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
歷史背景
蘇聯空軍在上世紀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只有以螺旋槳發動機為動力的轟炸機。而上世紀40年代初德國已經率先研製成功噴氣轟炸機。
德國
梅塞施米特公司研製的
Me-262型噴氣戰鬥機於1942年7月首次試飛,後來由於
希特勒的堅持,Me-262曾被用來執行轟炸任務。Me-262可載兩枚重500公斤炸彈,轟炸地面目標。
同時,德國阿拉多公司研製了另一種Ar-234型噴氣轟炸機。該型可載彈1400公斤,轟炸地面目標。德國的Me-262和Ar-234是世界上最早的、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僅有的兩種噴氣轟炸機。
德國噴氣轟炸機的出現和空襲轟炸的運用,給蘇聯留下深刻印象。但由於蘇聯噴氣發動機技術滯後,無法啟動噴氣轟炸機的研製。鑒於噴氣轟炸機飛行速度快、機動性好,當蘇聯解決了噴氣發動機製造難題後,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提出了研製噴氣轟炸機的計畫。
根據蘇聯政府下達的任務,蘇聯
伊留申設計局開始設計研發新的噴氣轟炸機,採用平直機翼、雙渦噴發動機翼上布置,編號為
伊爾-28(IL-28)。
研發製造
伊爾-28轟炸機首飛於1948年7月8日舉行,第一個駕駛伊爾-28原機的是試飛員克契納奇(V.K. Kokkinaki),首飛順利完成。接著於1948年12月30日完成了伊爾-28的投彈測試飛行。隨後又換裝了推力更大的RD-45F噴氣發動機。1949年2月,伊爾-28完成了國家驗收,並正式報請史達林批准。1949年5月,經過與同時研製的圖-14(Tu-14)前線轟炸機的測試報告比較,綜合評估後蘇聯國家管理部門決定伊留申設計局的伊爾-28轟炸機,作為前線轟炸機的首選,定型投產。
伊爾-28的生產製造於1953年在伊爾庫茨克工廠全面展開。在批量製造中,還對飛機做了修改和和改進,伊留申設計局和工廠技術團隊很長一段時間在伊爾庫茨克工廠共同工作,採用了新技術航空電子設備和最佳化的彈射座椅等等。
另外,採用將機身蒙皮切割成大型面板,便於技術人員使用壓鉚技術製造成型,這種新技術的採用在伊爾-28整體製造中占比高達75%,使機身生產勞動強度減少一半。伊爾-28於1956年停產。到1956年為止,伊爾庫茨克工廠共生產了459架伊爾-28轟炸機。
列裝服役
1948年7月8日,伊留申飛機設計局試飛員V.K.克契納奇駕駛伊爾-28轟炸機原型機首飛成功。1950年5月1日該型首次公開飛行,同年開始裝備蘇聯空軍和海軍航空兵部隊,並服役達三十年之久。
伊爾-28是蘇聯第一種大批量生產的雙發亞音速前線轟炸機。從60年代開始逐漸被雅克-28轟炸機替代。伊爾-28採用平直上單翼常規氣動布局,流線形圓形截面機身,最前部是領航兼投彈員的玻璃頭部座艙,稍後的背部上部有一個氣泡形飛行員座艙蓋,下部是轟炸雷達罩。機身中部內設一個內部炸彈艙。
飛機尾部是活動手控自衛炮塔,內可坐一名射擊員(兼通信員),翼下可掛魚雷、火箭彈,翼梢可掛副油箱。伊爾-28轟炸型是伊爾-28的基本型,可攜帶常規炸彈或小型核武器。此外還有伊爾-28Y教練型,將頭部領航員艙改為第二座艙,拆除了機炮。伊爾-28曾出口到22個國家,改型有偵察機、魚雷機、反潛機、靶機。據統計,世界各國生產的各型伊爾-28總產量達6,316架。
伊爾-28於1947年首次試飛,1950年“五一”節首次公開出現,同年開始裝備前蘇聯空軍和海軍航空兵部隊。伊爾-28共生產幾千架,已全部從前蘇聯前線航空兵退出現役。
延伸型號
蘇聯型號 伊爾-28 Beagle-轟炸機基本型
