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益公,尊稱感天大帝,俗稱伯公。在潮州民俗敬神中,都很普遍。就因一些崇拜者不知道伯爺公的名字與來歷,有時還將伯益公專管山澤之神與專管土地的福德正神伯爺公混為一談,更有民間誤認為 感天大帝伯益公是專管山澤的武土地神,而福德正神伯爺公是專管平原的文土地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伯益公
- 定義:尊稱感天大帝
- 職務:專管山澤的武土地神
- 出自:《辭海》
據《辭海》記載:伯益,“益”一作翳,亦稱大費。伯益,古代贏姓各族的祖先。相傳伯益善於畜牧和狩獵,被舜任為虞。虞者,古時官名,西周始置,掌管山澤之職。伯益為禹所重用,助禹治水有功,被選為繼承人。禹去世,禹之子啟即繼皇位,伯益與啟發生爭奪,被啟所殺;一說是伯益推讓,啟才繼承皇位。
因伯益是古代掌管山澤之職,且是輔助大禹治水有功,他既做不了皇帝,後人就崇拜他為山神伯爺,讓他在民間繼續保護山澤。但潮語伯益的“益”與“爺”,音相近似,且伯益已作為神供拜,當然也就作為伯爺尊稱。凡在山鄉或大山里,山民在伐木燒炭的炭窯旁,或種植果林的山舍里,就選擇一處風景好的大石松樹下,搬石砌一小廟,供奉大伯爺。每月初一、十五還辦些三牡果品為大伯爺“牙”。有的山村或平原村莊也會修建感天大帝廟,俗稱伯益公廟,還塑其金身供拜。伯益公是端坐在寶座上或騎在虎身上,手執寶劍,說是為山民巡山,保護山利。
傳說山中老虎都歸大伯爺管束;老虎食人,沒經大伯爺點頭,都不敢食。如果老虎偷食一個人,大伯爺就在老虎耳朵上,割下一個缺口作記號,以示警告。故潮州人有“大伯爺不點頭,老虎乍敢食人”的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