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方式,修辭手法,稱謂方法,第一人稱,第三人稱,敘述方法,順敘法,倒敘法,插敘法,補敘法,分敘法,詳敘法,略敘法,直接抒情法,間接抒情法,先敘後議法,先議後敘法,夾敘夾議法,以物為線索,以人為線索,以思想為線索,以事件為線索,寫生法,轉動法,剝筍法,開頭寫作技巧,開門見山式,背景漸入式,設問置疑式,名言警句式,精闢設喻式,修辭方法,擬人法,化動法,說明法,運用五覺法,借物抒情法,托物言志法,物品自述法,遠眺近看法,內外結合法,移步換形法,說明介紹法,環境襯托法,彩筆描繪法,遠近結合法,時序變換法,生長變化法,展開聯想法,突出重點法,對照比較法,讚美頌揚法,靜態素描法,總分結合法,特徵舉例法,特徵說明法,重點突出法,成長變化法,實驗證明法,群體描寫法,現場目擊法,動物自述法,景物襯托法,季節特徵法,隨時變化法,日內變化法,定點換景法,定景換點法,移步換景法,圍繞中心法,分類描寫法,小說寫作,
表達方式
常見的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和說明,也屬於藝術表現手法。常見的有:誇張,對比,比喻,擬人,懸念,照應,聯想,想像,場面描寫,抑揚結合、點面結合、動靜結合、敘議結合、情景交融、襯托對比、伏筆照應、托物言志、白描細描、鋪墊懸念、正面側面比喻象徵、借古諷今、卒章顯志、承上啟下、開門見山,烘托、渲染、動靜相襯、虛實相生,實寫與虛寫,托物寓意、詠物抒情等。(其實也屬於藝術表現手法)。
修辭手法
常見的排比、比喻、對比、比擬、對偶、借代、誇張、互文、雙關、反問、設問、反覆、反語、引用等。
稱謂方法
第一人稱
由於文章的內容是通過“我”傳達給讀者,表示文章中所寫的都是敘述人的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或者就是敘述者本人的親身經歷,使讀者得到一種親切真實的感覺。
採用第一人稱,由於敘述人是當事人,所以敘述的人與事,只能是“我”活動範圍內的人物和事件。活動範圍以外的人物和事情就不能寫進去,要具體分析。
第三人稱
使用第三人稱敘事法,敘述人既不受空間、時間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現在讀者面前,能自由靈活地反映社會生活。但第三人稱敘事又往往不如第一人稱敘事那么親切自然。
敘述方法
順敘法
順敘是按時間的先後順序來敘述事情,這就跟事情發生髮展的實際情況相一致,所以易於把文章寫得條理清楚,脈絡分明。運用順敘,要注意剪裁得當,重點突出。否則,容易出現羅列現象,犯平鋪直敘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帳,使人讀了索然無味。
倒敘法
倒敘並不是把整個事件都倒過來敘述,而是除了把某個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順敘的方法。採用倒敘的情況一般有三種:
一是為了表現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
二是為了使文章結構富於變化,避免平鋪直敘;
三是為了表現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懸念,引人入勝。倒敘時要交代清楚起點。
倒敘與順敘的轉換處,要有明顯的界限,還要有必要的文字過渡,做到自然銜接。特別要注意,不要無目的地顛來倒去,反反覆覆,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插敘法
插敘是為了表達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時是為了幫助讀者了解故事情節的追敘;有時是對出場人物的情節作注釋、說明。使用插敘一定要服從表達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節外生枝,不喧賓奪主。在插入敘述的時候,還要注意文章的過渡、照應和銜接,不能有斷裂的痕跡。
補敘法
補敘主要用於對上文的敘述補充說明,一般是片斷性的、簡要的,不具備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釋或說明的文字放有前面,以引起下文。補敘的作用,一般不發展情節、事件,只對原來的敘述起豐富、補充作用。
分敘法
分敘的作用是把頭緒紛繁、錯綜複雜的事情,寫得眉目清楚,有條不紊。分敘可以先敘一件,再敘另一件,也可以幾件事情進行交叉地敘述。採用分敘時要根據文章內容和表達中心思想的需要確立敘述的線索,還要交代清楚每一事件發生和發展的時間。
