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危機

伊朗危機

伊朗危機,即1946年伊朗危機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英蘇結成反法西斯同盟,1941年8月25日,蘇英聯合決定,由蘇軍占領伊朗北部,英國占領伊朗南部,英蘇入侵伊朗蘇聯方面聲稱此舉系依據1921年蘇伊條約第六條所採取的行動,即如果第三國企圖把伊朗變成反蘇軍事基地,則蘇軍為了自衛可進駐伊朗境內。而實際上蘇英雙方所遵循的仍是1907年英俄協定對雙方在伊朗勢力範圍的劃定。1942年1月,蘇英伊三國在德黑蘭訂立同盟條約,規定蘇英兩國軍隊應在戰爭結束後6個月內撤軍。同年10月,美國成立“波斯灣後勤司令部”,也派遣後勤供應部隊進駐伊朗。在伊朗危機中,蘇聯遭到了失敗,英國也沒撈到多大的好處,只有美國後來居上,是最大的贏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伊朗危機
  • 時間:第二次世界大戰
  • 涉及國家:美,英,蘇,伊朗
  • 相關事件:蘇聯變故
蘇聯變故,結果,

蘇聯變故

1946年1月,伊朗政府正式向聯合國提出控訴,指責蘇聯違背條約,製造伊朗內部分裂。蘇聯代表則辯解稱,撤軍問題可以談判,而亞塞拜然人庫德人的分離活動則純屬伊朗內政,與蘇聯無關。同時在蘇聯的壓力下,伊朗也不再堅持其對聯合國提出的申訴。
美英方面自然不肯就此善罷甘休,美國國務卿貝爾納斯表示,如有必要,美國將動用軍事手段。杜魯門則致函史達林,措詞強硬地表達了美國的態度。美國政府還聲稱,美國在一旦需要的情況下,將到聯合國去提出蘇軍撤出伊朗的問題。
面對這樣的形勢,蘇聯才終於退卻。
1946年4月4日,蘇伊雙方經過私下談判,達成了蘇軍撤離的協定,條件是伊朗允諾將其北部的石油開採權長期租讓給蘇聯。5月6日,蘇軍全部撤離後,伊朗政府在美英的支持下,完全控制了北部的局勢。
1947年,新選出的伊朗議會又否決了蘇伊聯合開採伊朗北部油田的協定。於是美國顧問和美國公司攜帶著武器與設備堂而皇之地開進伊朗,此時蘇聯除了表示抗議和警告外,已經無可奈何。

結果

在伊朗危機中,蘇聯遭到了失敗,英國也沒撈到多大的好處,只有美國後來居上,是最大的贏家。
美國首次動用核威脅:
美國首次試圖動用核武器是1946年伊朗危機期間。按照二戰中美蘇的戰時協定,伊朗應由美國和蘇聯聯合占領,戰爭結束後,蘇聯可以與英國共享伊朗的石油資源。然而,二戰結束後,蘇軍沒有按戰時協定撤出伊朗北部地區,反而向伊蘇邊境調集大量的坦克,同時在與伊朗接壤的亞塞拜然地區推行革命,這自然引起了美國和英國的極度不滿。
美國總統杜魯門親自召見蘇聯駐美大使葛羅米科,發出最後通牒說,蘇軍必須在48小時之內,也就是1946年3月2日之前撤出伊朗北部地區。杜魯門對葛羅米科的原話是:“(否則)我們是會向你們投核子彈的!”杜魯門的要挾得逞了,蘇軍在48小時之內撤出了伊朗北部地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