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秉鑒(1769年—1843年9月4日),又名伍敦元,生於廣州,祖籍福建。清代廣州十三行商人,廣州的世界首富。 2001年,美國《華爾街日報》統計了1000年來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有6名中國人入選,伍秉鑒就是其中之一。道光十四年(1834年),伍秉鑒的私人資產已達2600萬銀元。
伍秉鑒財產的形式很多,不光是銀子,還有自己的企業,這個企業叫“怡和行”,做中西貿易,主要經營絲織品、茶葉和瓷器。他立足廣州,主要是跟英國人做貿易,同時又把產業放大到國外,甚至債務也放到國外,是英國東印度公司最大的債權人。他也像中國普通的地主一樣,在國內買了大量的田產、宅院、茶園、店鋪,甚至讓銀子變成資本,到美國投資鐵路、證券和保險業務。伍秉鑒的怡和行一度成為世界級的跨國財團。
基本介紹
人物生活,傳奇人生,歷史背景,商業創舉,廣東十三行,怡和行,國際聲譽,愛國助國,禁菸運動,捐資救國,沒落髮展,身死家敗,淒涼晚景,
人物生活
職業: 貿易人
財富來源: 進口 ,出口 ,錢莊
資產: 約2800萬兩(當時美國最富有的人也只有700萬兩)
成名原因: 在他那個時期最富有的商人
伍秉鑒的先祖在福建是從事種茶葉的,在康熙初年由福建泉州遷至廣東廣州,家族從事的還是廣東與福建之間茶葉的買賣。到了第五代的伍國瑩是伍秉鑒的父親,伍國瑩曾在廣州首富潘振承家中做賬房。1783年,伍國瑩就開始參與經營的商行叫做元順行。1792年,伍國瑩把業務交給了兒子伍秉鈞,伍秉鈞接過這個行務以後就正式創辦了怡和行,伍秉鈞在35歲的時候病逝,他的弟弟伍秉鑒接手了怡和行,這一年是1801年,伍秉鑒把怡和行做大做強。
傳奇人生
世界首富伍秉鑒,2001年在美國《華爾街日報》(亞洲版)刊登了一個《縱橫一千年》的專輯,統計出了上幾個世紀世界上最富有的50個人。其中,有六位華人入選,他們分別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劉瑾、和珅、伍秉鑒和宋子文。這六個人中,又唯獨伍秉鑒是以純粹的商人身份出現,所以伍秉鑒也是人們最關注的焦點。
伍秉鑒(1769~1843年),字成之,號平湖,別名敦元、忠誠、慶昌,祖籍福建。其先祖於康熙初年定居廣東,開始經商。到伍秉鑒的父親伍國瑩時,伍家開始參與對外貿易。1783年,伍國宗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成立怡和行,並為自己起了一個商名叫“浩官”。該商名一直為其子孫所沿用,成為19世紀前期國際商界一個響亮的名字。1801年,32歲的伍秉鑒接手了怡和行的業務,伍家的事業也開始快速崛起,伍秉鑒成為了廣州行商的領頭人——總商。在經營方面,伍秉鑒同歐美各國的重要客戶都建立了緊密的聯繫,並依靠超前的經營理念在對外貿易中迅速崛起。伍秉鑒不但在國內擁有地產、房產、茶園、店鋪等,而且他還大膽地在大洋彼岸的美國進行鐵路投資、證券交易並涉足保險業務等領域,同時他還是英國東印度公司最大的債權人,東印度公司有時資金周轉不靈,常向伍家借貸。正因為如此,伍秉鑒在當時西方商界享有極高的知名度,成了洋人眼中的世界首富,曾被一些西方學者稱之為“天下第一大富翁”。1840年6月,鴉片戰爭爆發。儘管伍秉鑒曾向朝廷捐巨款換得了三品頂戴,但這絲毫不能拯救他的事業,他不得不一次次向清政府獻出巨額財富以求得短暫的安寧。1843年,伍秉鑒在中國的動亂中病逝於廣州,享年74歲。伍家所積累的財富是驚人的。據1834年伍家自己的估計,他們的財產已有2600萬銀元,按照國際銀價換算,這個數目相當於今天的50億元人民幣。而且,伍家在珠江岸邊的豪宅,據說可與《紅樓夢》中的大觀園媲美。
歷史背景
1834年的中國,出了位世界首富。
1686年春,廣東巡撫李士禎在廣州頒布了一項公告,宣布凡是“身家殷實”之人,只要每年繳納一定的白銀,就可作為“官商”包攬對外貿易。令李士禎想不到的是,這一公告竟會在以後的歲月里為中國催生出一位世界首富。壟斷清朝海上外貿,廣州十三行成為暴富群體。
