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伏羲崩葬南郡襄陽峴山中。因為此山有伏羲冢,為了紀念這位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千古一帝,故稱此山為鳳林山(埋葬帝王的山林),亦稱臥龍山(伏羲圖騰為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伏羲冢
史書典籍,伏羲冢,伏羲廟,伏羲摩崖石刻雕像,鳳林山(臥龍山),紫蓋山(峴山中峴),
史書典籍
史引東漢皇甫謐所著《帝王世紀》云:“伏羲葬南郡,在襄陽”。
(唐朝)司馬貞《史記·三皇本紀》云:“按皇甫謐,伏犧葬南郡”。
(南宋)羅泌撰《路史》云:“伏羲……世紀雲葬南郡在襄陽”。
(清代)馬驌撰《繹史》云:“帝王世紀庖犧氏在位一百一十年崩葬南郡”。
(清代)夏力恕《湖廣通志》載:伏羲葬南郡少昊葬長沙舜葬零陵。
乾隆版《欽定四庫全書》、《通鑑外紀》、《世說新語》、《元和郡縣誌》中亦有詳細記載。
皇甫謐在《帝王世紀》中,將其列為“三皇”,即太昊伏羲氏、炎帝神農氏、黃帝軒轅氏,太皞伏羲氏為“三皇”之首、“百王先”。太皞伏羲氏,風姓也,蛇身人首,母曰華胥,燧人之世履大人之跡於雷澤,生伏羲,蛇身人首。有聖德,為百王先。仰觀天象,制嫁娶,取犧牲以充庖廚,造書契以代結繩,畫八卦,生於成紀,都陳,“葬南郡,在襄陽”。
伏羲冢
《南齊書》載:“時襄陽有盜發古冢者,相傳雲是羲王冢。大獲其寶,玉履,玉屏風,竹簡書,青絲編等。竹簡寬數分,長二尺,皮節如新。盜以把火自照。”
《南史》載:“永明三年,兼尚書左丞。時襄陽人開古冢,得玉鏡及竹簡古書,字不可識。王僧虔善識字型,亦不能諳,直雲是蝌蚪書。”
另據同治《襄陽縣誌》引《南雍州記》稱:“古冢於習家池北,後沈約亦得數簡,以示劉繪。”蝌蚪文為上古文字,傳說中是神仙使用的文字。故云伏羲冢在鳳林山(亦名臥龍山),也有紫蓋山說(峴山中峴)。
伏羲廟
據說伏羲隕落之後葬在南郡襄陽的峴山中。世人為了紀念這位遠古的偉大帝王在襄陽的紫蓋山上修建了石頭建的伏羲廟,廟中立有伏羲石像一尊,廟前有石制牌匾一付。直到南北朝時香火一直十分興盛,而且時常有紫霧繚繞,故稱紫蓋山。但世風日下,戰亂不斷,餓殍遍野,民風也不如上古時期淳樸。已升天為神的伏羲天帝看到這一切,心中痛惜,化為凡人下屆點播世人。但是當時在伏羲廟的一位年輕人不僅不領情還對伏羲神像不敬。伏羲一氣引來一陣天罡雷風,颳倒了紫蓋山上的伏羲廟。從此伏羲廟又化為砂石散落山中。而廟前的石制牌匾也被刮到了南邊群山間,並化為一座山峰,因為這座山是伏羲廟的牌匾所化,而且又形似匾所以被襄人稱為匾山,後訛音為扁山。石像也同時飛落到南邊化為一座山峰,因為此山奇險陡峭故俗稱尖山。
伏羲摩崖石刻雕像
伏羲摩崖石刻雕像,高約70.5米、長約230米的中國最大的山體頭像雕像——伏羲摩崖石刻雕像在襄陽峴山正式開工。“眼睛長9米、高2米,鼻子長18米、寬9米,一個鼻孔可容納十餘人。雕像由國內著名雕刻大師聶承興負責設計。是中國最大的山體頭像雕像,是18米高的美國總統山頭像的4倍。
山體石刻雕像處原本是一所勞改農場的採石場,上世紀末被廢棄。由於多年開山炸石,山體、崖壁變得千瘡百孔,成為城市南大門的“牛皮癬”。經過專家學者研討,採取依據山體雕刻石像進行修復的最佳方案。
鳳林山(臥龍山)
