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恩施坦,E.

-Bo'enshitan伯恩施坦,E.Eduard Bernstein(1850~1932)[]德國社會民主黨和第二國際修正主義代表人物1850年1月6日生於柏林一個火車司機之家。1866年中學肄業任銀行職員直至1878年。1862~1880年受自由主義、民主主義影響,成為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者。...

正文,配圖,

正文

伯恩施坦,E.
德國社會民主黨和第二國際修正主義代表人物。1850年1月6日生於柏林一個火車司機之家。1866年中學肄業任銀行職員直至1878年。1862~1880年受自由主義、民主主義影響,成為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者。學生時代他崇拜伯父、自由主義者A.伯恩施坦和激進民主主義者J.雅科比,曾組織過“烏托邦”討論俱樂部。1872年初聽過德國社會民主黨領袖A.倍倍爾的講演,敬佩該黨反對普法戰爭的立場。同年4月加入德國社會民主工黨(愛森納赫派)。但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仍受K.E.杜林等人的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影響,特別讚賞杜林的《國民經濟學與社會主義批判史》和《國民經濟學與社會經濟學教程》,曾就有關社會主義問題向杜林登門求教。1874年參加科堡代表大會,贊成同拉薩爾派“求得諒解”,以便儘快實現兩派合併。次年作為愛森納赫派代表參加在哥達召開的兩派合併預備會議,主張對拉薩爾派讓步。1878年閱讀F.恩格斯的《反杜林論》後才對科學社會主義有所了解,逐步疏遠杜林。同年底辭職到瑞士洛迦諾擔任改良主義者K.赫希伯格的私人秘書。1879年初與赫希伯格、K.A.施拉姆結成“蘇黎世三人團”,要求黨放棄革命目標,遭到K.馬克思、恩格斯的批判。1880年12月伯恩施坦隨同倍倍爾到倫敦向馬克思、恩格斯表示悔過。
1881~1895年,伯恩施坦成為馬克思主義者。從1881年初起,負責主編黨的機關報《社會民主黨人》,發表過多篇受到恩格斯稱讚的文章。該報在宣傳馬克思主義、揭露普魯士反動政府對社會主義的抨擊、爭取民眾等方面發揮了好作用。1888年 5月,因受瑞士政府迫害,隨該報編輯部從蘇黎世遷往倫敦。此間定期出席費邊社集會,受到該團體改良主義影響。1890年 9月德國政府的《》廢除後,《社會民主黨人》完成歷史使命而停刊。原黨中央機關報《前進報》於1891年在柏林復刊。伯恩施坦任該報駐倫敦記者和黨的理論刊物《新時代》固定撰稿人。發表過一些好文章。1893年 7月底恩格斯立遺囑時,把全部手稿和書信遺贈伯恩斯坦和倍倍爾,並把伯恩施坦作為遺囑執行人之一。此時,他已熱衷於瑣事,並開始發表文章讚賞和平長入社會主義,宣傳同資產階級“妥協”。
1896年以後,他逐漸成為修正主義者。1895年 8月恩格斯逝世後,他為19世紀末壟斷資本主義經濟和資產階級議會民主發展新情況所迷惑,從1896年10月~1898年6月,以《社會主義問題》為總題目,在《新時代》發表6篇文章,修改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1899年3月出版《社會主義的前提和社會民主黨的任務》,從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社會主義3個方面,全面系統地修正馬克思主義理論。此書成為修正主義代表作,以後多次再版,並被譯為多種文字,他自詡為“修正主義分子”。伯恩施坦主義得到第二國際各國黨內機會主義者的讚許,他成為第二國際修正主義的鼻祖和靠山。1900年辭去《新時代》工作,轉為機會主義的《社會主義月刊》撰稿。1901年返回德國。從1902年起,多次當選議會議員。多次出席社會民主黨和第二國際代表大會,鼓吹議會和平過渡、社會主義殖民政策等。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成為社會沙文主義者,在議會中投票支持政府的戰爭撥款。1915年又轉向中派立場,宣揚社會和平主義。1917年加入德國獨立社會民主黨。1918年德國十一月革命後,一度出任社會民主黨政府財政部部長助理(到1919年 2月14日)。1919年重新加入德國社會民主黨。1920~1928年當選魏瑪共和國議會議員。1921年參與起草機會主義的黨綱,用以代替愛爾福特綱領。後出版《社會主義的過去和現在》(1921)、《什麼是馬克思主義?》(1924)、回憶錄《社會民主黨的學習年代》(1928)、自傳《一個社會主義者的發展過程》等,繼續歪曲馬克思主義、為修正主義辯護,攻擊布爾什維主義和蘇維埃政權。В.И.列寧斥之為無產階級的叛徒。晚年日益孤立和孤獨,一度欲自殺。1932年12月18日病死於柏林。
參考書目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資料室編:《伯恩施坦言論》,三聯書店,北京,1966。
瞿季木:《伯恩施坦》,江蘇人民出版社,南京,1981。

配圖

伯恩施坦,E.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