,1979年出生於四川廣元,籍貫四川成都。現任四川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生導師,研究員,自貢經濟研究所兼職副所長。擔任教育部學位評審專家、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評審專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同行評議專家、中國生態經濟學學會理事。主要從事區域規劃、區域經濟發展、農業經濟發展、資源與環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