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伊莎貝爾》,20世紀法國文學瑰寶
伊萊娜·內米洛夫斯基作品系列,1936,作家出版社2007年8月。
內容簡介
主要內容是:在審判大廳里,一個不再年輕但十分美貌的女人正在接受庭審。她被指控謀殺了她二十歲的情人。這么一個優雅溫柔、脆弱無助的弱女子怎么可能殺人,而且殺的是一個年輕的窮大學生?她真的有罪嗎?受害者真的是她情人嗎?
作品評價
總是這樣的,一本好書可以在深夜或是黎明,讓我在僵硬的一個姿勢中,保持著,緩緩地一再陷入在那根本無法抗拒的思緒中。似惆悵,似卑微,似緊張,似痛苦,似游離,似滿足,似一任放出的思緒無法找出更多的形容來擴散我那不起眼的敏感與脆弱,這一滴感受在無邊的夜蕩漾開來,難以釋懷……
許久沒有這般感受,來自於一本滑落在七十年之前的文字。冗長的鋪墊與繁星密布的形容詞,在這裡,我沒有看見。讀到的,是一個個充滿著畫面的情節,每一處都遺留著那個始終美麗的女人的臉龐。這種感覺讓一切的殘酷與憂傷變得莫名的美,莫名的恰當。通篇文字固然在翻譯之筆下閃爍著光,但絲毫掩飾不住本身故事精彩的去向。
我嘆息著,喜歡這樣的筆力,喜歡這樣的旅行。看著另一個女人的一生,悲劇的背後只是簡單的一點點嚮往。打動著我的,我深知是女人感性的沒有主張,是女人熱切的不值錢的盼望,是女人耗費了一生等待的永恆,是女人自己不願承認的,愛的夢想。
仿佛羽毛,我漂浮在那個虛構的一切之上,現實中的自己卻是石頭一般下墜到靈魂最底層去與自己真切的交往。沒有人不怕失去,每個人最真實的深處總有那么一點點是一樣一樣。這一瞬間,我看見了老去的自己,看見了失之交臂的幸福,看見了傷害,看見了仇恨,看見了不知所措,看見了最無奈的脆弱。真希望,我並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一本令我喜愛的書總是如此的能夠激起我最混亂的一瞬,文字帶著不可理喻的瘋狂灑落在任意的地方,但是我還是喜歡,享受著自己想說點什麼,又不知道該說點什麼,更不知道該跟誰去說的這一刻的彷徨……
作者簡介
伊萊娜·內米洛夫斯基(Irene Nemirovsky),俄裔
法國猶太人女作家,1903年出生於俄國基輔的一個烏克蘭猶太銀行家家庭,父親是前莫斯科銀行行長,母親是一位沒落貴族小姐。
十月革命後,她移居
巴黎,憑藉其處女作小說《大衛·格德爾》(1929年)迎來了文學上的成功,緊接著,她又創作了小說《舞會》(1930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巴黎大逃亡之後,她躲在摩萬的一個小鎮裡,後遭法國憲兵逮捕,1942年夏被殺害於奧斯維辛集中營。當時,她在十三歲的長女德尼斯帶著一口箱子東躲西藏,箱子裝著承載著痛苦的聖物:母親的遺稿———直至今天才出版的《
法蘭西組曲》。
內米洛夫斯基的作品大都使用戰爭背景,其中主要反映了她與母親的矛盾。她的母親生下內米洛夫斯基完全是為了取悅丈夫,並且將女兒的出生看作自己女性魅力衰減的開始,將她扔給家庭教師和保姆。她拒絕女兒的長大,並強迫內米洛夫斯基穿小女孩的衣服。長大後的內米洛夫斯基同樣對母親充滿了仇恨,這一點在作品《伊莎貝爾》和《孤獨之酒》中都得到充分體現。
當內米洛夫斯基在奧斯維辛集中營被殺害,她的兩個女兒來到外祖母家時,她拒絕給兩個外孫女開門,並說她們可以住到孤兒院去。當內米洛夫斯基的母親102歲老死於闊綽的豪宅時,人們只在保險柜里兩本內米洛夫斯基的書,《大衛·格德爾》和《伊莎貝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