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事,拼音fú shì
1、指在朝廷或官員屬下任職。
《文選·陸機詩》:“誰謂伏事淺,契濶逾三年。”
李善註:“《
周禮·大司徒》:‘頒職事,十有二曰服事。’ 鄭司農曰:‘服事,謂為公家服事也。’‘服’與‘伏’同,古字通。”
南朝宋
鮑照 《謝上除啟》:“臣伏事日淺,蒙荷已豐。”
宋
張齊賢 《洛陽搢紳舊聞記·安中令大度》:“劉某曰:‘某伏事歲久,受恩亦多,忽見近日作為,某憂懼及禍,不忍遽辭訣。某今日乞令公與罪名殺之,以荅從來受恩。’”
2、指侍候,服侍。
元
關漢卿 《謝天香》第三折:“我伏事的都入羅幃,我恰才舒鋪蓋似孤鬼。”
清
李漁 《奈何天·形變》:“你在這裡伏事我,今日這個澡,比不得往常。”
3、指屈膝事人。
《
資治通鑑·唐昭宗大順元年》:“ 克用囚之,既而使人誘之,欲以為河東副使,揆曰:‘吾天子大臣,兵敗而死,分也,豈能伏事鎮使邪!’”
4、指用暴力對付、整治人。
胡適 《兩種序》:“兩個伏事一個,扯著耳朵,把鴆酒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