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胥潮

伍胥潮

伍胥潮,典故名,典出《吳越春秋》卷五〈夫差內傳·十三年〉。相傳吳國的伍子胥遭佞臣陷害,被吳王夫差逼令自殺,並將其屍體裝入革囊,拋入江心, 伍屍氣若奔馬,流向大海。後因以“伍胥潮”謂怒潮。亦省作“ 伍潮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伍胥潮
  • 出處《吳越春秋》
  • 拼音:wǔ xū cháo
  • 注音:ㄨˇ ㄒㄩ ㄔㄠˊ
  • 含義:指怒潮
詳細釋義,典源,釋義,用典示例,

詳細釋義

典源

《吳越春秋》卷五〈夫差內傳·十三年〉
吳王置酒文台之上,群臣悉在,太宰嚭執政,越王侍坐,子胥在焉。王曰:「寡人聞之,君不賤有功之臣,父不憎有力之子。今太宰嚭為寡人有功,吾將爵之上賞。越王慈仁忠信,以孝事於寡人,吾將復增其國,以還助伐之功。於眾大夫如何?」群臣賀曰:「大王躬行至德,虛心養士,群臣並進,見難爭死;名號顯著,威震四海;有功蒙賞,亡國復存;霸功王事,鹹被群臣。」於是子胥據地垂涕,曰:「於乎,哀哉!遭此默默,忠臣掩口,讒夫在側;政敗道壞,諂諛無極;邪說偽辭,以曲為直,舍讒攻忠,將滅吳國:宗廟既夷,社稷不食,城郭丘墟,殿生荊棘。」吳王大怒,曰:「老臣多詐,為吳妖孽。乃欲專權擅威,獨傾吾國。寡人以前王之故,未忍行法,今退自計,無沮吳謀。」子胥曰:「今臣不忠不信,不得為前王之臣。臣不敢愛身,恐吾國之亡矣。昔者桀殺關龍逢,紂殺王子比干,今大王誅臣,參於桀紂。大王勉之,臣請辭矣。」子胥歸,謂被離曰:「吾貫弓接矢於鄭楚之界,越渡江淮自致於斯。前王聽從吾計,破楚見凌之讎。欲報前王之恩而至於此。吾非自惜,禍將及汝。」被離曰:「未諫不聽,自殺何益?何如亡乎?」子胥曰:「亡,臣安往?」吳王聞子胥之怨恨也,乃使人賜屬鏤之劍。子胥受劍,徒跣褰裳,下堂中庭,仰天呼怨曰:「吾始為汝父忠臣立吳,設謀破楚,南服勁越,威加諸侯,有霸王之功。今汝不用吾言,反賜我劍。吾今日死,吳宮為墟,庭生蔓草,越人掘汝社稷。安忘我乎?昔前王不欲立汝,我以死爭之,卒得汝之願,公子多怨於我。我徒有功於吳。今乃忘我定國之恩。反賜我死,豈不謬哉!」吳王聞之,大怒,曰:「汝不忠信,為寡人使齊,托汝子於齊鮑氏,有我外之心。」急令自裁:「孤不使汝得有所見。」子胥把劍仰天嘆曰:「自我死後,後世必以我為忠,上配夏殷之世,亦得與龍逄、比干為友。」遂伏劍而死。吳王乃取子胥屍盛以鴟夷之器,投之於江中,言曰:「胥汝一死之後,何能有知?」即斷其頭,置高樓上,謂之曰:「日月炙汝肉,飄風飄汝眼,炎光燒汝骨,魚鱉食汝肉。汝骨變形灰,有何所見?」乃棄其軀,投之江中。子胥因隨流揚波,依潮來往,盪激崩岸。

釋義

相傳吳國的伍子胥遭佞臣陷害,被吳王夫差逼令自殺,並將其屍體裝入革囊,拋入江心, 伍屍氣若奔馬,流向大海。後因以“伍胥潮”謂怒潮。亦省作“ 伍潮 ”。

用典示例

元 楊維楨 《錢塘懷古率堵無傲同賦》詩:“刧火自焚 楊璉 塔,箭鋒猶抵 伍胥 潮。”
清 陳維崧 《浣溪紗·雨中由楓橋至齊門》詩:“薺菜綠平 齊 女墓,梨花雪壓 伍胥 潮。”
清 陳維崧 《琵琶仙·閶門夜泊用白石詞韻》:“縱尚有鴟夷一舸,怕難禁伍潮堆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