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仁公

伯仁明洪武(公元1368年—1398年)初年偕從兄伯寬由江西瑞昌遷武昌靈三里麒麟地建伯仁莊今陳貴鎮王伯仁村。伯仁長子以釗於明成化(公元1465—1487年)、弘治年間(公元1488年至1505年)由伯仁莊分遷雷山下王家莊今屬腖貴鎮。

基本介紹

  • 本名:王伯仁
  • 所處時代:明洪武
  • 民族族群:漢
  • 出生地:江西瑞昌
  • 主要作品:鍬溪王氏君津公後裔
  • 主要成就:篳路藍縷,出贛入楚,武昌靈三里麒麟地開創基業
伯仁公(天字輩)後裔現發展成十多個自然村分布在大冶境內,大部分在大冶市陳貴鎮,只有王壁忠(灣)現屬於大冶市劉仁八鎮。總約約1000多戶後裔。
雷山下(伯仁公長子以釗支)、 王伯仁、 王三房、 王壁忠;
王祠、老莊屋(王)、 細莊屋(王)、 王桂枝、 王新莊、 三根祠、王壟村、王子通、新屋下(王) 滴水岩(王)、王南泉、細王桂枝。
老40字輩譜:君承少師令,世知繼仲宗。公汝廷時泰,天元宇宙洪。宣和純正直,福德永興隆。文武全忠義,賢能定有功。
新40字輩譜:瑞衍英華茂,祥開景象新。通經成玉海,列席聘儒珍。儀鳳輝勝漢,芳芝秀遇春。倫常敦在本,俊彩耀星辰。
信奉:官文公 清文公應雷公【音譯,可能有誤】
-------------------------------------------------------------------------------------------------------------------------------------
琅琊王氏-> ... ->鍬溪王氏-> ... ->江西瑞昌蛟溪莊君津公->承彥公-> 少鎮公->師啟公->令新公->世議公->知寧公->繼諒公->仲福公->宗珀公->汝欽公->原禮公-> 伯高公->應元公(即應雷公兄)->宏舉公->德叟公->均范公->谷賢公->克毅公->明輝公->伯仁公(天字輩)-> ...
德安鍬溪莊是一個已經超越千年的古老而又文明的村莊,他象徵著龍的傳人,在廣袤的華夏大地之上,繁衍、生息。從王氏宗譜記載:鍬溪始祖偞之公,屬太原郡琅琊派系元公之裔,覽公第六子琛公的十二世裔孫。官拜洪州(今江西南昌市)刺史,公因訪其祖跡而來鍬溪定居。據家譜記載:琛公長子稜公是西晉王導的從弟,少時清顯,官丞相從事中郎,出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太守。侃公是稜公的胞弟,也就是偞之公的十二世宗祖,侃公曾出任豫章廣武將軍,因為他們的先祖三百年前曾在南昌做官,按理稜公應有後人還在南昌。自偞之公來德安鍬溪定居落業後,生子瓘文,唐時為凌煙閣大學士兼工部尚書,是為鍬溪二世祖(晉世四十五世)。瓘文公生子二,定、海(晉公四十六世)。海公生子二,明、昭(晉公四十七世)。 昭公生子三,澄、密、燮(晉公四十八世)。澄公生子二,慶、寶。慶公欲遷黃土(今九井)未果。慶公長子君津,因五代兵亂遷徙瑞邑洪陽上鄉顏坑(今瑞昌市洪一鄉蛟溪)。慶公次子君澤早逝。 慶公長子君津,因五代兵亂遷徙瑞邑洪陽上鄉顏坑(今瑞昌市洪一鄉蛟溪)。
40個字派行詩:“君承少師令,世知繼仲宗。公汝廷時泰,天元宇宙洪。宣和純正直,福德永興隆。文武全忠義,賢能定有功。” 是鍬溪王氏君津、君汴二公首次纂修了《鍬溪王氏家譜》定下的,現已有1140餘年之久。現到了九十世,鍬溪王氏通用皇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鳳池公繼編的40個字。這40個字內容豐富,他在編寫時也統一了幾個縣,現在到了九十世的本縣家門都用了“瑞”字。故鍬溪王氏以後通用“瑞衍英華茂,祥開景象新。通徑成玉海,列席聘儒珍。儀鳳輝騰漢,芳芝秀遇春。倫常敦大本,俊彩耀星辰”。
洪武十七年(1384),為填補人口不足,朱元璋發布移民令, 一場規模宏大、由東向西、由南向北的移民大潮掀起, 有專門機構負責, 移民登記、造冊, 嚴密組織, 官兵押送, 強制與鼓勵相結合, 某些移民在移民大潮中自願遷徙。湖北、湖南主要接受江西移民, 史稱“江西填湖廣” 。湖北明初人口約223 萬, 其中80 %左右於元末明初由江西等省遷入, 移民達180 萬人以上, 內有軍籍及軍籍家屬23 萬。現在大冶人中, 土著很少, 多數是宋、明以來陸續從江西遷來的, 少量來自湖南四川浙江。移民遷入後, 有的又輾轉數處再定居。遷人民定居, 人丁繁衍, 再分遷立莊。至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 大冶全縣征派賦役入冊戶口4215 戶, 35061 人(老幼不入丁冊)。嘉靖十年(1513)64591 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