詳敘法
詳敘一般用在對每件事發展變化過程的具體敘寫。詳敘時要抓住人物的特徵或事情的細節進行詳盡、細緻的描敘。作文時,與中心思想密切相關的部分,要詳敘。與中心思想關係不大,而又與也須交代的,則幾筆帶過。否則文章會出現無中心或多中心,顯得繁瑣。
略敘法
略敘的作用是在於交代事件發生髮展過程中不可缺少但又不必詳敘的內容。它與詳敘相結合,使整個敘述有詳有略,疏密相間,形成敘述的起伏。略敘一般用於文章的開頭和結尾;與中心思想關係一般的部分;人所共知的部分。
直接抒情法
直接抒情可以使感情表達得樸實真切,震動人心。直接抒情一般適用於抒發強烈而緊張的感情。直接抒情的特點是敘述時感情強烈,節奏時快、緊張,情感直露,容易把握。
間接抒情法
間接抒情的特點是抒情含蓄婉轉,富有韻味,感染力強。間接抒情一般可以通過敘述抒情,作者在敘述時加上自己主觀感情色彩,根據感情的流動來敘述,使讀者在敘述的過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通過議論抒情,作者在議論中,表達強烈的愛憎、褒貶之情,這種記敘中的議論一般是利用判斷來進行;還可以通過描寫來抒情,作者在描寫的過程中,滲透自己的情感。採用間接抒情的方法,要做到語言美麗而又富有感情色彩。
先敘後議法
先敘後議是先敘事後議論,因此議論要起總結上文,點明中心的作用。議論時,要對事件的主要內容,或事件的主要人物,或主要事物進行議論。這樣才能做到敘事和議論的統一。議論的方法,可以通過文章的人物的語言、心理活動進行議論,也可以以第三者的身份進行議論。
先議後敘法
採用先議後敘的方法,首先開門見山地提出記敘的要點和中心,並以此統全文,使全文所記事件的意義,通過議論之後,顯得清楚明白。在敘事的時候,要根據議論的中心,抓住重點進行寫作。
夾敘夾議法
夾敘夾議的特點是敘事和議論穿插進行,寫法上靈活多變,作者可以自由自在表情達意。採用夾敘夾議的方法寫作要注意敘事的連貫性,議論插入要自然。
以物為線索
在敘事的過程中,讓某一物品在事件的各個階段重複出現,並通過各種手段加強它的形象。這種物件往往起過渡作用或象徵和點明中心思想。
以人為線索
以人為線索敘事,要注意不同時間、不同環境人物性格的統一,還要注意人物年齡特徵、外貌、動作、地方和民族特徵、生活習慣等方面的統一。否則,容易造成混亂。
以思想為線索
這種寫法,思想發展的主線要分明。思想變化的各個階段貫要自然,對照要清楚。
以事件為線索
主要事件記敘突出,次要事件交代清楚,主次搭配合理,敘述井然有序。這種寫法,事件再複雜,也可繁而不亂。
寫生法
學習畫畫,要從寫生、素描學起;學習書法要從描紅臨帖練起;學習狀物也需從寫生素描練起。我們作文時,如果能把看到的物品用文字描繪出來,讀者看了文章,如見其物,我們的作文就有了堅實的基礎。
用寫生法描寫物品要注意描寫的順序,或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或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或先中間後兩邊,或先兩邊後中間,或先整體後部分,或先部分後整體。其次要注意細部的描繪,使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轉動法
採用轉動法描寫物品要有一定的順序,不能顛來倒去。其次要準確地運用方位詞如正面、反面、下面、上面、左面、右面等等,在轉換物品的方向時,要用方位詞標明。此外要有詳有略,能反映物品特點的一面要詳細描述,其他作簡略交代,切忌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
剝筍法
有些物品結構比較複雜,光用轉動法還描述不清,抓不住特點,我們就要從外到里或從裡到外的順序把物品的結構描述出來。這就要用過渡詞語把進入哪一層交代清楚。此外,要有重點地介紹物品的結構。
開頭寫作技巧
開門見山式
所謂“開門見山”,是一種比喻的說法,指的是寫文章時直截了當入題的一種寫法。如《談骨氣》一開頭就亮出觀點:“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白楊禮讚》一開頭就觸及題旨:“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讚美白楊樹!”這種方法在各類文章的寫作中得到廣泛的運用,占有很大的比例。它的表達角度,可以是開頭直敘本事,也可以起筆點題;可以開宗明義揭示主旨,也可以單刀直入點明敵論。如此等等。由於這種寫法乾脆利落,入題快捷,不枝不蔓,所以應為考場作文開頭的首選方法。
背景漸入式
