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電漿物理及技術》是1980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德列斯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低溫電漿物理及技術
- 作者:(蘇)德列斯文(С.В.Дресвин)
- 出版時間:1980年10月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低溫電漿物理及技術》是1980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德列斯文。
《低溫電漿物理及技術》是1980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德列斯文。內容簡介低溫電漿物理是研究各種形式(直流、高頻等)放電的原理及弧柱性質的學科。它與基礎研究有著密切的關係,同時又有廣泛的工業套用。本書共分三...
它是基於放電物理、放電化學、反應工程學的學科之上的交叉學科。近幾十年來,有關電漿技術的研究非常活躍,為合成新物質、新材料及環境污染治理等提供了一種新技術、新方法和新工藝。低溫電漿降解污染物是利用這些高能電子、自由基等活性粒子和廢氣中的污染物作用,使污染物分子在極短的時間內發生分解,並發生...
低溫電漿技術是空氣強力殺菌淨化除臭技術, 低溫電漿技術是一個集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和環境科學於一體的交叉綜合性技術。技術特點 該技術顯著特點是對污染物兼具物理效應、化學效應和生物效應,且有能耗低、效率高、無二次污染等明顯優點。作用機理 其淨化作用機理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在產生電漿的過程中,...
會後,會議秘書組梳理、整理了會議紀要:(一)從電漿物理的基礎問題;新型電漿源物理及技術;低溫電漿數值模擬方法;新型電漿診斷技術;電漿與材料表面相互作用等五個方面提出低溫電漿物理及套用技術的關鍵問題;(二)從全面關注人才隊伍建設;...
通常採用電暈放電(CoronaDischarge)或輝光放電產生低溫電漿。換言之,可以認為氣體分子藉助電能,使其處於電離或激髮狀態,以致化學反應性非常活潑。電漿中含有電子、游離基、離子、紫外光和許多不同激活粒子,視不同氣體介質而定。脈衝電暈電漿淨化有機物甲苯技術是一種物理與化學相結合的新方法,其基本原理...
低溫等離子手術系統常用於耳鼻咽喉科、美容科、外科、脊柱外科、婦科及皮膚性病科、肛腸科。什麼是電漿 電漿是物質存在(固、液、氣體)的第四種狀態,是由大量帶電粒子組成的非束縛狀態的巨觀體系。閃電、霓虹、日光、電漿電視等都是人們日常能感受得到的電漿技術。“電漿”這門近代物理學始創於...
低溫等離子消融術全稱為“美國數字式低溫等離子消融術”,該技術來源於美國軍方的高能軍用等離子技術,原先主要用於有關核能與宇宙帶電粒子研究。因為等離子技術的醫用治療溫度低,損傷小,所以在醫學上被稱為“微創術”,又稱為“頭髮絲技術”。低溫等離子消融治療儀是目前最先進的醫療儀器,也是最新的第四代物理治療技術...
低溫電漿物理和國防高技術套用 :以電漿隱身的國家安全重大需求為牽引,使低溫電漿物理研究向國防和高技術套用推進。開展空間目標電漿特性和隱身技術,電漿鞘層和邊界層物理過程,電漿先進功能薄膜材料的製備及其在高技術中套用等重要問題的研究。 空間電漿物理:在原有研究的基礎上,繼續太陽大...
低溫電漿技術處理污染物的原理為: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介質放電產生的大量攜能電子轟擊污染物分子,使其電離、解離和激發,然後便引發了一系列複雜的物理、化學反應,使複雜大分子污染物轉變為簡單小分子安全物質,或使有毒有害物質轉變成無毒無害或低毒低害的物質,從而使污染物得以降解去除。因其電離後產生的...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已能用多種方法人工產生電漿,從而形成一種套用廣泛的電漿技術。一般來說,溫度在108K左右的電漿稱高溫電漿,只用於受控熱核聚變實驗中;具有工業套用價值的電漿是溫度在 2×103~5×104K之間、能持續幾分鐘乃至幾十小時的低溫電漿,主要用氣體放電法和燃燒法獲得。氣...
低溫電漿通常是通過氣體放電使氣體電離而產生的一種高能量聚集態,電漿作物種子處理技術是國際上最新研究開發的農業增產新技術,是物理技術在生物學和農業領域的套用。該技術起源於航天科學,太空發射攜帶的作物種子多數表現出異常的生長活力。根據這一啟示,俄羅斯國家物理研究所最先研製出電漿種子處理設備,...
例如,受控核聚變電漿的研究,就是通過一代又一代的實驗裝置,來產生具有特定性能的電漿,逐步提高它們的溫度和約束程度。而每一代裝置的設計,又必須在已有電漿實驗的基礎上,通過理論方面的外推和定量演算,加以確定。特別是較大類型裝置的建造,必須立足於各項經過試驗的、成熟的工程技術,輔之以必需和...
19世紀以來對氣體放電的研究;19世紀中葉開始天體物理學及20世紀對空間物理學的研究;1950年前後開始對受控熱核聚變的研究;以及低溫電漿技術套用的研究,從四個方面推動了這門學科的發展。19世紀30年代英國的M.法拉第以及其後的J.J.湯姆孫、J.S.E.湯森德等人相繼研究氣體放電現象,這實際上是電漿實驗研究的...