17世紀後期,康熙皇帝暫時放寬了海禁政策,來華從事貿易的外國商人日益增多。於是,廣東地方政府於1686年招募了13家較有實力的行商,指定他們與洋船上的外商做生意並代海關征繳關稅。從此,近代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廣州十三行”誕生了。在以後的發展中,這些行商因辦事效率高、應變能力強和誠實守信而深受外商歡迎。
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清朝下令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僅保留廣州一地作為對外通商港口。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直接促使廣州十三行成為當時中國唯一合法的“外貿特區”,從而給行商們帶來了巨大的商機。在此後的100年中,廣東十三行竟向清朝政府提供了40%的關稅收入。
商業創舉
廣東十三行
在中國歷史上曾有一個“廣東十三行”,今天幾乎不為人知。但就是這個被忽視的商人群體,曾經營了大清王朝全盛時期唯一的對外通商口岸,一度活躍在中西貿易的舞台上。當時,這些中國商人被西方世界認為是18世紀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所謂的“十三行”,實際只是一個統稱,並非是13家,多時可達幾十家,少時則只有4家。但由於它享有壟斷清朝海上對外貿易的特權,凡是外商購買茶葉、絲綢等國貨,或銷售洋貨進入內地,都必須經過這一特殊的組織,故“廣東十三行”逐漸成為與兩淮的鹽商、山西的晉商並立的行商集團。
在財富不斷積累的過程中,“廣東十三行”中也湧現出了一批豪商巨富,如潘振承、潘有度、盧文錦、伍秉鑒、葉上林等,以至於當時就流傳有“洋船爭出是官商,十字門開向二洋。五絲八絲廣緞好,銀錢堆滿十三行”的說法。在現在看來,這些行商無疑是當時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怡和行
十三行中的怡和行,更因其主人伍秉鑒而揚名天下。伍秉鑒是個商業奇才,在他經營怡和行時,同歐美各國的重要客戶都建立了緊密的聯繫。他既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官商,又懂得依靠西方商人的貿易發財致富。他的商行在當時同外商聯繫最為緊密,可以在東印度公司、散商和美商中左右逢源。在1834年以前,伍家與英商和美商每年貿易額達數百萬兩白銀,伍秉鑒還是東印度公司的“銀行家”和最大債權人。正因為如此,伍秉鑒在當時西方商界享有極高的知名度,一些西方學者更稱他是“天下第一大富翁”。
在產業經營方面,伍秉鑒不僅在國內擁有地產、房產、茶園、店鋪等,還大膽地在大洋彼岸的美國進行鐵路投資、證券交易,甚至涉足保險業務等領域,使怡和行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跨國財團。
國際聲譽
伍秉鑒在西方商人的眼裡享有不錯的名聲,眾多關於伍秉鑒的趣聞逸事也在當時外商中流傳甚廣。其中一個故事,使他成了中國商人慷慨大方的象徵。
據說當時一個美國波士頓商人與伍秉鑒合作經營了一項生意,但由於經營不善,欠了伍秉鑒7.2萬銀元的債務。然而他又一直沒有能力償還這筆欠款,故也無法回到美國。伍秉鑒知道此事後,並沒有為難這個商人,而是叫人把借據拿出來,對波士頓商人說:“你是我的第一號‘老友’,你是一個最誠實的人,只不過不走運。”說完,他就把借據撕個粉碎,並向對方表示他們之間的賬目已經結清,對方可以隨時離開廣州回國。
伍秉鑒這個驚人的舉動,讓伍浩官的豪爽名聲在美國膾炙人口達半個世紀之久。當然,伍家所積累的財富也令人吃驚。據1834年伍家自己的估計,他們的財產已有2600萬銀元(相當於今天的50億元人民幣),成為洋人眼中的世界首富。建在當時珠江岸邊的伍家豪宅,據說可與《紅樓夢》中的大觀園相媲美。