自然科學告訴我們宇宙是一個大系統,社會科學告訴我們,人類社會又是一個大系統。一棵樹是在一座森林的系統之內,一片葉又屬於這棵樹的系統。一個人屬於社會這個系統,一根指頭又屬於這個人的系統。因此,任何單個事物,任何一種現象都離不開它所屬的系統,即它賴以生存的社會背景或自然背景。如《孔己已》開頭:“當街一個曲尺形的大櫃檯……可以隨時溫酒”。《在烈日和暴雨下》開頭:“六月十五那天,天熱得發了狂!”這些開頭或交待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節令、氣候或闡述論題的背景、環境等。在考場作文時,有些題目乍一看,覺得突兀,不可捉摸,但聯繫背景一想,便豁然開朗了。如1999年的高考作文題目是《假如記憶可以移植》,聯繫近幾年的科技發展,克隆技術的問世了,基因可以移植了,航天技術更是突飛猛進。近幾年來,我國的經濟持續發展,經濟建設取得了突出成就。聯繫這些背景,文章的內容可寫了,聯想與想像也便有了立足點了。
設問置疑式
先倒敘事情的結果,設定懸念,或先設問破題,引起說明或議論。如《棗核》的開頭:“動身訪美之前,……可是卻很蹊蹺。”又如《萬紫千紅的花》開頭設問:“花為什麼會有各種美麗鮮艷的色彩呢?”這種開頭方法,其目的是設定懸念,引起讀者的關注,激發讀者的興趣,同時增加文章的曲折,顯現文章的布局之美。這種開頭技法在中考作文中的頻率很高。當然,這種開頭形式要注意巧妙運用,避免單一、或追求形式上的好奇。
(其實,這種開頭的形式是很豐富的,如: ①先提出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②先截取一個精彩的事件片斷。 ③先交待一個起線索作用的物件。 ④先安排一個引發故事的場景。 ⑤先介紹與故事情節緊密相關的人物。)
名言警句式
開頭引用警句、名言、詩句或俗語、諺語等,可以達到吸引讀者,幫助突出中心的作用。如《回聲》開頭引用了艾青的一首詩。《懷疑與學問》開頭引用了程頤的話:“學者先要會疑”等。這種開頭法,也是一般考生容易掌握和便於使用的方法。試想,哪個考生記不得幾首古詩,幾句格言,幾條名言呢?考場作文,因題而異,相機引用,又何樂而不為?名言警句式開頭運用得自如,往往能增強開端的氣勢,使人感到突兀、崢嶸、高遠。當然,引用時要儘量準確,避免出現知識性錯誤。
精闢設喻式
開頭設喻,以引起讀者對要說明的事物或道理的興趣。如《中國石拱橋》開頭:“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馬說》開頭:“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以伯樂與千里馬的故事為喻引出中心論點,精闢設喻式多用於議論文的開頭,它能使文章發端新穎,增強文章的吸引力和表達效果。既然是“設喻”,就得注意所言之“他物“與本題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不能牽強附會。
修辭方法
擬人法
把動物比擬成人要注意找出動物的特徵與人相似之處,並進行細緻的描繪。把動物比擬成人,首先要從整體上把它比擬成人,然後找出局部相似之處。這樣,我們讀了以後才能有整體感。如果只抓住局部進行比擬,容易顯得不倫不類,不易讀者想像。把動物比擬成人,也用於動物動作的描寫。這主要是按照人物的心理活動想像動物動作的目的。
化動法
想像物品的動態要與靜態描寫相結合,這樣才能相映成趣。文章從描寫靜態轉入想像動態或從動態轉入想像靜態,描寫要交代清楚,否則會分不清楚哪部分是看到的,哪部分是想到的。文章所想像的物品動態要符合物品的特點,使人讀了可信。
說明法
採用說明法描寫物品時,首先要真實地說明它的特點,其次要抓住重點來說明。例如對物品的各部分進行說明時,有的部分,可以說明它的質地;有的部分,可以說明它的特點;有的部分,可以說明它的作用。此外說明物品的歷史、特點或用途時要圍繞全文的中心,切忌扯得太遠。
運用五覺法
眼睛可以看到物品的顏色、形狀;耳朵可以聽到各樣的聲音;鼻子可以嗅出香、臭、腥、臊;舌頭可以知道物品的苦、辣、酸、甜、鹹、淡、澀;皮膚可以感知物品的軟硬、冷熱。我們描寫物品時,可以通過各種感覺器官的感受來寫物品的特點。採用“五覺”法來描寫物品,要注意圍繞物品最主要的特點寫,切忌支離破碎。此外,還要注意按一定的順序描述。
借物抒情法
借物抒情要求我們在描寫物品時,把感情寄託於對事物的愛憎之中,要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發自己的感情。運用借物抒情的方法,關鍵是找準物品的特點與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鳴的地方,使物品與感情相統一,使感情有所依託。
托物言志法
