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消費論》是俞海山創作的經濟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5年5月。
該書結合國內外低碳消費實踐,系統研究低碳消費理論;通過提出低碳消費的相關概念,確立低碳消費理論分析的框架,創新低碳消費理論研究的維度,形成比較深入和系統的低碳消費理論。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低碳消費論
- 作者:俞海山
- 首版時間:2015年5月
- 字數:300千字
- 類別:經濟學著作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思想,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首先回顧國內外低碳消費研究進展,在對低碳消費及其相關概念進行界定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低碳消費行為,包括低碳消費行為的基本理論和實踐領域;然後從低碳消費的時空、企業、倫理3個維度進行分析;最後根據低碳消費理論、借鑑已開發國家低碳消費放體凳的實踐,研究中國促進低碳消費的路徑。
作品目錄
第1章 低碳消費研究進展和趨勢 | 第2章 低碳消費的概念辨析 | 第3章 低碳消費行為的理論分析 |
1.1 低碳消費研究的背景 1.2 低碳消費研究的進展 1.3 低碳消費研究的展望 | 2.1 低碳經濟與低碳消費的緣起 2.2 低碳消費的內涵及衡量 2.3 低碳消費的相關概念 | 3.1 低碳消費行為的影響因素 3.2 低碳消費行為的理論模型 3.3 低碳消費行為的外部效應 |
第4章 低碳消料境祝主費行為的實踐領域 | 第5章 低碳消費的時空維度 | 第6章 低碳消費的企業維度 |
4.1 低碳住宅與低碳住宅消費 4.2 低碳交通與低碳交通消費 4.3 低碳家電與低碳家電消費 | 5.1 低碳消費的時間維度 5.2 低碳消費的空間維度 | 6.1 企業低碳生產消費內涵及意義 6.2 企業低碳生產消費與低碳技術 6.3 企業低碳生產消費與低碳管理 |
第7章 低碳消費的倫理維度 | 第8章 已開發國家的低碳消費 | 第9章 中國邁向低碳消費的路徑 |
7.1 消費倫理及其歷史府祖少台演變 7.2 低碳消費倫理的核心 7.3 消費主義與低碳消費倫理 | 8.1 已開發國家居民低碳消費 8.2 已開發國家政府低碳消費 8.3 已開發國家低碳消費的共性 | 9.1 加強低碳消費教育 9.2 低碳消費的經濟手段 9.3 積極實施碳標籤制度 9.4 促進政府低碳消費 參考文獻 |
作品思想
該書建立了低碳消費的基本理論。該書既對低碳消費的實踐領域進行研究,也對低碳消費作理論分析,包括:低碳生活消費與低碳生產消費兩個領域;低碳消費的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居民低碳消費與政府低碳消費兩個主體;已開發國家低碳消費與開發中國家低碳消費兩種類型;促進低碳消費的教育引導和經濟刺激兩種手段等等。該書尤其在低碳消費基本理論方面,例如在低碳消費的外部性、低碳消費的環境影厚放探響機理、低碳消費的福利影響等方面作了創新性的系統分析。
該書提出了一系列創新性的觀點。該書通過研究低碳消費的外部效應、低碳消費的時空維度、低碳消費倫理等問題,擴展了低碳消費的研究視角,深化了低碳消殼再淋費的研究層次。該書提出了眾多創新性的學術觀點,開闢了新的研究視角。例如,學界一般只研究居民低碳消費,而該書則既研究居民低碳消費又研究政府低碳消費,強調居民低碳消費主體與政府低碳消費主體的共同作用。事實上,政府消費是消費總額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也是消費者,需要購買和消費紙張、電腦、空調、汽車以及各種服務等等,而且政府消費對公眾消費還起著重要的引導和示範作用。因此,如果沒有政府低碳消費,就難以形成整個社會的低碳消費。
該書提供了促進低碳消費的經濟政策依據。為了促進低碳消費,既需要使低碳消費行為成為一種時尚、使低碳消費成為消費者的自覺追求,更需要對消費者構成外部約束。時尚需要提倡、需要教育,從而喚起消費者內心道德律;而外部約束需要制度,需要的手段不僅僅是教育手段,更需要經濟手段。在促進低碳消費對策方面,傳統觀點主張依靠低碳消費教育引導,而該書則更強調經濟利益刺激,並為此尋找外部性理論作為政策依據,這不僅更符合市場經濟原則,突出了市場的“決定性”作用,而且對於促進低碳消費更具有持久性和內在動力。
作品影響
獲獎記錄
2018年1月12日,該書獲2016/2017年商務發展研究成果獎著作類二等獎。
出版信息
書名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ISBN |
---|---|---|---|
《低碳消費論》 | 2015年5月 | 中國環境出版社 | 978-7-5111-2239-1 |
作者簡介
俞海山,男,博士,浙江外國語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先後就讀於浙江大學、北京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等,寒棗入選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主要學術兼道凝旬職:中國國際貿易學會理事,兼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等。
作者簡介
俞海山,男,博士,浙江外國語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先後就讀於浙江大學、北京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等,入選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主要學術兼職:中國國際貿易學會理事,兼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