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掘
當代考古學家們在
甘肅省天水市發現了“大地灣古人類遺址”。請看大地灣出土文物“人頭瓶與三足缽”的照片:
歷史
大地灣古人類
遺址出土的三足缽等200多件彩陶,是中國迄今為止所見最早的一批彩陶。這批距今約8000年的紫紅色彩陶,說明西北黃土高原地區乃是中國彩陶的起源地。其中,人頭型彩陶瓶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雕塑,刻在這些彩陶器上的十幾種彩繪符號,有可能是最早的“
中國文字”。
此外,距今5000年的大地灣四期文化層發掘出的複合式建築(編號為“F901”),其布局規整、中軸對稱、前後呼應、主次分明,開創了後世宮殿建築的先河,是迄今所見中華上古時代面積最大、工藝水平最高的房屋建築。
天水市自古以來被稱為“
羲皇故里”。天水“大地灣古人類遺址”的出土文物證實中華古籍關於“
三皇五帝”的記載曾經客觀存在,確有其事。
據古典記載,上古時代有個“風姓,以蛇為圖騰”的原始部落在此地興起,其首領伏羲氏受到天下眾多部落首領的擁護,成為中華上古時代著名的領袖人物,被尊稱為伏羲皇。因此,天水地區自古被稱為“羲皇故里”。
伏羲皇創造了象徵中華民族大團結的“龍圖騰”。後人歌頌伏羲皇,“織網罟、興漁獵、別姓氏、創八卦,開創了中華文化與文明”。歷代中華兒女皆尊稱伏羲皇為中華人文始祖。後來,伏羲皇建都城於今之河南省淮陽市。河南淮陽地區自古被稱作“羲皇故都”。
1965年,在河南
伊川土門遺址,考古發現了
石器時代的紅陶彩繪“伊川缸”。上面繪有日月運行,一年四季的曆法圖案,佐證了伏羲與神農時代先民“眼觀天文”,觀察太陽月亮運行規律的科學成就,也是上古中華祖先們創造了二十四節氣與八卦圖形的實物證據。請看“伊川缸”照片:
典故記載
文物年代:仰韶文化時期(距今5000年至7000年)。規格:口徑24厘米,高47厘米。
據傳說,伏羲皇曾用一些磨平一面的小石片,創造了“爻(yao)片”。小石片磨平的一面表示陰爻符“--或八”;未磨的一面表示陽爻符“一”。一石“兩爻”分別表示“日與月、男與女、陰與陽、有與無”等相互依存的事物與現象。
伏羲皇曾經在地上畫個圓圈,放入“一陰,一陽”兩枚爻片創造了“日月符”圖形,後人稱作“陰陽魚”或“太極陰陽圖”。伏羲皇還創造了“三爻符”,表示原始的文字與數字。“三爻符”一共有八種形態,後人稱為“八卦”。伏羲皇曾用八個“三爻符”環形擺放在“日月符”周圍,構成了一幅表現萬事萬物發展變化形勢的示意圖,後人稱之為“伏羲太極八卦圖”或稱為《伏羲易》。《伏羲易》是已知最早的中華圖形易學作品。
殷墟出土甲骨文“易”字記載了《伏羲易》的圖形。請看左右組合的甲骨文“易”字。
日月符+三爻符=易
三爻符+日月符=易
甲骨文“易”字記錄了《伏羲易》圖形的組成部分:
一,變形的“月”字旁代表“日月符”,描述日月循環,陰陽交替,生生不息的形勢;
二,“三”字旁代表“三爻符”,描述環繞在“日月符”周圍的八個原始數字與文字。“三”字旁無論放在左邊或右邊,其所組成的甲骨文字都是中華遠古文化的“易”字。
甲骨文“易”字表明:中華遠古的“易”不是“經文”而是“圖形”。現代考古發現:遠古中華祖先的遺址中,往往存在一些磨平一面的小石片,應當視為“爻片”。這些出土的“爻片”與甲骨文“易”字都證明《伏羲易》圖形在遠古時代曾經廣為流傳。遠古《伏羲易》圖形是中華易學的源頭,值得我們認真學習與研究。
依據甲骨文“易”字和出土文物“爻片”的提示,再現《伏羲易》圖形易如反掌。人們擺設《伏羲易》圖形只需要26枚爻片。這26枚爻片組成的《伏羲易》圖形,如同26個字母組成的文字,內容豐富,意義深遠,後人探索了五千多年,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至今,仍然在不停的探索與研究。請看羲皇廟裡,現代人製作的《太極八卦圖》。
羲皇手捧《太極八卦圖》的塑像。
中華民族具有大約一百七十多萬年悠久歷史。五千多年前的伏羲時代,已出現了象徵民族團結的“龍圖騰”,以及《伏羲易》爻片圖形。探索《伏羲易》的內容,就能讀懂中華易學的原理與養生術,就能明白中華卦爻的數理及規律,就能步入中華風水學術大門。謹此,將《伏羲易》的內涵,簡述如下:
一,“日月符”蘊含的哲學原理
“日月符”即《太極圖》
(一)“伏羲日月符”,後人稱作《伏羲太極圖》,它蘊含“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陰陽互補,互相轉化;物極必反,往復無窮”等易學原理。人們不難發現:“太極生兩儀,陰陽互補”表現“對立統一規律;“物極必反,往復無窮”表達“否定之否定規律”等現代辯證唯物論的哲學原理。
(二)《太極圖》提示:“太極、陰、陽”三種狀態存在於一個事物。宇宙世界萬事萬物皆有其“太極、陰、陽”三種表現形式。現代科學發現:不可見的“能量”,存在於不可見的“場”與可見的“物體”。“物體、能量、場”是物質的三種表現形式。這三種物質形式的“顯與隱;強與弱;多與少”等變化,構成了宇宙世界的萬事萬物。我們可以把“太極”看作“能量”,把“陽”看作可見的“物體”,把“陰”看作不可見的“場”。“磁場、電場、引力場”等場物質皆有其“場源物體”。場源物體(陽)與場物質(陰)皆能承載能量(太極)。《太極圖》蘊含“物質構成世界”的哲學原理。
(三)從《伏羲太極圖》發展出來的“中華養生術”提示人們:“精(陽)、氣(太極)、神(陰)”是人體三寶。修煉太極拳等“氣功”,能夠強精神,健身心,益壽延年。
人體最初的“精”即“生命物體”來自其父母身體裡的生育物質,出生後的“精”來自其本身消化系統與呼吸系統攝取的營養物質。人體的“氣”即“生命能量”是由人體的“精”轉化出來的能量。人體的“神”即“生命場”或稱“人物靈魂”需要“精與氣”的供養與支撐。
中華養生術的理論基礎是《伏羲太極圖》與《黃帝內經》。採用“移精變氣,運氣養神”的修煉者,每天進行集中意念促進身體吸納生命物體(精),然後轉變為生命能量(氣),導引氣貫全身以增強生命場(神)的氣功修煉。修煉者若能達到“神智清朗,精力充沛,氣足體壯”,其工作能力與健康狀況都能得到提升。
中華養生術主張“扶正固本”,創造了很多“蓄精、補氣、養神”的方法。人體的“精、氣、神”充沛了,就能健身祛病,益壽延年。《太極圖》是中華易學的標誌,常被中華養生家、醫藥家與道家等太極愛好者當作標誌性符號。
二,“三爻符”蘊含的二進制數理
伏羲皇創造的八個“三爻符”,是中華原始文字與二進制數字元號。後來,中華祖先們發明了八進制、十六進制和十進制數字,有了“一、二、三、…百、千、萬”等文字,就不用“二進制”的數字與文字了。“伏羲三爻符”被後人冠以卦名,當作“卦符”使用,稱之為《伏羲八卦》。隨著時間流逝,《伏羲八卦》的“二進制數字”真相,漸漸被埋沒了。《伏羲八卦》的“二進制數字”原理與規律,直到現代,才被人們發現了。現代人創造了用“0與1”兩種狀態組成的數字電路,開創了科技新時代。數字電路的發明,普及了“二進制數字”的原理與規律,使得現代人很容易明白《伏羲八卦》的二進制數理:
《伏羲八卦》的每個“三爻卦符”都需要用三個“爻片”組成,每個“爻片”都有“陰或陽”兩種可能的狀態。依據排列組合的乘法原理,這樣的“三爻卦符”,僅有2*2*2=8(種)型態。為了便於書寫,我們用數字“0”標示陰爻符“--”;用數字“1”標示陽爻符“一”。陰陽爻符“從下到上”的數位排列,轉換為數字爻符“從左到右”的數位排列。這樣做,“陰陽爻符”與“數字爻符”的對應關係,便一目了然,清清楚楚了。例如,從下到上“陰陽陽”排列的“巽(xun)”卦,對應於從左到右的“011”排列的“巽”卦。“011”表示原始文字“風”與二進制數字“3”。請看下圖:
“風、3”,巽卦。
《伏羲八卦》的八個二進制“數字三爻卦符”是:000、001、010、011、100、101、110、111。這八個二進制數字“三爻卦符”對應的十進制數值、文字與“卦名”,列表如下:
卦符--------數值---------文字,“卦名”
000---------0-----------土、陰、女,“坤”;
001---------1-----------山,“艮”;
010---------2-----------水,“坎”;
011---------3-----------風,“巽”;