採用托物言志法寫的文章的特點是用某一物品來比擬或象徵某種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寫好這樣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與“志向”,“物品”與“感情”的內在聯繫。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點要與自己的志向和意願有某種相同點和相似點。其次,描述時,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點為核心。物品要能表達自己的意願。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擬人、象徵等。
物品自述法
物品自述法是採用第一人稱來描述物品,因此要找物品中具有“人”特點的角度進行描寫。在具體描寫時,要注意準確地把握物品的特徵,做到人格化後的物品既體現了人的特點,又不失去物的本色。具有人的特點,物品顯得形象生動,吸引讀者的興趣,可鮮明地表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保存物的本質特點,物品描寫則顯真實自然。
遠眺近看法
建築物可以遠眺,也可以近看。遠眺建築物,可以得到建築物整體印象,看法楚建築物的整體輪廓。但是,遠眺不可能看清各個部分的具體情況,但是對建築物在空間的位置,缺乏一種整體感,往往有一葉障目的感覺。我們描寫建築物時,把遠眺和近看的結果結合起來寫,可以使讀者對建築物的整體和各部分情況有詳細的了解,從而獲得完整的印象。
內外結合法
從外面看建築物,主要了解建築物的輪廓,使讀者對建築物有一個完整的印象。從內部看建築物,主要了解建築物的構造,因此要作詳細的介紹。從外面觀察建築物要著重從整體上進行描寫,切忌寫得支離破碎。從內部觀察建築物要細緻,因此要按方位順序依次進行介紹,這樣才能條理清楚,讀者也看得明白。採用內外結合法描寫建築物,要注意採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法。
移步換形法
採用移步換形的方法描寫建築物,可以不斷地變換立足點和觀察點,對建築物進行多方面的觀察描寫。同一個建築物,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得到的印象是不一樣的。因此採用移步換形法描寫建築物首先要把觀察點和立足點交代清楚,使讀者明白你所描述的建築物形象是從哪一個角度看到的。否則,容易把讀者搞糊塗了。其次,採用移步換形法描寫建築物時,一定要抓住建築物的最主要的特徵來寫。如果採用面面俱到的方法來描寫,文章容易變成一本流水賬。
說明介紹法
首先要注意緊扣文章確定的中心進行必要的說明介紹,切忌不著邊際的東拉西扯。在說明介紹的過程中要簡明扼要,切忌拖泥帶水。還要注意整體的連貫性,也就是說在說明介紹完畢以後,文章要返回到描寫建築物上來,並與前文銜接。文章從描寫建築物轉到介紹說明,或從介紹說明回到描寫建築物要有過渡詞或過渡句。
環境襯托法
周圍都是綠色,中間的一點紅色就特別鮮艷奪目,所以說“萬綠叢中一點紅”。對建築物周圍的景色進行適當描寫,建築物就顯得突出。描寫建築物周圍景色的目的是為了突出建築物,因此描寫景色時要能襯托建築物的特點,切忌離開建築物而大寫特寫景色。造成喧賓奪主。在描寫建築物周圍的景色時,要把觀察點和立足點交代清楚,便於讀者了解建築物的位置。
彩筆描繪法
植物總是由根、莖、葉、花、果組成的。運用彩筆描繪法時,要把根、莖、葉、花、果各個部位的最主要特點寫出來,要寫出它們的形狀,寫出它們的顏色。採用這種方法描寫植物,要仔細觀察。要分辨出植物各個部位的顏色,同樣是紅色,要分出是火紅的,還是粉紅的;同樣是黃色,要分出是桔黃的,還是金黃的;同樣是綠色,要分出是碧綠的,還是嫩綠的……要仔細區分各個部位的形狀特點,同樣是花,花骨朵與盛開的花就不一樣。觀察得仔細,描寫得具體,讀者就好像看到一張植物的彩色照片。還要運用恰當的比喻,要寫出自己的情感。
遠近結合法
同一棵植物,遠看和近看是不一樣的。這同照相一樣,放在照相機的前面和遠離照相機,攝下來的照片是大小不相同的。採用遠近結合法描寫植物,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植物的形狀和顏色的特點,給讀者以完美的印象。要把觀察點交代清楚,也就是要說清楚是遠看的還是近看的。其次要注意敘述的順序,或由遠及近,或由近及遠,這樣文章才能條理分明。
時序變換法
