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蠡甫(1900.9-1992.10)廣東新會麥園鄉人(現屬江門市外海鎮麥園村)。出生於清朝光緒二十六年。其父伍光建是一位卓越的外國文學翻譯家(見《熠熠文星》首卷23頁)。伍蠡甫也是我國當代著名的翻譯家、美術理論家、西方文論專家、文學家、國畫家,一生著述寫作,教書育人,與其父伍光建被稱為“中國譯壇雙子星”。 1992年,伍蠡甫與世長辭,終年九十二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伍蠡甫
- 別名:敬庵,字叔潛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上海
- 出生日期:1900年9月
- 逝世日期:1992年
- 職業:畫家、翻譯家
- 代表作品:《談藝錄》、《中國畫論研究》
人物生平,成就榮譽,外界評價,
人物生平
伍蠡甫筆名“敬庵”,字叔潛。先後就讀於北京匯文附小、上海青年會中學、—E海聖約翰大學附中、復旦大學等校。
既有家學淵源,加之天資聰穎,以優異成績留學英國,入倫敦大學攻讀,在這所舉世聞名的學府中,伍蠡甫潛心治學,廣涉外國名著,涉獵西方文學理論。學成歸國後,歷任上海復旦大學教授兼文學院院長、外國文學系主任,同時從事外國文學翻譯工作。
三、四十年代,伍蠡甫還被中國公學、暨南大學等聘為外文系教授,並任黎明書局副總編輯,主編《世界文學》雜誌雙月刊,主持編輯出版《西洋文學名著叢書》和宣傳中外學術的《文摘》,曾被北京故宮博物院聘為顧問,又擔任國際筆會中國分會秘書。
伍蠡甫早在英國倫敦大學攻讀時,已立志為國人介紹西學、引進名著讀物,並擬定了翻譯名著大綱,回國時甘願舍料。 回國後,他先後翻譯出版了俄羅斯大文豪高爾基的作品《文化與文明》(大時代書局出版發行);《蘇聯文學諸問題》(開明書局出版);德國歌德的《威廉的修業時代》(節譯本,黎明書局出版);法國盧梭的《新哀綠綺恩》(節譯本,黎明書局出版);《瑞典短篇小說選》(商務印書局出版)等等。
解放後,伍蠡甫一直在復旦大學任教,曾任該校外文系教授兼外國文學研究室主任。後任復旦大學文藝批評教授、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導師。
1949年以後,伍蠡甫先後翻譯出版了《哈代短篇小說集》、《雪萊詩辯》。1963年至1964年,他回響上級指示,組織了多名專家學者編寫《西方文論選》(上、下兩卷),這是中國首次進行關於西方文論的研究編著,該書出版後,用作高等學校外國文學專業學習用的教科書,對推動西方文學的深層研究起著積極的作用。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伍蠡甫難逃劫運,被打成“反動學術權威”,扣上了“宣傳資產階級觀點”、“美化資產階級文學”的罪名,宣布他的著作《西方文論選》為大毒草。他生平珍藏的一大批名家字畫、古玩之物被搶掠去,留學英倫時期苦心搜購的西方文學名著和原版外文資料亦在這場劫難中散失殆盡。 經歷了十年動亂之後,伍蠡甫得到落實政策,重返工作崗位,他的研究成果又得到承認和推廣。
八十年代後,他除了擔任復旦大學文藝批評教授外,還肩負一系列社會職務:上海畫院兼職畫師、全國外國文學會顧問、中華全國美學會顧問、上海比較文學研究會顧問、《大百科全書?外國文學卷》、《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卷》編委,《辭海》編委,以及外國文學、美術科主編,並光榮當選為上海市文聯、上海筆會的成員之一,上海市社會科學聯合會的理事。 1985年,伍蠡甫主編出版有《山水與美學》(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中國美術辭典》(伍蠡甫任副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與夏仲翼合編《歐洲文論簡史》。八十年代中後期,伍蠡甫主要從事西方文論研究工作,寫作《歐洲文論簡史——古希臘羅馬至十九世紀末》一書(1985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此書出版後,引起學術界極大關注。此外,伍蠡甫晚年還著撰出版了多本藝術理論專著:《訪藝錄》、《中國畫論研究》、《伍蠡甫藝術美學文集》。 伍蠡甫又是蜚聲藝壇的美術鑑賞家和國畫大師。他是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
成就榮譽
伍蠡甫通過對中西繪畫和畫論的研究,逐漸感到現代西方美學,尤其是後印象派舍“再現”而取“表現”,強調畫中有“我”,實與國畫“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優良傳統,殊途而同歸。他以為對中西繪畫美學的比較研究,實為一項重要工作,因而他在這方面用了很大的功夫。他在山水畫創作上,力求寫生而不忘創意,注重“丘壑內營”,表達畫家的真情實感和思想境界,富有學養和書卷氣,曾多次在國內外舉行個人畫展。作品出版有《伍蠡甫山水畫輯》,論著有《談藝錄》、《中國畫論研究》、《伍蠡甫藝術美學文集》、《名畫家論》,並主編《中國名畫欣賞辭典》、《山水與美學》。同時,在教學領域開系統研究西方文論之先河,撰有《歐洲文論簡史》,並主編《西方文論選》、《現代西方文論選》等。
外界評價
著名畫家高劍父讚譽他的國畫:“雅得石濤之旨,能從北苑中寫出自己個性來。,’劉海棠則稱讚曰:“畫筆老拙遒辣,實踐理論相呼應” 。徐悲鴻生前曾觀賞過伍蠡甫國畫展,他用杜甫詩句“元氣淋漓嶂猶濕”來題贊伍老的山水畫。
伍老是位很具親和力的專家,但他從不拿大擺架,而是不驕不躁,謙遜謹慎,平易近人,絕不搞“我是主編我說了算”。那時為了便於開展工作,擴大影響,提高辭典的知名度,伍老提出要增聘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饒宗頤和美國堪薩斯納爾遜美術館研究員李鑄晉為編委會的顧問,並寫成專函要出版社複印轉發給各編委徵求意見。我看到專函後向伍老提問:可否也聘請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術考古系主任方聞教授為顧問?伍老馬上同意,立即補充一信說:“方聞先生理應聘為顧問,茲附上他的通信地址,請貴社寄去聘函為要。”後有編委回函提出宜再加上劉海粟先生為顧問,伍老又欣然採納。並具函讓我登門拜望劉老,除送上聘書還請他為“名畫賞典”封面題箋。伍老所營造的,就是這種民主、集中、和諧的團隊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