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口中心國小位於休寧縣西南邊陲的流口村。2008年被安徽省文明委授予“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示範學校”榮譽,2010年被評為“全縣教育系統關愛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2011年被評為“休寧縣中國小師德建設先進集體”和“休寧縣教育系統防汛救災工作先進單位”,2012年被評為黃山市“無邪教示範校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休寧縣流口中心國小
- 所屬地區:休寧縣
- 專任教師:22人
- 前身:四年制槐蔭初級國小
辦學歷史,辦學條件,師資力量,辦學規模,辦學成果,學校榮譽,學生成果,文化傳統,學校環境,
辦學歷史
流口國小的前身是創辦於1927年的四年制槐蔭初級國小,至今已有80多年的歷史了;1930年改為六年制的回流鄉中心國小,解放後又改為休寧縣流口國小,後才正式定名為流口鎮中心國小。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流口中心國小位於休寧縣西南邊陲的流口村。中心國小下轄完小一所,教學點六個,十四個教學班,共有在校生221人,專任教師有22人,其中國小高級教師職稱14人,國小一級教師8人,男教師16人,女教師6人,從年齡上分,50周歲以上有9人(均為55周歲以上),40~49周歲有11人,30~39周歲的有2人,其中年齡最大的59周歲,最小的35周歲,平均年齡為49歲。從學歷上講,該校50周歲以下的教師全部達到了大專學歷,其中11人為大專學歷,2人為本科學歷,1人在修,教師學歷達標率為100%。學校全面實行了校長負責制,學校目前行政班子一共6人,全部為大專以上學歷,其中本科學歷2人,平均年齡在41歲左右。班子配備職數符合規定,年齡、學科結構合理。
辦學規模
中心校占地面積1160㎡,校舍建築面積1000㎡,學生184人(含幼稚園、學前班),教師14人。學校開齊開足了所有課程,特別是近幾年來,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學校在硬體建設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先後配備了計算機網路教室,實施了農村現代遠程教育工程,擁有實驗室、圖書閱覽室(室內藏書3800多冊,生均近20冊)。硬體設施上的不斷改善,有效地促進了該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成逐年提高態勢。
辦學成果
學校榮譽
年度 | 榮 譽 稱 號 |
2003年以前 | 被評為休寧縣“合格國小”、“安全文明校園”、“平安校園”等 |
教育系統“工會工作先進集體” | |
縣退離休教工管理工作先進集體 | |
2003年 | 獲縣教學評估二等獎 |
獲縣教育綜合評估二等獎 | |
少先大隊被評為縣“ 紅旗大隊 ”。 | |
2004年 | 在教育局組織的桌球對抗賽中獲第二名 |
學校教育工會被黃山市授予“ 先進教工之家 ” | |
獲縣教育教學評估二等獎 | |
2005年 | 獲縣教育教學評估三等獎 |
2006年 | 獲黃山市語言文字大賽組織獎 |
兩項市級課題順利通過結題驗收,獲得良好等次。 | |
2007年 | 獲縣教學評估二等獎 |
被評為黃山市“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示範學校” | |
在教育局組織的籃球單項比賽中獲第四名 | |
2008年 | 被安徽省文明委授予“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示範學校”榮譽稱號 |
在休寧縣中國小體育運動會上獲團體第十二名 | |
2009年 | 縣教學評估三等獎 |
2010年 | 被評為“全縣教育系統關愛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 |
獲縣教育評估三等獎、 | |
獲縣教學評估三等獎 | |
2011年 | 被評為“休寧縣中國小師德建設先進集體” |
被授予“休寧縣教育系統防汛救災工作先進單位” | |
教育支部被評為流口鎮“先進黨組織” | |
2012年 | 被評為黃山市“無邪教示範校園” |
被評為流口鎮“五五普法先進單位” | |
學校工會被在教育系統工會工作目標管理考核中獲三等獎,同時被評為“先進集體” | |
獲縣教學評估三等獎 | |
被評為縣“義保機制改革先進學校” |
學生成果
年度 | 姓 名 | 獲得獎項 | 輔 導 教 師 | |
名稱 | 等第 | |||
2008 | 方姝彥 | 話說有機茶 | 獲休寧縣茶文化徵文比賽中獲三等獎 | 盛玉葉 |
2009 | 李 瑋 | 幫助別人 快樂自己 | 獲“知榮辱 樹新風”徵文比賽中獲黃山市二等獎 | 胡淑華 |
2010年 | 張 鑌 | 一名留守兒童的心聲 | 獲休寧縣小學生“我與民生工程”徵文比賽中獲二等獎 | 盛玉葉 |
方鈺丹 | 愛心之家 | 獲休寧縣小學生“我與民生工程”徵文比賽中獲三等獎 | 吳娥月 | |
劉 穎 | 與留守兒童手拉手 | 吳娥月 | ||
黃王胤 | 春風暖人心 | 汪時珍 | ||
胡莉雯 | 快樂與我為伴 | 方美玲 | ||
張 鑌 | 改革開放真是好 | 獲“輝煌六十年”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徵文比賽二等獎 | 汪時珍 | |