植物各個部位的形態和顏色是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如果我們把植物在不同季節的特點寫出來,同時把前後有關的情況交代清楚,就等於在不同的時間給植物拍了彩色照片。看了這一組彩色照片,讀者對它就有了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採用時序變換法描寫植物,首先要注意在平時積累資料。要有計畫地在不同季節對同一植物進行仔細觀察,並記下觀察日記,這樣,寫作時才能對積累的材料進行取捨,寫出一篇好文章。其次要注意觀察的連續性。
生長變化法
植物總是要生長的,一般要經過發芽、生枝、長葉、開花、結果等階段。如果把植物生長的不同階段的形狀、顏色的特點和生長的情況與下來,就好像給這棵植物拍了一部小電影。讀者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通過閱讀,了解植物生長的全過程。採用生長變化法描寫植物,首先要注意把植物生長過程中最突出的變化寫下來;其次要交代植物發生變化的原因、前後情況和過程;此外要注意按時間的先後順序有條不紊地寫下來。
展開聯想法
我們看到一棵植物,往往聯想到其它事物,這些事物往往與這棵植物有共同之處。例如我們看到棉桃,聯想到潔白的雪花,這是因為雪花和棉花的顏色相同;我們看到大西瓜,聯想到籃球,這是因為西瓜和籃球的形狀相似;我們看到冰在雪地中鬱鬱蔥蔥的松樹,想起那些在敵人面前不怕嚴刑拷打,決不屈膝的英雄,那是松樹與英雄的品質上有相似之處。採用聯想的方法描寫植物,要注意抓住植物的主要特點,展開豐富的想像。要提高自己的聯想能力,首先要認真讀書,了解生活,使自己的頭腦儲備豐富的知識。其次是勤思勤想,經常訓練,使自己有豐富的想像能力。
突出重點法
植物總是由根、莖、枝、葉、花、果組成。我們在描寫植物的時候,可以對植物的根、莖、枝、葉、花、果的各個部分進行描述,也可以只對植物的某一部分進行描述。採用重點突出法描寫植物時,首先要找出這棵植物與眾不同的地方。其次要對最能體現這棵植物特點的部分從顏色、形狀、氣味等多方面進行具體描寫。此外還可以恰當地運用擬人、比喻等方法。
對照比較法
俗話說:“不見高山,不知平地。”事物的特點往往在比較中得到顯現。我們描寫植物時,往往通過對照比較的方法來突出植物的特點。對照比較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把這種植物與另一種植物進行比較;一種是把植物本身兩種截然不同的特點放在一起比較。採用對照比較法要注意抓住所要描寫的植物最顯著的特點與其他植物作比較。這樣才能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和啟示。採用對照比較法還要注意表達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傾向性。這樣才能使文章感人。抓住同一植物不同部位進行比較時,要注意找出矛盾點,這樣才能引起讀者的注意。
讚美頌揚法
各種植物都有自己的特點,如青松不怕嚴寒,楊柳隨處生長,蓮花出污泥而不染,桂花香飄十里,留芳人間,野草有頑強的生命力,……植物的這些特點往往使我們聯想到做人的道理。如看到蓮花出污泥而不染,我們可以聯想到要對不正之風作鬥爭;看到野草有頑強的生命力,我們可以聯想到做人要不怕困難,不怕挫折……讚美頌揚法就是對植物的這些特點進行讚頌。採用讚美頌揚法首先要對植物的能聯想到怎樣做人的特點進行具體的描寫,並以此貫穿全文,這樣文章的中心才能突出。其次文章中要把讚美的感情抒發出來,要在描寫植物中寫出自己的情感,這樣才能感人。此外還要注意首尾呼應,突出讚頌。
靜態素描法
動物的外形包括身體、毛色、腦袋、四肢、眼睛、耳朵、尾巴等。不同的動物,身體的各個組成部分不同,例如鳥只有兩隻腳,但有一對翅膀;魚沒有腳,但不鱗和鰭。靜態素描法就是把動物靜態時各個部位的形狀和顏色的特點寫出來。首先要仔細觀察,分辨動物各個部位的顏色有什麼不一樣。其次要找出各個部位形狀的特點。此外,要運用恰當的比喻。這樣,可以使讀者好像看到一幅動物的寫生畫。
總分結合法
採用總分結合法描述動物,要注意總述與分述之間關係。分述部分要緊緊圍繞總述所講的特點描寫。如果總述是講動物的美麗,分述部分都要圍繞著美麗來寫;如果總述是講動物的“靈活”,分述部分就要圍繞它的靈活來寫。此外分述部分要有一定的順序,或從上到下,或先形狀後顏色,或先中間後兩邊,一定要有條理。
特徵舉例法
採用特徵舉例法描寫動物時,一般先指出動物的某一方面特點,然後舉具體的例子加以證實。採用這種方法描寫動物要注意抓住最能反映動物的這一方面的特點,而且要儘量寫具體,使讀者覺得可信。
特徵說明法
採用特徵說明法描寫動物,一般先介紹動物的某一特徵,再說明它的作用,或說明為什麼具有這一特徵。接著採用同一方法逐一介紹動物的其他特徵。採用這種方法描寫動物,要注意科學性,要有依據,不能採取想當然的方法加以說明。為了提高寫作能力,我們要注意多閱讀科普讀物,了解動物的習性。
