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波薏苡

《後漢書》卷二十四〈馬援列傳·馬援〉~846~

初,援在交阯,常餌薏苡實,用能輕身省欲,以勝瘴氣。南方薏苡實大,援欲以為種,軍還,載之一車。時人以為南土珍怪,權貴皆望之。援時方有寵,故莫以聞。及卒後,有上書譖之者,以為前所載還,皆明珠文犀。馬武與於陵侯侯昱等皆以章言其狀,帝益怒。援妻孥惶懼,不敢以喪還舊塋,裁買城西數畝地槁葬而已。賓客故人莫敢吊會。嚴與援妻子草索相連,詣闕請罪。帝乃出松書以示之,方知所坐,上書訴冤,前後六上,辭甚哀切,然後得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伏波薏苡
  • 出自:《後漢書》
  • 時間:846
  • 時代:古代
典源,釋義,典源譯文,釋義,同源典故,示例,

典源

《後漢書》卷二十四〈馬援列傳·馬援〉~846~

釋義

典源譯文

起初,馬援在交阯,常吃薏米,因薏米能除瘴氣,久服能輕身省欲。南方薏苡果實大,馬援想作為種子,回軍時,載了一車。當時人們以為這是南方土產的奇珍怪物,權貴們都觀望著。馬援當時受帝寵信,所以沒人敢報告朝廷。等到馬援死,有人上書誣告,說馬援以前從南方載回來的,都是明珠彩犀一類珍寶。馬武與於陵侯侯昱等,都以奏章說明其形狀,帝更怒。馬援妻和兒子們惶恐畏懼,不敢把馬援靈柩運回舊墳地安葬,只買了城西的幾畝地草草埋葬了事。賓客們也不敢去弔唁。馬嚴與馬援妻子草索相連,到朝廷請罪,帝拿出梁松的誣告書相示,才知是挾怨誣告,就上書訴冤,前後六次,辭意哀切,然後才得以安葬。

釋義

馬援死後因為薏苡被人誣告。後因稱蒙冤被謗為“伏波薏苡、薏苡之謗、薏苡明珠”。

同源典故

伏波薏苡 伏波被讒 傷薏苡 所載無南物 收薏苡 明珠一車 明珠來戚里 明珠恨 明珠薏苡 珠薏餘生 薏苡冤 薏苡嗟 薏苡成珠犀 薏苡明珠 薏苡為文犀 薏苡無車 薏苡蜚語 薏苡謗 薏苡遺恨 遭薏苡 馬援載薏苡

示例

作者
詩題
詩句
元稹
送崔侍御之嶺南二十韻
珠璣當盡擲,薏苡詎能讒。
李群玉
湘陰縣送遷客北歸
不須留薏苡,重遣世人疑。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稻粱求未足,薏苡謗何頻。
權德輿
送安南裴都護
歸時無所欲,薏苡或煩君。
白居易
得微之到官後書備知通州之事悵然有感因成四章之三
侏儒飽笑東方朔,薏苡讒憂馬伏波。
胡曾
銅柱
功成自合分茅土,何事翻銜薏苡冤。
鄭還古
吉州道中
薏苡殊非謗,羊腸未是艱。
陳子昂
題居延古城贈喬十二知之
桂枝芳欲晚,薏苡謗誰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