100---------4-----------雷,“震”;
101---------5-----------火,“離”;
110---------6-----------澤,“兌”;
111---------7-----------天、陽、男,“乾”。
由上表可知:“三爻符”內部陰陽爻符數量與位置的變化,表現為二進制數字與原始文字內容的變化。例如,從“000”坤卦、土、陰、女等內容,到“111”乾卦、天、陽、男等內容的變化。由“坤卦”到“乾卦”的變化蘊含著“事物的性質,取決於其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性質”,以及“事物的變化,一般遵循量變到質變的規律”等現代辯證唯物論的哲學原理。
三,《太極八卦圖》與中華風水學
從甲骨文“易”字我們得知“伏羲太極八卦圖”的兩大部分,即“三爻符”環繞“日月符”環形排列,確定無疑。但是,原圖形之“三爻符”如何排列,“日月符”怎樣旋轉等細節問題,後人就不得而知了。
現存中華風水典籍中,無論“先天八卦”的方點陣圖,或者“後天八卦”的方點陣圖,都是後來人憑猜想製作的。因此,五花八門,各有各的說法,大多沒有客觀依據,皆屬“僅供參考”之列。其中,能夠與世界地理學術接軌的方位,當屬“泰卦”確定的方位。泰卦“乾下坤上,陰陽交合”,大吉大利。請看依據“泰”卦確定的方點陣圖:面向北方,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環形排列的【八卦】內爻為下,外爻為上。
由上方的坤土000(北)起始,順時針依次為001艮山,010坎水(東),011巽風,到達下方的111乾天(南),這五卦的陽爻在逐漸增加。從下方的111乾天(南)起始,順時針依次為110兌澤、101離火(西)、100震雷、又回到000坤土(北),這五卦的陽爻在逐漸減少。從000坤土(北)順時針旋轉,經111乾天(南)再回到000坤土(北)完成一次陽爻從無“000”,增多到最大值“111”,再從“111”減少到最小值“000”的周期循環。中心“日月符”指示的旋轉方向,正是外圍“三爻符”陰陽爻增減變化的方向。
若變換方向演練幾次,您會發現:無論從上方的000坤卦起始,或者是從下方的111乾卦開始,也不管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您總會看到陽爻(顯性)從無(000)經有,到最多(111),再逐漸減少至回歸於無(000)的周期循環。或者,陽爻(顯性)從最大值“111”逐漸減少至“000”,然後,再逐漸增多至最大值“111”,也是有規律的“周期循環”。這個“面向北方,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八卦方點陣圖】簡明實用,不僅通行全世界,而且符合中華風水學“面向南方,左青龍,右白虎(西火),前朱雀,後玄武”的真諦。
中華風水學的真諦來自中華先民尋找宜居環境的經驗積累。中華古人認定:“山”有“龍脈”走向,“水”有“青龍”潛藏。巨觀的“風水”就是“山脈與水脈”構成的大環境。例如,山清水秀,背風向陽的宜居環境,以及河流匯接或環繞的平川地域等開闊地帶都屬於“風水寶地”。
其他“八卦方位”或依據卦爻名稱、或根據五行與乾支等屬性,各有各的說法,但多數脫離中華風水真諦,僅供娛樂而已。因此,除了地圖術語“面向北方(地圖上方)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等方位規則,以及中華風水規則“面向南方,左青龍(東)、右白虎(西)、前朱雀(南)、後玄武(北)”等方位術語需要記憶,其他風水言論僅供參考,不必深究。
綜上可知:《伏羲易》不僅是中華風水學、中華養生學、中華易學與三維世界觀的源頭,而且是馬克思哲學中國化的最佳載體。《伏羲易》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源頭地位自古有之。因此,伏羲皇被尊稱為*中華人文始祖*而名垂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