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恩施坦主義

伯恩施坦主義

伯恩施坦主義(社會民主主義) 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國際工人運動中出現的一种放棄馬克思主義中的暴力革命內容,主張通過和平的改良逐步實現更完善的社會組織形式的思潮和社會運動,伯恩施坦認為共產主義社會本身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社會在發展,所謂“共產主義”大目標在各個歷史時代是不同的,是具體的,變化的。馬克思說“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時候,不會想到人人需要一部電腦;恩格斯曾說人人都住上有暖氣的房子就是共產主義了。我們在延安時代理想中的共產主義就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事實上,我們今天所擁有、所享受的物質文明,早已超過了馬克思恩格斯的想像,這是由於人類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所產生的結果,但並不是最後的終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伯恩施坦主義(社會民主主義) 
  • 年代:1901年
  • 提出:愛德華·伯恩斯坦
實質
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國際工人運動中出現的一種歪曲、修正和否定馬克思主義的機會主義思潮。因德國社會民主黨人伯恩施坦而得名。1895年恩格斯逝世後,曾經是馬克思主義正統派的代表伯恩施坦在德國社會民主黨的理論刊物《新時代》上,以《社會主義問題》為題發表一系列文章,開始對馬克思主義進行“全面”和“系統”的修正。1899年伯恩施坦出版了他的代表作《社會主義的前提和社會民主黨的任務》,使其對馬克思主義的看法及觀點更加系統化,並以完整的形式從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方面修正和否定馬克思主義。伯恩施坦主義的基本內容是:在哲學方面宣揚“回到康德那裡去”的口號,企圖以唯心論代替唯物論,用簡單的進化論去代替革命的辯證法,攻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階級性和黨性原則,反對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在政治經濟學方面竭力用所謂“經濟發展中的新材料”,證明資本主義能夠消除自身的經濟危機,否定馬克思的關於經濟危機和資本主義必然崩潰的理論,反對馬克思主義的勞動價值和剩餘價值理論;在科學社會主義方面鼓吹階級合作,主張“和平長入社會主義”,反對階級鬥爭,反對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提出“最終的目的是微不足道的,運動就是一切”的公式,否定社會主義運動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總之,主張點點滴滴的社會改良,遷就眼前的變,遷就微小的政治變動,忘記無產階級的根本利益,忘記整個資本主義制度及其演變的基本特點,為謀求一時的實際利益而犧牲無產階級的根本利益,這就是伯恩施坦修正主義的實質。伯恩施坦主義的出現不是偶然,不是個別人的過錯和叛變,而是資本主義數十年和平發展的產物,是一種國際現象,它曾給國際工人運動造成極大的危害,導致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分裂和第二國際的破產。以列寧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者同它進行了堅決鬥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