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伊通滿族自治博物館成立於1986年6月,時稱
伊通滿族自治縣民俗館。採取臨時借用縣總工會四樓會議室(150平方米)做館舍,展示各類滿族傳世文物320種1834件。於1987年6月25日面向社會開放,得到了幹部民眾的大力支持。
1988年縣政府決定重新布展,租用縣科協辦公樓(200平方米)做展廳,投資10萬元,修飾裝潢了展室,製做了展櫃、展桌、屏風等文物陳列設施,調配培訓了3名講解員。
1990年9月,為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縣委決定新建展館。投資105萬元,占地300平方米,建築面積1350平方米。於1992年8月24日落成。展館設計新穎,為六面塔樓,主樓五層,配樓三層,仿古建築,雕樑畫棟,黃色琉璃瓦,典雅別致,具有濃郁的民族建築風格。分別由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溥傑先生和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啟功先生題寫館名。又投資20餘萬元,裝潢了展廳,製做了展具。採用文物、圖片、圖表、模型和沙盤等藝術形式進行布展。全館分設滿族淵源、生產、生活、禮儀、文化和附屬部分共六個展廳,展示陳列文物410種。2010餘件。選撥培訓講解員6人,身著旗袍,正規全程講解。
2001年初,縣委、縣政府決定移地擴建滿族博物館,主要考慮到滿族博物館規模太小,水準低,一些文物不能展示陳列,隨著自治縣的建立,廣大民眾滿族意識不斷增強,提出擴大展館的呼聲不斷,自籌資金500萬元,占地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主樓5層,配樓2層,混凝土框架結構,仿古建築,氣勢宏偉,典雅大方,具有濃郁北方民族建築風格,於2002年6月末竣工。縣滿族民俗館移至新館後改稱伊通滿族博物館,縣委要求新館建成後,要成為一座展示滿族歷史、民俗文化,具有較高水準的綜合性縣級博物館。於2003年8月30日結束了全部布展工作。
2008年以來,縣委、縣政府決定投資改建博物館,由省政府撥款300萬元,縣裡自籌300萬元,擴建2200平方米。土建工程於2014年10月末竣工。主要用於擴大薩滿文化、民族經濟(1949年—2009年伊通巨變)和增設民俗演示、學術報告、遊客服務中心和臨時展廳等,改造糾正原館設計弊端。採取主樓兩側延伸,擴建配樓,主樓後接大廳,封堵窗戶,新掛灰色火燒板牆面,南側牆面裝飾蟠龍、三仙女傳說和天空大戰等滿族文化象徵的歷史浮雕(玻璃鋼)。改擴建後新樓形似神鷹展翅,宏偉壯觀,風格典雅別致,有著強烈的民族特色,成為縣城一大景觀。
2012年初,縣委、縣政府研究決定又投資1200萬對新館重新布展,由瀋陽愛地藝術工程有限公司中標,承擔了全部布展工作。新館布展方案曾經過兩年的討論研究,調整修改,廣泛徵求了有關專家學者和相關部門的意見。縣委、縣政府要求新館布展中要堅持高標準,爭創一流的態度;要充分利用多種藝術形式,廣泛套用現代技術,體現時代特點。經全館員工的努力完成布展工作,於2013年5月17日,一座全新的現代化的縣級博物館向社會開放。
建築布局
設八個展廳,其中一個為臨時展廳,七個展廳為基本陳列。展覽內容分別為:源流、政治、經濟、文化、風俗、信仰和古今伊通等七個方面,共展示滿族傳世文物八百個種類,三千餘件展品和近千張圖片及21處模型景觀。
作用價值
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自2013年5月向社會開放以來,已接待國內社會各界觀眾及國際友人達5萬餘人次。重新開館以來,在充分發揮基本陳列的同時,也努力發揮臨時展廳作用,相繼舉辦了“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著作書法畫冊像章展”;“紀念滿族頒金節378周年滿文書法作品展”;“福地七傑·賀新春精品書畫展”和“四平市書法繪畫剪紙精品展”。
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成立以來已成為縣委、縣政府一個重要的對內對外的“視窗”、“基地”、“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