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地杜鵑(原變種)

伏地杜鵑(原變種)常綠伏地小灌木,分枝多;幼枝被淡黃色硬毛。葉互生,近革質,寬卵形或近圓形,長約6毫米,寬約5毫米,先端和基部均鈍圓,邊緣疏生短硬毛,老則毛脫落,表面綠色,無毛,背面蒼白,疏生硬毛,中脈在表面凹陷,在背面凸起,側脈在兩面不明顯;葉柄長約1毫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伏地杜鵑(原變種)
  • :植物界
  • 分布區域:雲南西北部
  • 棲息地:海拔3000-3800米的高山灌叢草地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花小,單一,腋生;花梗長約1毫米,無毛;小苞片2,對生,卵形,長約2.5毫米,紫色,無毛,先端微尖;花萼長2毫米,裂片長圓形,無毛;花冠鐘形,玫瑰紅色,長約3毫米,至中部以上圓裂,兩面無毛,先端反折;雄蕊內藏,花絲無毛,花葯短,管狀,無芒;子房上位,無毛,花柱粗短,長約1毫米,無毛。漿果球形,紅色;花托在果時膨大,肉質;種子腎形,極小,黃褐色,有光澤。花期5-6月,果期7-10月。

生長環境

主要生長於海拔3000-3800米的高山灌叢草地。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雲南西北部,模式標本采自雲南西北部(無具體地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