《空間分辨光譜技術在低溫電漿中的套用》是依託清華大學,由謝鋒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雷射光譜技術是一門廣泛套用的重要測量檢測方法。光譜分析已套用到原子分子物理、化學反應動力學、電漿診斷、食品檢測等研究、生產和生活領域。低溫電漿處於非熱平衡狀態和具有空間不均勻性,在不同...
《大氣壓低溫電漿射流的物理化學特性研究》是依託重慶大學,由熊青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中文摘要 大氣壓低溫電漿射流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一種新型大氣壓低溫氣體放電技術,由於其諸多獨特的技術優勢,例如產生於開放的環境中,氣體溫度低(甚至接近於室溫),無污染、以及化學活性強等,在眾多領域(...
《低溫電漿中的負離子物理特性研究》是依託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由吳建華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中文摘要 原子負離子研究在從天體物理、大氣物理和電漿物理到表面物理、加速器物理等領域內都有著重要的研究意義和套用價值。負離子的電子親合能、亞穩態以及光分解截面中的共振結構等是其中所...
《電漿技術與套用》2006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許根慧,姜恩永,盛京。內容簡介 本書是以非平衡(低溫)電漿技術為主,介紹了非平衡電漿的基本原理、概念和套用,低溫電漿技術在化學合成反應、聚合反應、電漿鍍膜、表面處理和功能膜製備等中的套用。本書以非平衡電漿為主要內容進行...
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分支機構之一 ,專業領域包括高電壓絕緣技術、脈衝功率技術、電漿物理及套用等,強調低溫放電電漿技術的研究和套用,主要涉及利用電工技術產生低溫電漿,以及低溫電漿在各個領域的套用。組織體系 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漿及套用專業委員會掛靠單位是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主任委員是邵濤,秘書...
是由非線性電漿物理實驗室 天體與空間電漿物理實驗室 KT-5D雙功能環實驗室 低溫電漿實驗室 電漿診斷技術發展實驗室 基礎電漿物理理論實驗室 非線性電漿物理理論實驗室 塵埃電漿物理實驗室等組成的國家實驗室.研究方向 包括以下三個方面:聚變電漿物理及基礎研究、低溫電漿物理及套用...
此技術利用“冷電漿”,實時低溫切割,消融,在耳鼻咽喉疾病治療上有著立竿見影的效果。“電漿”作為近代物理學的新分支,已經廣泛套用於“微創醫學”領域。該技術獲北美UL,歐洲CE,ISO9001及SFDA認證。該手術具有微創、出血極少、風險低、痛苦小的特點,與常規手術相比,更加受到廣大患者的青睞,成為耳鼻...
“PlasmaScience&Technology”(電漿科學和技術)是中國科學院電漿物理研究所主辦的英文版學術期刊。其宗旨是向國內外報導我國電漿科學界和國外科學家在高溫電漿、低溫電漿、天體空間電漿、放電電漿和雷射電漿等各個領域在基礎研究、實驗探索、裝置建設和套用開發中所取得的具有新意的學術成果...
5.2.2物理方法125 5.2.3生物方法129 5.3低溫電漿技術室內空氣淨化研究現狀129 5.3.1去除氣態污染物的作用機理129 5.3.2低溫電漿去除室內污染物國內主要成果130 5.4低溫電漿協同其他技術淨化室內空氣131 5.4.1低溫電漿催化技術原理132 5.4.2低溫電漿協同催化技術研究現狀132 參考文獻134...
溫度為幾千攝氏度的低溫電漿技術在工業上套用(如電漿切割、焊接、噴塗、化工、冶金等),推動了對低溫電漿的研究。1952年,美國學者D.J.玻姆等把電漿理論移植到固體物理中,以研究金屬和半導體中的電子氣和載流子的運動。電漿動力學的這一新領域正在不斷發展。學科內容 電漿動力學主要研究單...
《低溫電漿輔助製備納電子器件單元機理的研究》是依託清華大學,由蒲以康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重點項目。項目摘要 納電子器件的合成是下一代納米級線寬積體電路製造和量子效應器件的技術基礎,它的成功能極大地促進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納電子器件單元是由導體、半導體、絕緣體的納米點、線、膜在納米尺度下組裝而成的。不...
82~93年間從事受控核聚變電漿理論和實驗研究工作,在國內外發表研究論文20餘篇,獲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三等獎各一項。96~98年間任西南物理研究院電漿化工研究室主任98年調入四川大學化工學院,從事電漿化工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在低溫電漿物理理論方面具有堅實的基礎,在其套用技術的開發方面具有豐富的經...
先後20多次在澳大利亞STA公司、瑞士EPFL M. Graetzel實驗室、荷蘭ECN研究所,美國和韓國等參加合作研究和訪問。先後從事電磁發射技術研究、低溫電漿套用研究和新型太陽電池技術的工作。1994年開始主要從事染料敏化太陽電池研發工作。主要貢獻 在國內外會議、期刊上發表論文150餘篇,已申請發明專利20多項,獲授權發明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