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兒(節氣)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蟪蛄的俗稱,出自莊子《逍遙遊》。伏天兒,學名蟪蛄,蟬類。吻長,體短。色黃綠,有黑白條紋,翅膀有黑斑。雄體腹部有鳴器,聲音響亮。夏末自早至暮鳴聲不息,性機警。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伏天兒
  • 別稱:蟪蛄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動物俗稱,節氣,

動物俗稱

蟪蛄是一種早上出生晚上死亡的動物,相傳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一天之內從出生到交配到產卵到死亡。
用來形容人要珍惜生命,珍惜光陰,人的一生是短暫的。

節氣

所謂的“伏天兒”,就是指農曆“三伏天”,既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
伏天兒
我國古代曆法中既有對伏天的推算,“三伏”這種說法自秦代以來就有,查《漢書·郊祀志》有明確記載,注中說:“六月伏日也,周時無,至此(指秦)乃有之。”
有關伏天的說法在我國的大江南北是一致的,並無南北之分。顏師古注說:“陰氣將起,迫於殘陽而未得升,故為藏伏,因名伏日也。”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大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
可以這樣理解:“伏”就是天氣太熱了,宜伏不宜動,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農曆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曆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間。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曆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我國古代流行“乾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循環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複一次。從夏至開始,依照乾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看來,庚日出現的早晚將影響中伏的長短,所以,出現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
由於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氣最熱,氣溫最高,陽氣最盛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人體腠理疏鬆,經絡氣血流通,有利於藥物的滲透與吸收,而庚日又與肺金有關(庚日為金,屬大腸,大腸與肺相表里),為溫煦肺經陽氣,驅散內伏寒邪的最佳時機。加之精心選取有溫經散寒、化痰平喘作用的膀胱經及督脈腧穴進行敷貼,相得益彰,共收扶正祛邪之功,故而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這是按照天干的十數去計算的。所以,劃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天干的庚日,為第一伏的開始天。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曆年的6月21日,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後,就是第三個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第一伏的開始;十天之後,又是個庚日,也就是7月29日,就進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後,又是一個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進入了第三伏。這就是說,每年進入三伏天之後,都是很熱的,特別是第三伏的十天,是最熱的。
3、 地理特點
長江中下游地區7-8月出現的連續乾燥高溫天氣.
也叫伏旱
是由於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該地區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形成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