汪 暉 | 方方夢遊記 | 獲第二屆小學生創新習作現場比賽市二等獎 | 汪嬰珍 | |
謝 涵 | 小兔和狼 | 獲第二屆小學生創新習作現場比賽縣三等獎 | 汪時珍 | |
張 鑌 | 貓和老鼠 | 汪時珍 | ||
胡希銳 | 雨點與小河 | 方美玲 | ||
胡莉雯 | 第一次學游泳 | 方美玲 | ||
洪 妍 | 爭 吵 | 吳娥月 | ||
李 莉 | 五十年後的地球 | 吳娥月 | ||
胡曉妍 | 地球,你不會再哭泣 | 汪嬰珍 | ||
2011年 | 盛俊恆 | 譚老師是我學習的好榜樣 | 獲讀《歷史的選擇》徵文比賽二等獎 | 盛玉葉 |
張 鑌 | 讀《歷史的選擇》有感 | 獲讀《歷史的選擇》徵文比賽三等獎 | ||
2012年 | 劉晶晶 | 我心目中的雷鋒 | 獲“我們一起學雷鋒”主題徵文活動縣三等獎 | 方美玲 |
張 鑌 | 我是幸福的 | 獲第十八屆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中獲縣二等獎 | 盛玉葉 | |
胡 菁 | 建設幸福中國 | 獲第十八屆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中獲縣三等獎 | 方美玲 | |
李 成 | 假如我是一條小溪 | 獲第三屆小學生創新習作現場比賽市二等縣、一等獎 | 方美玲 | |
胡雨夕 | 痛苦的滋味 | 獲第三屆小學生創新習作現場比賽縣三等獎 | 吳娥月 | |
胡佳樂 | 公園花草的述說 | 獲第三屆小學生創新習作現場比賽縣三等獎 | 謝九斤 | |
謝彥媛 | 假如我是一朵雲 | 獲第三屆小學生創新習作現場比賽縣三等獎 | 方美玲 | |
謝浩文 | 蝸牛和螞蟻賽跑 | 獲第三屆小學生創新習作現場比賽縣三等獎 | 方美玲 | |
張 鑌 | 動手就有收穫 | 獲國小數學小論文比賽縣二等獎 | 盛玉葉 | |
盛俊恆 | 思考的喜悅 | 獲國小數學小論文比賽縣三等獎 |
文化傳統
多年來,學校一貫重視師德教育,強調師德無小事,處處是楷模。我們遵循“一個宗旨”: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弘揚“兩種精神”:團結協作精神、無私奉獻精神;強化“四種意識”:責任意識、管理意識、服務意識、創新意識;樹立“三個形象”:政治形象、工作形象、作風形象;同時,學校還提出了“三表率”的要求:領導為教師表率,黨員為民眾表率,教師為學生表率。日常工作中,學校按照制度管理、思想管理、學習管理相結合的路子,嚴格落實每周一次的政治學習制度,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習,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使廣大教師樹立了“教書育人,治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的意識,他們工作上兢兢業業,廢寢忘食,並且成績突出。本世紀以來,教師先後有40多人次獲得了市、縣級各項表彰。教師隊伍的最佳化,職業道德的規範,帶來的是教師精神面貌的改變,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為學校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學校特別重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始終將其擺在學校教育工作的首位。每年我們都要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強化日常生活中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訓練,並將人口國情教育、國防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紀律教育等貫穿於日常各項工作中,與本地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促進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近幾年來,農村大多數人均在外務工,隨之出現的留守兒童工作逐步成為學校的主要工作之一。據本年初各班主任摸底統計,該校共有136名學生的家長外出務工,占全校總數的66.7%,其中父母雙方均在外地務工的學生有77人,占學生總數的37.7%,父母一人外出務工的學生有59人,占學生總數的28.9%,60多人的住宿生中,一半以上均為留守兒童。
由於家長長年在外,無法直接給予孩子們以親情和關愛,對孩子的精神需求幾乎難以涉及,往往只從物質上滿足於孩子們的需求,造成這些留守兒童親情欠缺,精神空虛,對學習缺乏興趣,成績差。留守學生的表現及學習成績令學校、老師傷透腦筋。同時因親職教育的嚴重缺失造成留守學生身心的扭曲,成了問題學生,如何加強對這些“留守”學生的管理,讓他們能健康成長成了學校急需解決的問題,為此學校建立了“留守”學生關愛工程領導組,並以“關愛留守兒童,構建和諧校園”為主題,制訂了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制度,開展“一幫一”結對幫扶活動,通過師生結對,加強了與留守兒童交流、溝通,學校還經常安排教師利用假日進行家訪,了解留守兒童在家情況,及時掌握留守兒童的思想動態、生活情況,以便於一旦出現了問題及時採取措施。如只要發現學生身體不適,便會有教師主動帶他看病治療等。此外,學校還建立了留守兒童工作檔案,為今後工作提供經驗借鑑;定期開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獨立生活教育等活動,並適機安排留守兒童參加一些公益活動,讓孩子們從這些活動中不斷受到教育,提高認識。