伊爾-28R-偵察型
伊爾-28T-魚雷轟炸機型
伊爾-28P-民用郵政飛機改型
伊爾-28U-教練型
中國型號轟-5-轟炸機型
轟-5魚-魚雷轟炸機型 轟教-5-教練型
轟-5R或(轟偵-5)-遠程偵察機改型(已退役)
轟電-5-電子對抗改型(已退役)
轟-5測試平台-專用於測試彈射座椅的飛行試驗平台,後由瀋陽殲-6改造的實驗平台代替
B-5-轟-5的出口型
其他國家
B-228 - 捷克斯洛伐克空軍給伊爾-28的命名
技術特點
結構設計
伊爾-28是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設計的第一種噴氣轟炸機。對於新的動力推進方式,蘇聯飛機設計師還沿用了渦輪螺旋槳飛機的傳統氣動布局,所以伊爾-28採用平直上單翼常規氣動布局。實際上,航空技術的發展證明,對於噴氣式高速飛機,後掠機翼更為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能夠發揮噴氣發動機的最大功效。這在蘇聯飛機設計師們的新一代噴氣轟炸機如:圖-16、圖-22等型號中得以實現。
伊爾-28轟炸機為常規布局,兩台克利莫夫渦輪噴氣發動機安裝在平直機翼的下方。投彈手位於機頭玻璃頭罩內,在飛機尾部則是裝有兩門機炮的自衛炮塔。如果加以比較,可以看到這些特徵和二戰時期的轟炸機幾乎如出一轍。較為新穎的設計是帶後掠的水平尾翼以及提供給駕駛員的水泡座艙和彈射座椅。因此,伊爾-28可以說是一種融合了新舊兩個時代技術特徵的飛機。伊爾-28轟炸機採用流線形圓形截面機身,最前部是領航兼投彈員的玻璃罩前部座艙,稍後的機背上部有一個氣泡形飛行員座艙,下部是轟炸雷達罩。機身中部內設炸彈艙。尾部是活動手控自衛炮塔,內可坐一名射擊員(兼通信員),翼下可掛魚雷、火箭彈,翼梢可掛副油箱。
動力系統
伊留申飛機設計局的工程師,最初的設計方案是伊爾-28採用兩台米庫林(A.A. Mikulin)TKRD-1噴氣發動機,推力為2x3300公斤。但研發過程中發現,該發動機的可靠性並不理想。工程師們轉而採用基於英國羅爾斯-羅伊斯技術研製的RD-45s型噴氣發動機,推力為2x2700公斤。後一種發動機推力小些,但性能穩定、工作可靠,且相對便宜,有益於控制整機價格。為實現伊爾-28飛機的短距起飛,飛機設計師為飛機裝備了可脫離的固體火箭助推器,2xpsr-1500-15型火箭助飛器推力為1600公斤,工作時間13秒。火箭助推器將飛機彈射起飛後,由爆炸螺栓將助推器與飛機分離脫離。
武器系統
伊爾-28轟炸機的機腹內部炸彈艙可攜帶4枚500公斤或12枚250公斤炸彈,也能運載小型戰術核武器;機翼下8個掛架,可掛火箭彈或炸彈。飛機頭部和尾部各裝兩門HP-23機炮,總備彈量為650發。
為了提高伊爾-28轟炸機的自身防禦能力,設計師在伊爾-28頭部設定兩門23毫米NR-23型機關炮,同時在尾部設定同樣採用23毫米NR-23型機關炮的尾部炮塔。而蘇聯的NR-23型機關炮,比美國波音B-29轟炸機的同類機關炮具有更好的射界,NR-23型機關炮射界為水平+ / - 70度,俯仰+60~- 40度,大大高於美國的30度。
航電系統
伊爾-28的航電系統,在伊留申飛機設計局的規劃中,配置了航空導航和無線電通信設備:
其中包括AP-5型自動駕駛儀、ark-5型無線電羅盤、測高雷達、飛機盲降系統、初期osp-48型和後期sp-50型應答識別器。
另外還有指揮通信收發器。
性能數據
伊爾-28轟炸機參考數據
|
---|
乘員 | 3人(駕駛員和領航員艙在頭部,尾部有密封的通信射擊員艙) |
長度
| 17.65米
|
翼展 | 21.45米 |
高度 | 6米 |
機翼面積 | 60.8平方米 |
空重 | 12,890千克 |
最大起飛重量 | 21,200千克 |
動力系統 | 2×BK-1A渦輪噴氣發動機 |