重點突出法
採用重點突出法描寫動物,首先要仔細觀察某一動物,找出它與眾不同的地方加以描述。在描寫動物的最主要特點時,要注意採用比喻、擬人、比較等方法,使重點部分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對主要特點詳細描述,次要特點一筆帶過;有的則內寫主要特點,不寫次要特點。
成長變化法
用成長變化法描寫動物,要注意把動物從小到大整個過程中的幾個主要階段寫下來,不能採用寫流水帳的方法。描寫動物成長過程中的幾個主要階段時,要注意把前因後果交代清楚,避免中間銜接不上,使讀者看了莫名其妙。動物的成長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採用這種方法描寫動物,要注意系統地觀察,要不意識地寫系列觀察日記,把觀察結果寫下來。最後,只要將觀察日記加以剪裁,就可成一篇反映動物成長過程的文章。
實驗證明法
採用實驗證明法首先要找出動物的一些鮮為人知的特點及習性,然後通過實驗來證明動物確實具有這方面的特點和習性。在記敘實驗的過程時,要把實驗的方法、經過、結果有條理地寫下來,這樣才能使讀者信服。這一類作文一般按提出問題---進行實驗---明白道理的順序寫。
群體描寫法
描寫一群動物,最要緊的是有詳有略,詳略得當。要選擇具有特色的動物,重點觀察,重點描寫,其它的或者概括地寫,或者略寫一筆,要做到選材典型,重點突出。對重點描寫的動物,要抓住它的形狀、顏色、動作,進行具體的描繪。對略寫的動物,可抓住某一方面略提一下。描寫一群動物,切忌面面俱到。
現場目擊法
採用現場目擊法描寫動物,要把觀察的地點交代清楚,這樣讀起來具有真實感。由於現場目擊是以作者的觀察視點作為寫作的出發點,因此,描寫時不強求全面、完整,但是也要慎重選擇描寫的內容,做到突出重點。要注意在敘述過程中交代清楚哪些是親眼見到的,哪些是猜想的。這樣文章具有科學性。
動物自述法
動物自述法是採用第一人稱來描寫動物,因此文章中要把“我”當作動物來寫。這裡要注意在寫作時把“我”和動物融為一體,不能露出痕跡來。動物自述法是採用擬人的方法來描寫動物,因此在描寫時,既要反映動物外形、動作、習性的特點,又要體現人的一些特點。這樣才能使文章既具有科學性,又顯得生動活潑。
寫的特點進行。採用議論抒情法描寫動物,要注意圍繞一個中心進行描寫、抒情、議論。
景物襯托法
景物襯托法就是描寫動物,首先要集中筆墨描寫好動物,寫出動物的特點。動物的描寫要成為文章的中心。其次描寫動物周圍的景物時,要為描寫動物服務。景物的描寫在全文中只是起襯托的作用,不能喧賓奪主。
季節特徵法
採用季節特徵法描寫自然景物,一定要對景物四季不同的特徵進行仔細觀察。描寫時,既要逼真地再現具體的時令特徵,又要表現景物本身的特徵,使時令特徵和景物特徵融為一體。在描寫景物的四季特徵時,不能面面俱到,要做到各有側重。此外,運用季節特徵法描寫景物時,不能變換景物的地點,要對同一地點的不同季節景色描寫。
隨時變化法
隨時變化法一般運用於描寫日出、月上、日落、月夕等天空的景色變化,以及描寫颳風、下雨、下雪等氣色變化。採用隨時變化法描寫景物,一定要注意仔細觀察時間的推移過程中,景物所發生的細微變化,這樣才能言之有物。在描寫景物時,要把時間的變化交代清楚,這樣能反映景物變化的時間進程感。其次要把景物在各個時間裡自身特徵的變化描寫具體,使讀者好像看到一場景物變化的小電影。
日內變化法
同一景物在一天內不同的時刻,景色是不一樣的。採用日內變化法描寫景物,我們必須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去勾畫景物的不同畫面,並做到各有側重,避免畫面相似。不能只改變景物的地點,但是側重點可以變化。這樣,才能做到同中有異。
定點換景法
運用定點換景法描寫景物,首先在觀察景物時要注意選擇好觀察點。因為表現同一事物時,立足點不同,觀察的“方位”、“角度”不同,呈現的面貌也各不相同,表達效果大不一樣。其次描寫時要注意把觀察點交代清楚,即使不用文字作專門說明,也應該讓讀者能從描寫中領會到作者觀察的立足點和角度方位。此外,描寫時要按照一定順序,即由近及遠或由遠及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從左到右或從右至左等等。這樣可以把景物寫得層次清楚,鮮明逼真,有立體感,給讀者以如臨其境,如在感受。
定景換點法
同一景物,從不同的位置去看,所呈現的面貌是完全不同的。採用定景換點法描寫景物就是把不同位置觀察到的景物的差異寫出來。採用定景換點法描寫景物首先要把觀察點的變化情況交代清楚,使讀者知道是在什麼地方觀察到的。其次交代觀察點時要按一定的順序,或由下至上,或由上至下,或由遠及近,或由近及遠,或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此外描寫景物時,注意從不同的側面去反映,使讀者對景物有整體感。
