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員山神佑伍子胥的傳說

伍員山神佑伍子胥的傳說,常州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民間文學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伍員山神佑伍子胥的傳說
  • 申報地區:江蘇省常州市溧陽市 
  • 類別:傳說
歷史淵源
伍牙山神祐伍子胥的故事,以民間文學形態在溧陽市天目湖鎮平橋村傳承千百年。
伍子胥,春秋時期楚國椒邑(今安徽北部阜南縣)人,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謀略家。伍牙山原名烏龍山,傳說是烏龍的化身。據史志和傳說,伍子胥曾三次途徑烏龍山,因名伍牙山。
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楚平王聽信讒言,殺害太子太傅伍奢及鎮守楚國東北邊關的長子伍尚,伍奢次子伍子胥為避殺身之禍,輾轉東奔逃亡吳國,途徑烏龍山,此乃第一次。
周敬王十四年(前506)秋,伍子胥率領吳軍首先收復平陵城,繼而收復固城,鞭屍楚平王,報了仇雪了恨。次年秋九月,伍子胥回吳途徑烏龍山,重建山神廟,祭拜山神救難之恩,此乃第二次。
周敬王二十五年(前495),伍子胥為吳王夫差西拒楚、南防越,率領數萬兵馬屯駐烏龍山,在山神廟安營寨建牙旗,在山肚裡置兵器庫,在山頂上辟跑馬道,練兵習武備戰,此乃第三次。
烏龍山,因伍子胥逃亡或途徑或駐兵,留下許多傳奇故事。當地俗語云:“青山高,伍牙山包。”青山在伍牙山東南二十多里,有連綿五個山包,群峰競秀,如屏如障,統稱“神望嶺”。神指山神,亦指戰神伍子胥。在伍牙山南麓兩山包之間的皺摺里,有一條古老的山道,如同一架天梯,直上山頂。相傳當年伍子胥就從這條山道,拉著馬尾巴,連人帶馬倒著上的山,留下一串反方向足跡,以此迷惑楚國追兵。
在伍牙山主峰山腰間,有一條圍繞龍王廟的山道,約八百米長,世傳是伍子胥屯駐兵馬烏龍山時,用來操練而開闢的跑馬道。跑馬道內側的山石坡處,有一直徑約兩米的石潭,相傳是伍子胥屯駐兵馬時的飲馬池。跑馬道西坡下約三十米,有約兩畝捷運銹紅碎石坡,相傳是伍子胥屯駐兵馬時開鑿山洞為兵器庫時運出的碎石,山洞亦稱山門。跑馬道北麓有一條通往山腳的砂石山道,長約五里,相傳當年伍子胥逃亡就是從這條山道下的山。山腳溪澗東側有一塊鐵黑色巨石,名曰“伍子胥上馬石”,石上依稀可辨一隻大腳印,相傳當時伍子胥一腳踏在這塊巨石上翻身上馬,策馬向東奔往吳國。上馬石邊的溪澗,名曰“伍子胥走馬溝”。正如南宋始遷溧陽的宗丞王端朝論溧陽風俗曰:“是邑有伍子胥之故跡,故其俗多義而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