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貼

伏貼

伏貼,漢語辭彙,拼音fú tiē,釋義是平伏而緊貼在上面;舒坦,舒適;一種源於清朝的中醫療法,以冬病夏治為原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伏貼
  • 拼音:fú tiē 
  • 注音:ㄈㄨˊ ㄊㄧㄝ
  • 解釋:平伏而緊貼在上面
解釋,出處,

解釋

1、亦作伏帖。平伏而緊貼在上面。2、舒坦,舒適。

出處

廣群芳譜·茶譜四》:“世人多用竹器貯茶,雖復多用箬護,然箬性峭勁,不甚伏帖,風濕易侵。”
朱自清阿河》:“她的頭髮早已是刷得光光的,覆額的留海也梳得十分伏貼。”
蕭紅生死場》三:“一張葉子落到王婆的頭上,葉子是安靜的伏貼在那裡。”
老殘遊記》第二回:“聲音初不甚大,只覺入耳有說不出來的妙境:五臟六腑里,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