移步換景法
移步換景法一般適合於遊記或參觀記,描寫景物時,人走景移,隨著觀察點的變換,不斷展現新畫面。採用移步換景法描寫景物時,首先要把觀察點的變換交代清楚。這樣,讀者才能清楚地知道遊覽或參觀的路線。其次要把移步中或移步後所見到的景物具體地展現出來,使讀者看到一幅幅絢麗多彩、內容豐富的生動畫面。要注意圍繞一個中心展示不同的畫面,避免有支離破碎的感覺。其次要進行精心的剪裁,要把一路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繪出來,刪去一般性的描寫,避免記流水帳。
圍繞中心法
我們描寫景物時,不可能把看到的全部寫下來,而且也不必要全寫。圍繞中心法就是根據文章中心的需要,選擇有關的景物進行描寫。採用圍繞中心描寫景物,首先要確定文章的中心。有了中心,寫景就有了主心骨。中心的確定來自對景物的細緻觀察。通過觀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點,這就是文章中心。中心確定以後,就要對觀察到的景物進行篩選。能表現中心的就要進行細緻的描繪。能襯托中心的也要進行必要的描寫。與中心無關的,就略去不寫。
分類描寫法
分類描寫是按描寫對象的不同類別,如天地、山川、草木、蟲魚等,或不同方面,如形狀、顏色、聲音等的順序來寫的。因此描寫時,不一定要交代觀察點,也不一定要按時間或空間的順序。
小說寫作
寫作基礎
@描寫
人物描寫、環境描寫。
人物描寫又分為:語言、心理、外貌、神態。
正面描寫:作者描述主角。側面描寫:小說中的角色描述主角。
@敘述
1.時間先後順序。
2.分敘同時發生的事。
3.倒敘(回憶)。
(1)先講結果,後講原因。回憶的方式講原因,揭開謎團。
(2)觸景生情或觸事生情,從而回憶過去。有時因物是人非而傷感。
4.插敘(支線劇情)。
(1)插在開始:前奏,交代故事背景。
(2)插在中部:為主線劇情做鋪墊的支線劇情。
@劇情的重要性
主線劇情:主要講述主角的經歷。
支線劇情:主要講述配角的經歷。
@抒情
直接抒情。
間接抒情:話中含話、口是心非、借事喻事。
@矛盾
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因為有矛盾,所以才要努力解決矛盾,這個過程中,事物得到發展。
矛盾的產生、維持、延長、消除。
如果矛盾早早解決,故事也就早早結束了,所以需要維持、延長矛盾。
@伏筆:伏筆為以後的劇情做鋪墊,製造一個“原因”,目的是為了產生以後的“結果”。
@逐漸清楚
設定謎團,吸引讀者的好奇心,隨著故事的發展,逐漸揭開謎團。
開始不理解的話語,隨著故事的發展,逐漸的理解。
@夢境:
從中得到啟發。
讀者以為是真事,後來知道描寫的是夢。
@中斷:先把某件事說一半,不說另一半,故事發展到一定程度,再說出另一半,成為完整的事。
@配角
1.正面配角:
(1)能力和主角互補,幫助主角完成事情。
(2)主角完成事的必要條件或中間人。
2.反面配角:
(1)敵人,製造矛盾。
(2)競爭對手。
正面配角也可能變為反面配角,而反面配角也可能變為正面配角。
@修辭
比喻:分為明喻、暗喻、借喻。
借代:用一個事物相關的其它事物來代替這個事物。(比喻強調“喻”,借代強調“代”)
擬人:用人的特徵來表現物。
擬物:用物的特徵來表現人。
誇張:擴大或縮小事物的特徵。
呼應:寫了一個事物,後面又出現這個事物。
對比。
襯托:利用事物的相似條件來襯托就是正襯,利用事物的對立條件來襯托就是反襯。
粘連:描寫甲事物的詞也用於描寫乙事物。例如:別看我耳朵聾,可是心不聾(“聾”從耳朵轉移到心)。
移就:本來描寫甲事物的詞,轉移到乙事物上,而不用在甲事物上。例如:張三向李四伸出善意的手(“善意的”本來要修飾張三)。
排比。結構一致,語氣一致,意思相關。
對偶。結構一致,意思相對或相反。
頂針。前一句話的結尾詞作為後一句話的開頭詞。
欲揚先抑。要說一個事物好,先說這個事物不好的方面。
@引用:引用名言名句。
情感
@相識
直系親屬、旁系親屬。
鄰居。
社會關係。
例如:學校同學。
例如:公司同事。
例如:公共活動而相識。
例如:坐火車相識。
為共同目的而走到一起,彼此合作。
幫助或救助而相識。
聽聞某人的事跡後,主動結交某人。
重逢。
例如:小時候的朋友,長大又重逢。
例如:幫助陌生人,離別後,本以為永遠不會再見面,結果又在某地重逢。
偶遇。
@關係發展
幫助或救助。
滿足對方的願望。
感動。
討好。
例如:男孩直接討好女孩。
例如:男孩討好女孩的家人或朋友,從而獲得他們的幫助。
聊天。
一起參加活動、聚會。
