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西醫學名:伴糖尿病的牙周炎
- 所屬科室:五官科 - 口腔科
- 主要症狀:齦緣紅腫呈肉芽狀增生,易出血和發生牙周膿腫,深的牙周袋和明顯的牙齒鬆動
概述,發病原因,臨床表現,鑑別診斷,治療,預防,預後,
概述
牙周炎是人類發病率最高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特點是牙周袋形成、結締組織附著喪失和牙槽骨吸收,最後造成牙齒脫落。近十餘年來大量相關研究的重大發現表明:牙周炎不僅嚴重影響了口腔健康,而且是糖尿病和慢性冠心病等全身許多系統性疾病發生髮展的危險因素,而上述系統性疾病同時也增加了機體患牙周炎和加劇牙周組織破壞的風險率。目前,牙周炎與全身系統性疾病間的相互影響已經成為牙周醫學的研究熱點。糖尿病是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徵、由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組糖類、脂類和蛋白質代謝紊亂的臨床綜合徵。在過去的十年里,糖尿病已發展成為一組全球性的常見疾病,常伴發心血管併發症,給患者生活帶來很大的負擔。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已將糖尿病列為嚴重影響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據預測: 到2025 年將有30 多億人口受到糖尿病的影響。聯合國估計全球受到糖尿病影響的人數是24. 6 億,其中約一半人口來自印度、中國、尼泊爾以及其他亞洲國家。在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糖尿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較高。因此,牙周炎和糖尿病都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和高發病。近年來大量研究已趨向於證實:糖尿病和牙周炎存在雙向關係,兩者發病存在共同危險因素且互為高危因素。糖尿病會增加牙周炎的發病風險及嚴重程度,是牙周炎發生和發展的重要危險因素;同時,牙周炎也是糖尿病發生髮展的高危因素,並能增加發生糖尿病併發症如糖尿病腎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的風險,有效的牙周治療利於血糖控制。
發病原因
目前,許多研究已經證實了糖尿病與牙周炎的關係,公認糖尿病是牙周病的危險因素之一(OR2.1~3.0),已有學者提出牙周炎是糖尿病的第六併發症。糖尿病伴發牙周病的病理機制可能是白細胞趨化和吞噬功能缺陷、組織內血管基底膜的改變、膠原合成減少、骨基質形成減少以及免疫能力下降,使患者的抗感染能力下降,傷口癒合障礙。近年來發現,糖化末端產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AGEs)與其細胞受體(RAGE)作用的加強是糖尿病患者牙周病加強的機制。
臨床表現
糖尿病病史影響牙周炎的發病和進程,尤其是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其牙周組織的炎症較重,齦緣紅腫呈肉芽狀增生,易出血和發生牙周膿腫,牙槽骨破壞迅速,導致深的牙周袋和明顯的牙齒鬆動。血糖控制後,牙周炎的情況會有所好轉。
鑑別診斷
根據患者糖尿病病史及牙周臨床檢查結果可進行診斷和鑑別診斷。
治療
對於糖代謝控制不佳或有嚴重併發症(如腎病)的糖尿病患者,一般只進行應急的牙周治療,如急性牙周膿腫切開引流、局部沖洗上藥等,同時給抗生素以控制感染。對經過積極治療已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在全身情況允許的條件下,對已存在的牙周病應積極治療,儘量消除徹底牙周感染,並教會患者認真控制菌斑;可按常規施以牙周治療,但應給患者飲食建議,以使牙周治療前後及治療過程中維持血糖平穩。就診儘量安排在上午(早餐及服藥後1.5小時),手術操作應輕柔以減少創面和創傷等。治療過程中要觀察有無低血糖出現,還應減輕其疼痛及緊張心情,因為內源性腎上腺素的分泌可能增加對胰島素的需求。病情較重者可預防使用抗生素。對此類患者應特彆強調自身的菌斑控制及定期複查,以維持療效。
有效的牙周系統治療可使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紅素顯著降低,胰島素的用量可減少。
預防
在臨床工作中對某些牙齦紅腫嚴重而廣泛,反覆發生急性膿腫的牙周炎患者和對常規牙周治療反應欠佳的患者,應考慮其是否有合併糖尿病的可能性,並進行必要的內科學檢查。實際上,鑒於牙周疾患和口腔疾患對全身疾病的重要影響,美國糖尿病協會把詢問和了解糖尿病患者的牙病及治療情況列入糖尿病的診療規範中,此外醫療保險業也積極支持系統病患者定期進行牙周的檢查和治療,儘早發現、儘早診斷、儘早治療。
預後
伴糖尿病的牙周炎的預後與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密切相關,血糖控制良好的前提下,經過完善的牙周系統治療的牙周炎不易復發和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