鳳林山(亦稱鳳凰山,臥龍山,據乾隆《襄陽府志·山川》載:“臥龍山:《三郡合志》作鳳凰山,縣南十里,山下北為習家池。山上為觀音閣,俯臨漢水。閣前有鳳凰亭。亭圮,而三大字碑存。”),古時候為峴山南北通路的大關隘,故名鳳林關。據《襄陽縣誌》記載:“鳳林關。距城十里,在峴山南麓,為鳳林渡。昔劉景升設伏斃孫堅即此。”又曰:“山腰為南北通衢,實為郡城門戶。”《輿地紀勝·襄陽府》記載:“鳳山,在襄陽東南十里,梁韋睿于山立寺。”《襄陽縣誌》又說:“鳳凰山在縣南七里,梁武帝立寺其上。雄的稱“鳳”,借喻帝王,傳說伏羲崩葬南郡襄陽峴山中。因為此山有伏羲冢,為了紀念這位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千古一帝,故稱此山為鳳林山(埋葬帝王的山林),亦稱臥龍山(伏羲圖騰為龍)。
另有《仙傳拾趣》記載,有一個姓蔡的襄陽女子,“幼而巧慧,善刺繡,鄰里稱之”。有一天,來了一個老翁,請她繡一對鳳凰,要求她不要繡鳳凰的眼睛。不久繡成,五彩煥然。“老翁觀之,指示安眼。俄而工畢,雙鳳騰空飛舞”。老翁與繡女各乘一鳳升天而去,落在襄陽南山林木之上,時人名為鳳林山。鳳林寺因而得名。
鳳林寺是韋睿建還是梁武帝建,或者梁武帝令韋睿建,現在沒有定論。不過在觀音閣一帶,還流傳著另一個版本,兩個僧人滿載金銀欲往南去,至襄陽鳳林關,遇一險灘,船翻金沉,滿船金銀頓化一鳳凰騰飛而去,僧人大驚,乃不復南去,特建此寺以修行。因有鳳凰騰飛之說,此地又稱鳳林關,便名曰鳳林寺,後香火日盛,傳說愈奇,僧眾便將此山喚作鳳凰山,遇險之灘稱為鳳凰灘,沉金之池取名鳳凰池。
襄陽古詩云:“漢水流至鳳凰山,鳳凰山前鳳凰灘,欲尋進香拜佛處,只問襄陽鳳林關。”後因觀世音菩薩去南海途中曾在此修煉(至今大雄寶殿與中殿之間有一席之地,夏無蚊蟲,冬不積雪),改名觀音閣至今。
紫蓋山(峴山中峴)
紫蓋山古稱中峴,俗稱琵琶山(形似琵琶)。位於襄陽城西南2.5公里,北臨環山路,東與真武山相連,是虎頭山的余脈。山北麓是通向南漳、保康一帶的必經之地。傳說伏羲葬在此山中,山上有伏羲廟。《襄沔記》將萬山、紫蓋山、峴山,稱為三峴,可見紫蓋山的歷史地位。
提到紫蓋山,不能不提到檀溪和鴨湖。《襄陽府志》說:“檀溪,縣西四里,即漢先主所乘的盧越過之溪也。《水經注》:水出縣西柳子山下,東為鴨湖,湖之北渠,溪水所導也。北經漢陰台西,旁城北,注於沔。”“鴨湖,縣城外望楚之北,山水匯而為湖。《水經注》云:水自湖兩分,北渠即檀溪水也,一水東南出即襄水也。《舊志》云:漢先主躍檀溪時經此。”
古時檀溪湖(鴨湖)與漢水、襄水相匯合,碧波蕩漾,山水相映,風景如畫,三國時劉備“馬躍檀溪”使檀溪聞名於世,梁簡文帝曾泛舟窮柳子山檀溪之源,唐代襄陽著名詩人孟浩然從檀溪泛舟到萬山釣魚“垂釣坐磐石,水清心亦閒”的悠閒叫人嚮往。
古時這兒還是著名的柳子關。柳子關因柳子山(今扁山)得名,但柳子關的確切位置卻不在柳子山下,而是在紫蓋山附近。關於柳子關的記載,《襄陽縣誌》說“柳子關縣西七里。”唐代著名詩人皮日休在《劉棗強碑文》中說:“先生,不恙而卒……墳去襄陽郭五里,曰柳子關”,這一距離和紫蓋山縣西五里基本上是同一個位置。從上述記載看,在古代,襄陽是一座典型的山水園林城市。
古人將三座山命名為三峴,並不是偶然的。這三座山的海撥都不高,正好符合峴山“山小而險”的特點,除了三峴正好處於上、中、下的地理位置外,三座山都有漢江或檀溪縈繞,符合古人依山傍水的審美觀。
紫蓋山在歷史上的盛名, 淳熙(1174年-1189年)是南宋皇帝宋孝宗的年號,總計16年,淳熙十二年(1185),襄陽府知府高夔命州學教授劉宗編撰了一部《襄陽志》,共四十卷。《文獻通考》曰:“郡守岣山高夔命教授劉宗、幕官上蔡任澮編纂為書,既詳備,而刊刻亦致,圖志之佳者”,以此推算,中峴的叫法距現在已有800多年的歷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