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矮薹草

低矮薹草

低矮薹草(學名:Carex humilis Leyss.)是莎草科,薹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短。稈密叢生,高可達5厘米,光滑,葉長於稈,平張,柔軟,疏被短柔毛。苞片佛焰苞狀,淡紅褐色,鞘口為寬的白色膜質,小穗彼此疏遠;頂生雄性,線狀圓柱形,有多數花;側生為雌小穗,卵形或長圓形,有疏生花;小穗柄短,小穗軸曲折。雄花鱗片長圓狀卵形,果囊稍短於鱗片,倒卵狀長圓形,三棱形,膜質,淡綠色,小堅果橢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三棱形,成熟時暗褐色。

分布於中國遼寧、安徽。日本、俄羅斯、喬治亞(高加索山脈)及歐洲其它國家也有分布。生長在海拔100-1000米的柞樹林或紅松林下或山坡陽處。

低矮薹草草質優良,牲口喜食,並具有耐踐踏、再生力強之特性,可作為山地牧場栽培草種和固坡之用。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栽培技術,栽前,栽植,養護,病蟲防治,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短。稈密叢生,高2-5厘米,近圓柱形,光滑,基部具褐色的宿存葉鞘。葉長於稈的3-5倍,平張,寬1-1.5毫米,柔軟,疏被短柔毛。苞片佛焰苞狀,淡紅褐色,鞘口為寬的白色膜質,頂端具剛毛狀的苞葉。小穗2-3個,彼此疏遠;頂生的1個雄性,線狀圓柱形,長1-1.4厘米,粗約2毫米,有多數花;側生的1-2為雌小穗,卵形或長圓形,長5-7毫米,有2-4朵疏生的花;小穗柄短,包於葉鞘中或最下部的1個稍伸出,小穗軸曲折。
低矮薹草低矮薹草
雄花鱗片長圓狀卵形,長約5毫米,頂端鈍或截形,背面紫褐色,兩側白色膜質;雌花鱗片卵形,長約4毫米,頂端急尖,兩側紅褐色,中間綠色,有1條中脈,有寬的白色膜質邊緣,基部包圍小穗軸。果囊稍短於鱗片,倒卵狀長圓形,三棱形,長3-3.2毫米,膜質,淡綠色,疏生鏽色斑點,密被短柔毛,具兩側脈,無明顯細脈,基部急縮成短柄,上部近圓形,驟縮成短喙,喙部紫紅色,喙口全緣。基部漸狹成短柄,上部具外彎的短喙,成熟時暗褐色;花柱基部稍增粗,柱頭3個。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遼寧、安徽。日本、俄羅斯、喬治亞(高加索山脈)及歐洲其它國家也有分布。生長在海拔100-1000米的柞樹林或紅松林下或山坡陽處。
低矮薹草低矮薹草

栽培技術

栽前

整地:①土層深度不低於30厘米。②栽植前清除雜草、耙碎土塊。
低矮薹草低矮薹草
基肥:土壤養分低於DB11/T 864-2012規定的三級土水平時,應施緩釋複合肥30-60克/平方米或腐熟有機肥0.5-1千克/平方米。
準備種苗:容器苗:應根系發達、色澤正常、長勢良好、無病蟲害,容器不破損。8厘米×8厘米容器苗分櫱數不少於20個;12厘米×12厘米容器苗分櫱數不少於50個。②裸根苗:種苗以田間生長1年為宜,每株叢不小於60個分櫱,應保留護心土,根系長度不少於5厘米。

栽植

栽植密度:以株叢為單位種植,低肥力地塊以株行距(20-25厘米)×(20-25厘米)為宜,中上肥力地塊以株行距(25-30厘米)×(25-30厘米)為宜。
低矮薹草低矮薹草
栽植時間:容器苗在生長季均可栽植;裸根苗宜7-9月栽植。
栽植方法:採用穴植或溝植。容器苗栽植深度以覆蓋種苗原土痕為宜;裸根苗種植前剪掉1/3-1/2葉片,修掉多餘鬚根,栽植深度以覆蓋原土痕1厘米左右為宜。

養護

灌溉:①栽植後立即澆1次透水。②如遇長時間乾旱葉片出現萎蔫時,應及時灌溉。③土壤上凍前澆1次凍水。④返青時澆1次返青水。
低矮薹草低矮薹草
除草與鬆土:及時清除雜草並鬆土。
追肥:栽植當年可不追肥。栽植2年以上的低矮薹草,根據長勢撒施氮磷鉀複合肥15-30克/平方米。追肥後立即灌溉。
修剪:返青前進行,剪除枯黃葉片。
更新:①低矮薹草蓋度低於75%時應更新。②清除老株,深翻土壤,施足基肥,重新栽植。

病蟲防治

病害:偶有鏽病發生。發病期可用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灑,7天1次,連續3次。
蟲害:有螻蛄、蠐螬、金針蟲等地下害蟲危害地下根莖。非乾旱、水澇原因而出現植株萎蔫、枯黃時,應檢查是否有地下害蟲。發現害蟲後,可用50%辛硫磷乳液500倍液灌根。

主要價值

低矮薹草草質優良,牲口喜食,並具有耐踐踏、再生力強之特性,可作為山地牧場栽培草種和固坡之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