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暑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古今醫統大全》卷七十二。具有健脾利濕,清心解暑之功效。主治心經伏暑,小便赤濁。
基本介紹
- 名稱:伏暑湯
- 出處:《古今醫統大全》卷七十二
- 組成:人參、白朮、赤茯苓、香薷、澤瀉、豬苓、蓮肉、麥門冬
- 功用:健脾利濕,清心解暑
- 主治:心經伏暑,小便赤濁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
組成
人參、白朮、赤茯苓、香薷、澤瀉、豬苓、蓮肉(去心)、麥門冬(去心)各等分。
用法用量
上咀,每服半兩,水煎服。
功用
健脾利濕,清心解暑。
主治
心經伏暑,小便赤濁。
方義
方中香薷解暑化濕;麥門冬、人參益氣生津;赤茯苓、澤瀉、豬苓淡滲利濕;白朮健脾燥濕;蓮肉清心安神,並善引藥入心,清其心經伏熱。諸藥合用,共奏解暑清心,益氣生津,滲濕利尿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