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輪椅舞蹈團隊成立於2001年,其宗旨是鼓勵身心障礙者透過舞蹈文藝運動活動發揮個人潛能,獲得更豐盛的人生,成立以來,已有280多場國際或全國性演出的經驗,包括美國、德國、荷蘭、新加坡等地,超過38萬人曾欣賞身心障礙者跳舞的美姿與運動家精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伊甸輪椅舞團
- 時間:2001年
- 宗旨:鼓勵身心障礙者
- 演出:280多場
舞團簡介,備戰殘運,舞團團員,新的嘗試,
舞團簡介
伊甸輪椅舞蹈團成立於2001年,已在美國、荷蘭、德國等世界各地演出超過280場,38萬名觀眾通過他們的表演感受到了輪舞的魅力。屢破亞洲和世界紀錄、被譽為“東方羚羊”的著名短跑運動員紀政是這支輪椅舞蹈代表團團長。2010年亞殘會開幕後,舞蹈團先後七次在特定比賽項目的開場和中場時間演出,為參賽選手打氣,也讓更多人認識了輪椅國際標準舞。而團隊中的舞者們也由殘疾人成員組成,向觀眾們展示了殘疾人的尊嚴和才華。
備戰殘運
為了這次亞殘運的演出,伊甸甄選了舞蹈團中技巧最純熟、表演經驗最豐富的6位成員組成表演團隊,成員的國際輪標舞比賽經驗豐富,但參與如此規模的體育盛事還是頭一遭,近兩個月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密集練習,只希望展現最美好的一面,代表台灣獻出亮麗的第一次。演出內容也特別加入了流行音樂的元素,呈現不同以往的風貌,期許在激烈的運動賽事外,用柔軟的身段、輕快的節奏為本屆盛會擺上華麗而歡樂的點綴,展現身障者的多元才華。
舞團團員
舞蹈團的領隊陳明音雖是新加坡國籍,但人長期居住在台北,祖籍竟然是新會。陳明音說,父親陳富金在很小的時候,由於當年日本人侵略中國,隨長輩去了新加坡避難。關於老家新會,她只聽父親講起過,有很甜的橘子。當聽說新會還有由一棵榕樹長成的小鳥天堂島嶼。
團員中,任職於台北縣三民高中的呂豐和,不僅舞蹈參賽、表演經驗豐富,過去還是位金牌田徑選手。他曾經入選殘障奧運國手,代表中華隊參加過兩屆奧運,更在1994年於北京舉辦的遠東及南太平洋殘疾人運動會(亞殘運的前身)中,拿下400公尺輪椅競速的第一名。
出生六個月就罹患小兒麻痹的呂豐和,20歲那年到醫院治療腳部變形,當時醫院裡的復健師有鑒於身障朋友平常運動量太少,特別引進了一批特製的運動輪椅,成立了輪椅社,在病友參與的過程中,復健師看到呂豐和的運動天分,鼓勵他嘗試田徑項目,也成了他的啟蒙老師。爾後呂豐和便開始投入田徑運動,更入選國家代表隊,參與奧運、遠南運動會等比賽。呂豐和自2002年起投入舞蹈以來,也陸續參加了歐洲杯、亞洲區國際輪標舞比賽,及大大小小的表演,不論在田徑場,或輪椅舞蹈演出的領域,都能獲得亮麗的成績。然而對他來說,輪椅競速與舞蹈兩者其實很像,不論是運動場上的全力衝刺,或者表演場上的柔軟細膩,都需要全心的投入才能讓觀賞的人感動。用不一樣的身分,再次站上亞運的舞台,呂豐和希望「能讓更多的人從我們的表演,認識身障者如何用不同的方式詮釋舞蹈,帶給大家感動。
另一位同樣經驗豐富的團員林秀霞,也是一歲時因小兒麻痹造成左下肢障,走路一跛一跛的她,在接觸輪椅舞蹈後有了轉變。林秀霞將輪椅化為靈活的雙腳,體驗未曾經歷的速度感,彌補了學生時代鮮少參與體育的缺憾,一步步從認識肢體看見自己的美麗,也打開了更多的可能。學習舞蹈的經驗,使我有勇氣嘗試不同事物,像是橫渡日月潭,挑戰長程腳踏車活動,都讓我看到自己的無限可能。正因如此,林秀霞期待這次的表演除了帶來感動,也能夠帶來激勵:期待身心障礙者或家人能從表演中,看見我們所感受的美麗與快樂,並且更有信心追尋屬於自己的綻放,享受生命。
新的嘗試
自2009年起,伊甸舞蹈團在曲目上有了新的嘗試,包括輪標舞步搭配流行歌曲,或融入時下熱門的舞步;在成員的組成上,今年也增加了8位聽障學員,未來期望由聽障者搭配輪椅舞者,產生更多創新的火花,也開拓更多身障者投身肢體藝術的可能。本屆亞運期間舞蹈團將於12月15日晚間在亞運城演出,13日盲人門球項目賽前,以及14、15日輪椅籃球的賽前與中場時間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