合作完成某事。
了解某人的過去。
例如:聽朋友說,看照片和影像。
@情感升溫要自然、合理。
@情感發展了很久,最終爆發出感人的劇情高潮。
@如果男早早的向女表白,就可能彼此尷尬,不敢說話和在一起,朋友關係發展到一定程度再表白,而女向男表白更容易成功。
@細緻的平常的生活瑣事更顯真實感。
@有些思想不是想好了才寫成故事,而是在故事中才產生的思想。要把自己當成故事裡的人,在故事的經歷中產生更多思想。
@朋友的作用
相互幫助。
例如:朋友撮合戀愛。
互利共贏。
聊天。
例如:見面聊天。
例如:電話聊天。
一起參加活動。
鬥爭和誤會
@反面角色損害正面角色:
反面角色利用正面角色的弱點來損害正面角色。
反面角色誘導正面角色做某事,然後再把這件事表現為另一個意思。
反面角色獲取正面角色所愛的人或重要的東西,然後以此威脅正面角色。
反面角色製造不真實的人證或物證。
反面角色利用正面角色的錯誤引發其它事件,從而擴大錯誤。
反面角色挑撥正面角色和朋友的關係,從而使主角的勢力下降。
反面角色阻止正面角色能力的發揮。
反面角色聯合起來損害正面角色。
反面角色威脅、控制、誤導、利用其他反面角色去損害正面角色。
反面角色威脅、控制、誤導、利用正面角色去損害其他正面角色。
@正面角色戰勝反面角色:
作者設計劇情,讓正面角色結交有能力的人,從而幫助正面角色戰勝反面角色。
反面角色遇到困難時,正面角色幫助反面角色,從而感化反面角色。作者設計一個劇情,讓反面角色陷入苦難,然後正面角色幫助並感化反面角色。
例如:反面角色失敗後,正面角色救活或照顧反面角色,反面角色受感化。
例如:反面角色失憶後,正面角色救活或照顧反面角色,反面角色受感化。
在危難中,反面角色暴露出壞的一面,從而被大家孤立。
在誘惑中,反面角色暴露出壞的一面,從而被大家孤立。
在利益中,反面角色暴露出壞的一面,並且反面角色之間為爭奪利益而內斗。
反面角色做壞事露馬腳,被正面角色發現。
正面角色聯合起來和反面角色鬥爭。
反面角色覺得壞事已經成功,所以敢於向正面角色坦白所做的壞事,結果壞事沒成功,還暴露了。
@負面角色做壞事時,也可能連帶的做出了好事。
@誤會
把別人的言語理解為另一個意思。
例如:說話不清楚、不完整容易造成誤會。
例如:謊話容易造成誤會。
例如:男主角說:“不是中等程度。”男主角的意思是“高等程度。”而女主角以為是“低等程度。”
把一種現象理解為另一種現象。
例如:違反大家普遍遵守的為人處世的方法容易造成誤會。
例如:傻事容易造成誤會。
例如:怪事容易造成誤會。
例如:巧合容易造成誤會。
例如:男主角沒好意思給女主角送禮物,而給朋友們都送了,女主角誤以為男主角不在意女主角。
例如:壞人誘導,使男主角和女配角在一起,然後被女主角誤當成戀愛。
@情侶分開
男主角做錯事,女主角生氣而分開。
不讓所愛的人受傷害或牽連而分開。
受壞人挑撥而分開。
悄悄的觀察對方,從而試探、考驗對方。
魔幻小說
@角色類型
特殊技能的人和普通人。
魔
神。
鬼。
妖。
半妖。(人和妖所生)
植物妖怪。(樹精)
器物妖怪。(死人的物品吸收死人的陰氣而成的妖。)
寵物妖。
@妖怪存在的意義
存活:吃人、吸血、吸靈魂。
提高妖力:吃人、吸血、吸靈魂。
獲取名利。
為情。(雖然已死,但是為了情,以鬼身留在人間。)
復仇。(生前受到傷害,死後怨念不滅,化為厲鬼,其有特定的復仇對象和復仇方式。)
嚇人、捉弄人為樂。
@能力
物理攻擊。
法術攻擊。(例如:閃電、火、靈符)
有害氣體。
催眠。
包裹、捆綁。(鋼線、毛髮、吐絲、黏膠)
陷阱。
吸收瓶。
放大或縮小。
幻術和幻覺。(幻術指變出虛假的東西來代替真實的東西。幻覺可以來到有特殊意義的環境。)
詛咒:變老、變成小孩、變成動物。
解詛咒:必須由施詛咒的人來解詛咒,或者黑魔女施詛咒,必須由白魔女解詛咒。
變身。
分身。
假身。
隱身。
靈眼:可以看出妖怪化身的真面目。
感應:可以感知周圍有妖怪。
醫療。
防護:抵擋或禁止物理攻擊或法術攻擊。
自動復原。
吸收。
反射。
@連帶的生命,一個死另一個也會死。
@魔幻門、穿越門。
@無人的森林、山、洞穴,裡面有奇妙的地方。
@變化的地方:例如:白天是空城,晚上是鬼城。
偵探小說
@人物:受害人、嫌疑人、證人。
@審查證人:獲取人證(證詞)。
@審查嫌疑人:事發時嫌疑人在乾什麼,不在場證明。嫌疑人說的話是否前後矛盾,嫌疑人之間說的話是否矛盾。證人也可能是嫌疑人,那么證詞就可能是假的。
@偵探現場調查:獲取物證、可疑的現象。
可疑的現象(反常的現象):生活規律的反常,物品放置的反常,掉落了通常不會掉落的東西。
@根據新的收穫,再次審查嫌疑人。
@壞人將偵探的判斷誘導到錯的方面。
@主角說故事,其實指的是自己。
@神秘人最終卻是最不可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