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萬·瓦西里耶維奇·博爾金Иван Васильевич Болдин(1896- 1965),1939年二級集團軍級指揮官,1944年蘇聯上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伊萬·瓦西里耶維奇·博爾金
- 外文名:Иван Васильевич Болдин
- 出生日期:1896
- 逝世日期: 1965
簡介,生平,
簡介
在俄羅斯總參謀2002年評定中,位居戰時33個優秀集團軍司令的第17位。博爾金是不是一個傑出的戰略家和軍事思想家,但他是一名真正的俄羅斯士兵,在任何情況下,從來沒有放棄忠誠和職責。他因西蒙諾夫的戰爭三部曲的頭一部《生者與死者》的主角而永遠活在俄羅斯人心中。
生平
生於維索茨卡亞村1914年在俄軍隊服役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加人蘇聯共產黨,1919年加人蘇聯紅軍,國內戰爭期間,先後在西方面軍任連長、營長、團長。1923年畢業於高級步兵學校,歷任團長兼政委、師長兼政委和步兵軍軍長。1936年第三次入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1938年任加里寧軍區司令、指揮騎兵機械化集群參加進軍波蘭的行動,年底手二級集團軍級指揮官軍銜。轉敖德薩軍區司令。蘇德戰爭爆發時為中將,任西部特別軍區副司令。在判明形式後,表現了巨大的組織能力,指揮被包圍的西方方面軍別洛斯托克戰役集群勝利突圍。而軍區司令德米特里·格里戈利耶維奇·巴甫洛夫和參謀長等多人都因指揮不力被槍決。颱風戰役第一階段,他第二次被包圍,但靠著堅強的領導,他第二次突出重圍。1941 年11 月起出任第五十集團軍司令,率部在圖拉戰役擊退了古德里安坦克集群,12月率部參加莫斯科反攻,推進130公里、1943年連續參加了勒熱夫—維亞濟馬戰役,奧廖爾戰役、斯摩棱斯克戰役、布良斯克戰役、戈梅利—列奇察戰役等一系列苦戰,突破了德國的哈根防線。1944年在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編成內參加白俄羅斯戰役、收復的莫吉廖夫(6月28日)、貝霍夫(6月28日)、新格魯多克(7月8日)、戈羅德諾(7月16日)等城,於8月末進抵別布扎河、納雷夫河一線地區,因戰功晉升上將。戰爭最後一年參加東普魯士戰役,協同其他集團軍重創德軍“中央’集團軍群。1945年2月調任烏克蘭第3方面軍副司令。戰後歷任集團軍司令、西伯利亞軍區司令和高加索軍區第一副司令。1958年為蘇軍監察組成員。1965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