同時學校還廣為宣傳,積極爭取上級的支持,吸引社會上的眾多愛心之士加入該校的“關愛留守兒童”工程。在學校領導的努力和上級各部門的支持下,安徽電視台“映山紅行動、留守兒童工作站”在該校掛牌成立,並連續幾年為孩子們送來了圖書、文體用品,還設立了親情聯繫電話,方便孩子與家長聯繫;團省委為孩子們送來了電腦、電視機、DVD、文體用品,市婦聯、扶貧辦等單位與貧困“留守”學生建立了幫扶關係,這一切都讓孩子感到雖然遠離了父母,卻有更多的人在關心他們,幫助他們,他們並不孤單。學校充分發揮這些愛心設施的作用,讓孩子們的每一天都過得充實,定期開展的活動有:每周一開展讀書活動,周二開展下棋對抗賽,周三組織觀看科教片等電視節目,周四開展體育活動,同時學校還根據具體實際不定期開展一些競賽等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每到節假日學校還特意組織他們用“映山紅行動”親情電話問候在外務工的親人,向他們報個平安,讓親人放心……由於措施得力,且落實到位,加上各級領導的關心、指導和全體教師的愛心,留守學生們普遍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溫暖,生活上有所依,心聲有處吐,留得住,學得好。由於工作較突出,2007年,該校被黃山市人民政府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授予“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示範學校”;2008年該校留守兒童汪楨同學還被評為黃山市“優秀留守兒童”。
此外,學校還成立了家長委員會,建立了校園網站、紅領巾廣播站、心理諮詢室等,架起了積學校、家庭、社會於一體的教育網路,他們正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發揮著積極的作用。順便提一下,該校的網站受到了在外務工家長的很大關注,他們經常在評論上留言,也讓我們了解了他們的需求,及時改進工作,並將改進後的相關情況在網上告訴他們,努力做到讓他們放心、稱心。
安全工作是學校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學校歷來重視師生的安全教育,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安全綜合治理領導小組,建立綜合治理小組,有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學校將安全工作納入了日常管理中,與職工簽訂了責任書。學校還經常性多形式地對學生進行交通、防騙、防盜、防火、防溺水、防雷電、防洪澇等安全知識教育,制定了各類校園安全應急預案,組織學生進行逃生演練等,教會學生自救自護等能力。截止目前,學校從未出現過重大安全責任事故,全體師生都平平安安。
多年來,由於各級黨委政府和縣教育局的有力指導和大力支持下,學校上下一心,群策群力,形成了“誠實、勤奮、活潑、文明”的校風,“求真、求活、求實、求精、求美、求新”的教風,“紮實、刻苦、多思、善問”的學風。學校近幾年先後獲得了休寧縣“合格國小”、“安全文明校園”、“平安校園”等榮譽稱號。2003年校少先大隊被評為縣“ 紅旗大隊 ”。2004年學校教育工會被黃山市授予“ 先進教工之家 ”。2006年2月獲黃山市語言文字大賽組織獎。
2003年以來,該校在縣教育教學綜合評估中,先後兩次獲二等獎,一次獲三等獎。在教學單項評估中分別獲得縣二等獎兩次,三等獎三次。2007年該校的宋盛雨央同學還取得全縣第一名的好成績,獲得了“小考狀元”的稱號。2006年4月,該校有兩項市級課題順利通過結題驗收,獲得良好等次。2008年在縣組織的“農遠套用新星”比賽中,該校選派的兩位教師分獲二等獎和三等獎。近幾年來,該校教師共有70餘篇教育教學論文在國家、省、市、縣級評比中獲獎或在同級刊物上發表,並在縣、市級各類教學技能比賽中多人獲獎。
另外,儘管該校地處山區,且學生活動場所也非常有限,僅100多平方米,但每年都會因地制宜地開展不同形式的體育活動,以增強學生的體質,並取得了一定成效。在2004年教育局組織的桌球對抗賽、2007年籃球單項比賽中分別獲得第二名和第四名。2008年在休寧縣中國小體育運動會上,該校派出的參賽隊伍也獲得了第十二名的成績......
過去的已成為歷史,未來的還有待於我們積極去面對,今後我們將繼續秉承“德育為首,教學為主,發展為本,質量為標,營造和諧的育人環境”的辦學宗旨,堅持“三全”、“三特”即“學校全面管理、教師全面育人、學生全面發展”“學校有特色、教師有特點、學生有特長”的辦學思路,遵循“守、敬、愛、遵、廉、精”六字師德要求,以改革和發展的思想,上下精誠團結,創新爭優,努力打造流口中心國小的美好明天。
學校環境
中心校建在“嶺下書屋重重,綠槐披佛,日出清陰滿地,當月來涼影空。”的“流口八景”之二的“書屋槐蔭”舊址上。學校面山環水,環境優美,對面山高林密,四季常青,與“流口八景”之一的“二水環青”相鄰,青山綠水與學校交相輝映,形成了山區的一道美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