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伯討
- 拼音:bó tǎo
- 解釋:謂方伯討伐有罪的諸侯
- 出處:《公羊傳·僖公四年》
《公羊傳·僖公四年》:“齊人執陳袁濤塗 ……執者曷為或稱侯?或稱人?稱侯而執者,伯討也。稱人而執者,非伯討也。” 何休 注:“言有罪方伯所宜討...
董鄂·費揚古(1645—1701年),董鄂氏,滿洲正白旗人,內大臣、三等伯鄂碩之子,順治帝的孝獻皇后之弟,清初名將。曾參與過平定三藩之亂與征討噶爾丹的戰役。費揚古...
良霄(?-前543年),姬姓,良氏,名霄,字伯有,是子耳的兒子,春秋時鄭國大夫,他主持國政時,和貴族駟帶發生爭執,被殺於羊肆。傳說他死後變為厲鬼作祟,鄭人互相...
伯是形聲字亻為形,白為聲。伯字屬於白字族。在白字族裡,白字都是聲符兼義符。白字族漢字都與“空無一物”之義有關。伯的本義是“沒有兄長的男子”、“...
伯帖木兒,欽察人也。至元中,充哈剌赤,入備宿衛,以忠謹,授武節將軍,僉左衛親軍都指揮使司事。二十四年,征叛王乃顏,隸御史大夫玉速帖木兒麾下,敗乃顏...
瑚錫哈理·伯麟(?-1823年)清朝大臣,字玉亭,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大臣。 由翻譯舉人授兵部筆帖式,擢右春坊右贊善,累遷內閣學士。乾隆五十七年,授盛京兵部侍郎,...
拼音:qǐ bó 注音:ㄑㄧˇㄅㄛˊ [引證解釋] 興起並稱霸。伯,通“ 霸”。《漢書·天文志》:“《春秋》星隕如雨,為王者失勢諸侯起伯之異也。” ...
胺是氨的氫原子被烴基代替後的有機化合物。氨分子中的一個、兩個或三個氫原子被烴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分別稱為第一胺(伯胺)、第二胺(仲胺)和第三胺(叔...
鄭桓公向史伯討教當時政局的趨向及避禍之道,史伯依據周幽王實行專制統治的現實,料定其必有亡弊之禍,因而勸鄭桓公早做準備。...
[東漢]字子邑(一作邕),東萊(今萊州市)人。特工八分,與毛弘等列,小異於邯鄲淳。亦擅名漢末。又甚能作紙,漢興 ,有紙代簡,和帝時,蔡倫工為之,而伯...
山東沂州(今臨沂)人,父親朱榮因靖難有功,被明成祖朱棣封為武進伯。武進伯朱冕,正統四年(1439)為大同總兵官。土木之變前(1449年),和西寧侯駙馬宋瑛一同戰死...
伯俞,讀音bó yú,是漢語詞語,意思是亦作“ 伯瑜 ”。漢 代人,姓韓 。古代有名的孝子。...
岐伯,中國上古時期著名的醫學家,道家名人,精於醫術脈理,名震一時,後世尊稱為“華夏中醫始祖”“醫聖”。由於年代過於久遠,關於他的籍貫說法不一。今傳《素問》...
伯鶴,青島籍旅美青年女高音歌唱家,美國夏威夷歌劇院獨唱演員,夏威夷中國文化中心藝術總監。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現就讀於美國夏威夷大學音樂系,攻讀聲樂碩士研究生課程 ...
討,漢字,一般含有討好或討厭的意思。...... 鄭伯為王左卿士,以王命討之。——《左傳·隱公九年》 托臣以討賊。——諸葛亮《出師表》 討賊督師。——孫文...
討御諸王:至元十五年(1277年),元憲宗之子昔里吉奉命與北平王木罕、右丞相安童一同進討海都之亂,不料昔里吉中途倒戈,劫持木罕、安童,回響海都對忽必烈的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