推力 | 2×2,700公斤 |
最大飛行速度
| 900千米/小時
|
實用升限 | 12,300米 |
航程 | 2,260公里 |
作戰半徑 | - |
爬升率 | 15米/秒 |
翼載荷
| 348.7千克/平方米
|
推重比 | 0.25 |
起飛滑跑距離 | 875米 |
著陸滑跑距離 | 1,170米 |
服役動態
中國引進
1950年蘇聯援助中國一批
圖-2轟炸機,這是中國轟炸航空兵早期的主要裝備。這些圖-2轟炸機不僅擔負空軍的對地轟炸,還要擔負對海作戰。在1955年1月10日攻擊台灣"中權"號登入艦時,這些轟炸機使用的是250公斤的普通炸彈。當時參加轟炸的圖-2編隊在離大陳島十多海里外爬升到了3000米以上高度,致使轟炸航線超過了港灣中的台灣高射炮的有效射擊斜距,很多台灣高射炮火全部打空。而此次轟炸只炸中了停泊艦群中笨重的運輸艦隻,這已經顯現中國轟炸航空兵缺乏對海上作戰艦艇攻擊能力。由於螺旋槳活塞發動機的圖-2轟炸機在二戰期間的對海作戰中,並沒有取得過很好的對海軍艦艇的戰果。隨著戰後噴氣式飛機時代的到來,轟炸機也很快全部噴氣化,中國在1952年開始引進生產蘇聯的伊爾-28轟炸機。在引進噴氣轟炸機的同時,也非常重視機載反艦武器的引進。與伊爾-28配套的РАТ-52航空火箭魚雷同時引進,作為對艦艇的主要攻擊武器。
中國海軍航空兵在50年代初獲得了伊爾-28轟炸機生產線和РАТ-52魚雷,中國產型號分別為轟-5轟炸機和魚-2魚雷,這讓中國海軍航空兵初步具有航空反艦能力。
中國轟-5
轟-5(H-5)轟炸機,是中國從蘇聯引進的伊爾-28(IL-28)噴氣轟炸機的仿製品,轟-5機頭的玻璃艙是領航員及轟炸手座艙,為導航和光學轟炸瞄準提供了良好視野。中國曾打算獲取蘇聯授權組裝生產伊爾-28,但在1959年中蘇關係惡化後,只好通過局部改進伊爾-28的設計,由哈爾濱飛機製造廠自行仿製生產,代號為轟-5(H-5)。
轟-5於1963年1月開始研製,1966年9月25日,首架轟-5在哈爾濱廠試飛成功。1967年4月,轟-5進入量產,隨後裝備部隊。1984年停產。採用了兩台渦噴-5甲型渦噴發動機,該發動機是殲-5使用的渦噴-5的改型,單台推力26.48千牛(2700千克)。蘇聯空軍的伊爾-28機身兩側加裝固體燃料火箭助推器,以增加起飛推力,但中國空軍的轟-5未見安裝相關設備。轟-5在伊爾-28的基礎上更改量達40%,主要更改是:
1、將蘇聯原機兩半扣合的結構改為普通結構,減重110千克。
2、機載航電設備則儘量與當時同期仿製的新型
轟-6轟炸機通用,如採用轟-6的尾炮塔,引起了飛機尾部結構的一些變化。
經過修改,轟-5的戰術技術性能有了一定的提升,尤其是雷達探測距離加大,新瞄準具擴大了瞄準角和觀測角,轟炸精度和敵我識別能力也提高很大;新炮塔系統電氣操縱隨動性好,備彈量增加,射速大、射程遠。
服役國家
中國:蘇聯向中國出口的首批60架伊爾-28轟炸機於1952年10月在齊齊哈爾交付。至1956年,對中國出口171架。曾參加了中國的空投核武器爆炸試驗。中國的仿製型號轟-5於1963年開始仿製,1966年首飛,1967年量產,1984年停產。伊爾-28/轟-5在中國的各種改型有照相偵察機、電子偵察機、電子干擾機、魚雷機、教練機(轟運教-5)。轟-5甲核彈投放機的改裝代號“2152工程”,1968年完成。中國於1971年起分兩批向羅馬尼亞出口了12架轟-5,後來又出口了2架轟教-5教練機。
埃及:埃及空軍是伊爾-28最早的顧客之一。由於該機帶來的巨大威脅,以色列空軍在蘇伊士運河危機、六天戰爭和贖罪日戰爭中均將其當作了攻擊的優先目標。
古巴:蘇聯共向古巴送去了42架伊爾-28N,但在古巴飛彈危機發生後由赫魯雪夫下令又將這些飛機撤回了國內。
