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比爾派,印度教毗濕奴派一個分支。產生於十六世紀,主要流行於北印度。本派並不崇拜毗濕奴大神,因創始人伽比爾屬毗濕奴教羅摩難陀派始祖羅摩難陀的弟子,故人們視它為毗濕奴教派的分支。該派受伊斯蘭影響,最富於改革精神。綜合印度教吠檀多不二論和伊斯蘭教蘇非派一神論,宣稱宇宙最高本體是一種無形式、無屬性的純精神實體,可稱之為“梵”、“羅摩”、“黑天”,也可稱為“安拉”。反對教派對立,號召印度教與伊斯蘭教在共同信仰和兄弟情誼中團結起來;批判印度教種姓歧視,主張在神面前人人平等,宣傳用“普遍之愛”消除種姓壓迫;亦對印度教的繁瑣祭儀,禁慾主義和婆羅門祭司的寄生生活進行揭露和批判。要求教徒嚴守道德規範,通過自己行為表示對神的虔誠,以此獲得神恩,達到靈魂與神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