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上對於人的器官移植問題還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決。從供者身上移植的器官在體外存活時間大約只有3天左右,即使對移植器官進行處理和冷藏,最多也只能存活7天。
1996年,美國的格雷格·費伊等人研究出一種用於器官移植的低溫保存技術。採用該技術將能在體外長期保存人的器官。該保存技術的方法是:將移植器官放入到水中,使其處於液態下,並加入低溫保存劑〔濃度為8000摩爾/米3〕,然後,置於冷貯環境,迅速降溫至125℃及壓力5.07×107帕,此時,浸入器官中的水並不產生凍結。在這裡,低溫保存劑的作用如同汽車水箱加防凍劑的原理一樣。而大氣壓力的作用,主要是降低水的冰點,有助於阻止冰在器官中的形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低溫器官移植
- 研究者:格雷格·費伊等人
- 方法:低溫保存
- 技術的關鍵:降溫迅速
多年來,人們採用的低溫保存方法已經得到了廣泛地套用。如:保存哺乳動物的細胞,包括血液細胞、動物胚胎和人的胚胎等,而用於器官移植的低溫保存技術與普通的保存方法不同,其技術的關鍵是:
1、降溫迅速,待升溫後,器官仍能恢復活性。
2、採用低溫而不是冷凍,這樣可以防止器官細胞內形成冰凍結晶。
為了克服低溫保存技術中所存在的溶液濃度高及壓力過大問題,研究人員正在力求尋找一種在工作大氣壓力下使用的低溫保存劑,或爭取找到最為理想的,不需要使用壓力的保存劑。
另外,研究人員還採用了一種尚屬保密的與微波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的電磁加熱技術。
當前,採用上述技術,研究者不僅在家兔腎臟的保存方面取得了成功,而且在小鼠的肝臟及心臟的保存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就。研究者們認為:從保存動物器官的成功到人的器官保存成功,已不存在更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