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筆照應

伏筆照應是照應的方式之一,文章的前伏與後墊相呼應,即“伏應”。文章的前伏與後墊相呼應,是文章結構的重要內容之一,敘事性文章或作品尤為講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伏筆照應
  • 類型:照應方式
寫作中,作者在前文對將要出現的人物或事件,預先作出某種暗示,即“預伏”,在後文對所伏進行呼應、說明或加深,即“照應”。預伏和照應實際上是一個整體,是系統構思的產物。“於篇首預伏一二句以為張本,則中後文章皆有脈絡”(唐彪《讀書作文譜》)因此,有伏必有應,伏是為了應,是為了改平鋪直敘而設懸釋懸,以期獲得震驚效應。伏應運用必須注意奇巧周嚴,“伏”得沒有痕跡,“應”得恰在火候,曲折有致,圓通渾然。如茅盾的《林家鋪子》前有商會長提到卜局長,後邊就生出了卜局長向林小姐求婚不成抓走林老闆之事;前面有林小姐制新旗袍,偶然捎一筆未付吳媽的工錢,後面便有新旗袍剛製成便為付工錢而進了當鋪;前邊只露了一下斜對面有一家裕昌祥鋪面,後面便有了因同行生妒忌而生出的許多謠言,加速了林家鋪子的破產……通篇小說,處處有暗示,處處有著落,處處有起因,處處有結果,預伏照應,十分自然妥貼,巧妙周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