奈及利亞:空軍從埃及空軍那裡得到了四架二手的伊爾-28,隨即又從蘇聯那裡得到了兩架同類型飛機,這批飛機在內戰期間參與了戰鬥。
朝鮮: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也是轟-5的使用者。中國生產的型號中主要包括轟-5基本型(轟炸機),轟教-5教練機和轟偵-5偵察機,以及較後開發的轟電-5型電子對抗飛機。
阿富汗:阿富汗空軍在1957年從蘇聯得到了54架伊爾-28,包括四架Il-28U教練機。1994年以後,只有教練機還在使用。
阿爾巴尼亞:阿爾巴尼亞空軍使用過十一架伊爾-28/轟-5飛機。1957年,該國從蘇聯得到了一架伊爾-28,但在1971年,該機作為交換條件的一部分被移交給中國以換取十架中國生產的轟-5。
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空軍使用的該型號飛機中包括了蘇聯製造的伊爾-28和伊爾-28U以及捷克Avia公司生產的B-228和CB-228。
東德:民主德國空軍主要將伊爾-28用作拖靶飛機或引擎試驗平台
蘇聯:從50年代起,蘇聯空軍,蘇聯海軍和蘇聯海軍航空兵先後使用了超過1500架伊爾-28,其中一部分直到八十年代還留在作戰序列中。
除了軍用外,還有一小部分伊爾-28被改造成郵政飛機交給蘇聯民航使用。
芬蘭裝備
1960 年芬蘭接收了 4 架伊爾-28S,其中編號 NH-1 的首架伊爾-28S 為轟炸改進型,剩餘 3 架為偵察型號伊爾-28R。由於芬蘭是“二戰”戰敗國,戰後的巴黎和平條約禁止芬蘭使用“任何具有炸彈艙的轟炸機”和“擁有任何的轟炸機中隊”,因此這些伊爾-28 只能歸屬到運輸機中隊。伊爾-28 也僅能從事航拍、海事監測、污染監控的工作。雖然受到了種種限制,但伊爾-28 恰好滿足了芬蘭空軍的需求,且表現十分出色。1981 年當伊爾-28 開始退役的時候,芬蘭空軍甚至還難以找到合適的繼任者。退役後的 NH-4 存放在 Keski-Suomen 博物館。
參戰實例
1、中國空軍首次在1955年1月18日發動的解放一江山的三軍聯合戰役中使用了圖-2和伊爾-28轟炸機,成功地掩護了登入部隊作戰,有力打擊了敵人的環島防禦工事和守軍艦隻。此事令軍方意識到轟炸機的重要性並開始歸劃國產第一代轟炸機。
2、中國空軍為應對台灣空軍用P-2V夜間偵查,採取“照明攻擊”——這是對付P-2V干擾和機動最有效的戰術。“照明攻擊”,一種是用伊爾-28轟炸機在敵機前上方一定高度和距離上投照明彈的方法,為攻擊機(如米格-15比斯飛機)創造用目視發現和實施攻擊的條件。當時把這種作戰方法稱之為“神燈”。1964年6月11日夜,中國空軍石振山機組駕駛轟-5飛機,實施“神燈”戰術,配合中國海軍航空兵四師中隊長陳根發駕駛米格-15擊落了國民黨空軍P-2V偵察機一架。
3、在
第四次中東戰爭曾,埃及
穆巴拉克命令埃及空軍的222架飛機(包括米格-21MF、伊爾-28)從亞斯文、曼蘇臘、開羅和尼羅河三角洲中部的30多個機場同時起飛,閃電突襲以色列部隊在西奈半島的空軍指揮部和雷達系統等軍事設施,取得初步勝利。
總體評價
伊爾-28轟炸機是蘇聯空軍、海軍在20世紀50~70年代曾大量使用,並援助過許多國家和出口到多國的冷戰時期著名型號。該型經過改裝可執行核打擊任務。1962年的古巴飛彈危機中,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被迫從古巴撤走所有攻擊性飛彈的同時,也撤走了當時正在古巴組裝的伊爾-28轟炸機。
伊爾-28可以說是一種融合了新舊兩個時代技術特徵的飛機。在上世紀50年代初,既採用了先進的噴氣發動機,又保留了螺旋槳發動機的機翼氣動布局。因此,該型難免存在局限性,影響了長期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