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藍又稱僧園、僧院,原意指僧眾所居之園林,然一般用以稱僧侶所居之寺院、堂舍。直至後世,一所伽藍之完成,須具備七種建築物,特稱七堂伽藍。“伽藍七堂”制形成於宋代,“伽藍七堂”的布局同我國傳統四合院布局幾乎完全一致,從此成為我國佛寺建築的固有標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伽藍七堂制
- 象徵:佛寺建築的固有標準
- 涉及方面:佛教
- 類型:建築制度
伽藍又稱僧園、僧院,原意指僧眾所居之園林,然一般用以稱僧侶所居之寺院、堂舍。直至後世,一所伽藍之完成,須具備七種建築物,特稱七堂伽藍。“伽藍七堂”制形成於宋代,“伽藍七堂”的布局同我國傳統四合院布局幾乎完全一致,從此成為我國佛寺建築的固有標準。
伽藍又稱僧園、僧院,原意指僧眾所居之園林,然一般用以稱僧侶所居之寺院、堂舍。直至後世,一所伽藍之完成,須具備七種建築物,特稱七堂伽藍。“伽藍七堂”制...
[7] 龍華寺建築格局 編輯 龍華寺建築為宋代的伽藍七堂制。龍華寺的中軸線上由南到北依次為彌勒殿、天王殿、大雄寶殿、三聖殿、 上海龍華寺 在封閉庭院內的方丈...
南宋時期,五山十剎為代表的禪宗寺院,多受七堂伽藍制的影響。日本京都東福寺所藏《大宋諸山圖》大約繪於南宋淳 七年至寶 四年(1247~1256年),記載了南宋時期...
其建築格局依舊保持宋代“伽藍七堂制”,是上海現存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大、名聲最顯赫的佛教叢林。自唐以來,千餘年間,皮日休、寇準、陸游等歷代文人墨客在龍華留...
為完善寺廟功能,依據“伽藍七堂制”增建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忠烈祠等建築,總占地面積8245㎡,建築面積3962㎡,2014年被批准為合法佛教寺院。該寺院...
[7] 龍華寺建築格局 編輯 龍華寺建築為宋代的伽藍七堂制。龍華寺的中軸線上由南到北依次為彌勒殿、天王殿、大雄寶殿、三聖殿、 上海龍華寺 在封閉庭院內的...
龍華寺建築為宋代的伽藍七堂制。中軸線上第一進為彌勒殿,供奉慈氏彌勒像一尊。第二進為天王殿,兩側各有4米高的四大天王二尊,正中供奉一尊天冠彌勒像,頭戴五...
“伽藍七堂制”,打破了坐北朝南建築風格,而是面朝西方,背朝東方,寓意咫尺西天,以東至西為中軸線,保持一定距離,修建若干殿堂,殿堂建築按以下順序排列:影壁——...
寺院按佛教寺廟“伽藍七堂制”布局,以山門、鐘樓、鼓樓、接引殿、彌陀寶殿、法堂、藏經樓、念佛堂、彌陀學院、彌陀大願真身寶殿為主體,依山而建,層層遞進,體現...
現今的龍華寺建於清光緒年間,但基本保持宋代佛教禪宗的伽藍七堂制原貌,是一組較完整的寺廟建築群。寺內珍藏有唐、五代、明、清年間的經書、金印、佛像等。...
寺院按佛教寺廟“伽藍七堂制”布局,以山門、鐘樓、鼓樓、接引殿、彌陀寶殿、法堂、藏經樓、念佛堂、彌陀學院、彌陀大願真身寶殿為主體,依山而建,層層遞進,體現...
現今龍華寺的殿宇大部分屬清同治、光緒年間的建築,並保持了宋代伽藍七堂制的格式。占地達2萬餘平方米。建築面積為5219平方米。沿中軸線長194米,依次排列著彌勒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