在美國歷史上,曾有一位留下八位數遺產的“千萬富翁”,他就是1848年去世的當年美國首富約翰·雅各布·阿斯特。“阿千萬”死的時候,遺產估計有2000-3000萬美元。而阿斯特混成美國首富,靠的就是和當時的大清朝做買賣。他其中的一個重要貿易夥伴,就是當時富可敵國的伍秉鑒。
愛國助國
禁菸運動
從史料上看,伍家的怡和行向來做的是正經生意,茶葉貿易是伍家最主要的業務。但是,一些伍家擔保的外國商人為了牟取暴利,往往夾帶鴉片。一方是朝廷官府,一方是多年來貿易往來的生意夥伴,兩邊都得罪不起。因此,他必須儘自己的全力化解這次危機。
三天后,伍紹榮將外商上繳的1037箱鴉片交給林則徐,希望能就此結案。但是,林則徐認定這1037箱鴉片是十三行行商與英商串通一氣欺騙官府。3月23日,林則徐派人鎖拿伍紹榮等人到欽差大臣行轅審訊,伍家再次妥協,表示願以家資報效。但是,林則徐下令將伍紹榮革去職銜,逮捕入獄。經過此番折騰,伍秉鑒顏面盡失,斯文掃地。
捐資救國
1840年6月,英國遠征軍封鎖珠江口,鴉片戰爭爆發。據一位美國商人的記錄,伍秉鑒當時“被嚇得癱倒在地”。他爭取和平解決鴉片問題的努力徹底失敗了。伍秉鑒清楚地知道,英國發動這場戰爭的根源,正是不滿十三行壟斷貿易,一旦英國獲勝,毫無疑問,十三行的獨特地位將被迫喪失。
伍家,甚至其他行商,都為這場戰爭貢獻了巨額的財富。戰爭甫一開始,伍秉鑒和十三行的行商們就積極募捐,出資修建堡壘、建造戰船、製作大炮。縱然如此,清朝政府仍全線潰敗。1841年5月,英軍長驅直入兵臨廣州城下時,奕山統領的清軍部隊無力亦無心抵抗,於是想出了一條計策———令行商前往調停。廣州城外,奉命行事的伍紹榮與英軍首領義律展開了討價還價。最終,雙方簽訂《廣州和約》,按協定,清軍退出廣州城外60里,並於一個星期內交出600萬元賠款;英軍則退至虎門炮台以外。這600萬元巨款,有三分之一由十三行商人出資,其中伍秉鑒所出最多,計110萬元。
遺憾的是,這次贖城之舉沒有給伍秉鑒們帶來榮譽和感激,而是更多的非議。從戰爭一開始,跟洋人做生意打交道的行商,就被國人塗上了“漢奸”的陰影。不管他們捐獻多少銀兩,也抹不去這個影子。
1842年,鴉片戰爭以中國戰敗結束。在戰敗賠款中,伍家被勒繳100萬元,行商公所認繳134萬元,其他行商攤派66萬元。
沒落髮展
身死家敗
作為封建王朝沒落時期的一名富商,伍秉鑒所積累的財富注定不會長久。就在他的跨國財團達到鼎盛時,一股暗流正悄然涌動。1840年6月,鴉片戰爭爆發。儘管伍秉鑒曾向朝廷捐巨款換得了三品頂戴,但這絲毫不能拯救他的事業。由於伍秉鑒包庇外商走私鴉片,他曾遭到林則徐多次訓斥和懲戒,還不得不一次次向清政府獻出巨額財富以求得短暫的安寧。《南京條約》簽訂後,清政府在1843年下令行商償還300萬銀元的外商債務,而伍秉鑒一人就承擔了100萬銀元。也就是在這一年,伍秉鑒病逝於廣州。
伍秉鑒死後,曾經富甲天下的廣東十三行開始逐漸沒落。許多行商在清政府的榨取下紛紛破產。更致命的是,隨著五口通商的實行,廣東喪失了在外貿方面的優勢,廣東十三行所享有的特權也隨之結束。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後,又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降臨到十三行街,終於使這些具有100多年歷史的商館徹底化為灰燼。
淒涼晚景
據伍秉鑒自己估算,在戰爭中,伍家損失了不下200萬兩白銀。但這筆數字,對於這位號稱擁有2600萬兩的世界首富來說,並不至於傷筋動骨。況且,深謀遠慮的伍秉鑒早把生意拓展到了海外,行商生意已不是伍家唯一的生命線。然而,此時的伍秉鑒,卻已是心灰意冷。
1842年12月23日,他寫信給在麻薩諸塞州的美國友人J·P·Cushing說,若不是年紀太大,經不起漂洋過海的折騰,他實在十分想移居美國,通篇愴然難禁之情。1843年9月,風燭殘年的一代世界首富伍秉鑒,溘然長逝,終年7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