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市廣播電視大學

伊春市廣播電視大學

伊春市廣播電視大學創辦於1979年,其前身為伊春市電大工作站,1983年2月經國家林業部和省教育廳批准,成立伊春市廣播電視大學、伊春林業管理局廣播電視大學,一套班子,兩塊牌子;1990年經省電大和伊春市編制委員會批准,在校內附設伊春市燎原廣播電視分校;1998年成立哈爾濱師範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分院。學校現已實現計算機網路與電信網路連線,光纖接入,實現了天網、地網、人網“三網”合一的管理方式。學校設有網站,有獨立域名、網頁,開通了伊春電大線上,與中央電大、省電大線上平台對接,實現了三級教學平台互動;學校具有兩套衛星地面接收設備(一套為模擬信號接收、一套為信號接受),不僅可以收看、錄製中央教育頻道全部節目,而且可以接收IP、VBI全部信息。現有7個多媒體教室(其中1個具有雙向視頻功能),3個微機室,還有視聽閱覽室、語音室、財會模擬實驗室、電工電子實驗室、網路實驗室、物理實驗室、網考教室、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室各1個,現學校開設的專業課程實驗全部可以在校內解決,學校現有上網微機213台,圖書館藏書2.3萬冊,閱覽室報刊雜誌79份(冊),固定資產534萬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伊春市廣播電視大學
  • 創辦時間:1979年
  • 所屬地區:伊春市
  • 主要獎項:1986年,被省電大評為地市級先進辦學單位
    1989年,被省森工總局授予成人教育先進單位
    2002年,學校被省電大評為中期評估突出貢獻單位
    2004年,被市教育局、人事局評為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2005年,被省電大評為示範性教學點
  • 現任校長:孔憲策
  • 前身:伊春市電大工作站
學校規模,學校成就,學校榮譽,

學校規模

學校位於伊春市伊春區河西新興西路98號,校園占地面積9800平方米,校舍總建築面積4880平方米。現有教職工50人,有43人為大專以上歷,其中研究生學歷1人,本科學歷32人,專科學歷10人,其中專任教師20人均為本科以上學歷,在教職工中具有副教授職稱的13人,具有講師等中級職稱的19人,具有助教等初級職稱的有4人。
伊春市廣播電視大學伊春市廣播電視大學
建校之初,學校以高等專科學歷教育為主,以中專和各種培訓、非學歷教育為輔,電大辦學具有適應性強、靈活性大的特點,可根據社會需求,適時調整專業和計畫,專業轉向快。1985年開始舉辦中專班,1986年開始舉辦普通專科班,1996年試辦註冊視聽生,2002年實施“開放教育試點”項目,辦學層次由專科提升為本、專科並重。
伊春市電大辦學二十多年來,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培養人才的質量求社會信譽,以社會信譽求辦學發展,嚴把招生、考試和畢業關。20多年來先後開設了電子、中文、物理、化學、工業企業管理、財務管理、林產化工、林業機械、新聞、檔案、審計、漢語言文學、師範俄語、城鎮規劃、辦公自動化、商務英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法學、國小教育等五十多個專業,為伊春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了近萬名合格的大、中專畢業生。直接為伊春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服務。畢業生仍然工作在全市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他們當中有很多人走上了領導崗位,有的成為工作中的骨幹。

學校成就

學校現開設開放教育本、專科11個專業:其中本科234人,有會計學、法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漢語言、英語、工商管理六個專業,專科有273人,計算機套用、法學、會計學和國小教育、行政管理五個專業。普通中專班177人,為文秘與辦公自動化專業。在校生總計684人。市電大下設16個電大工作站,現辦班的有八個單位:嘉蔭、湯旺河、五營、烏伊嶺、鐵力、南岔、金山屯、美溪。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已經建設成為一所以計算機和網路為基礎的現代遠程開放教育大學,在促進伊春林區社會經濟發展、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和建設學習型社會的目標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伊春電大的辦學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按照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求發展的辦學方針和原則,以開放教育為主體實行多層次、多渠道、多種形式的辦學;以轉變教育觀念為先導,以加快發展為主題,以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核心,堅持“立足伊春、面向基層”的辦學方向,為伊春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大批合格的中高等套用性專門人才。
學校的發展目標是:為各類社會成員的終身學習提供更加適時、便捷和有效的服務,提升電大教育為伊春經濟轉型和社會發展服務的能力,把學校建設成為伊春市現代遠程開放教育大學。
伊春電大建校以來,始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即以教學為中心,以招生和學生管理為重點的管理策略,不斷端正辦學指導思想,積極探索並構建電大在現代遠程開放教育條件下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框架以及相應的教學模式、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形成了伊春電大“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基本框架——“一二二四”。即一個目標:為伊春培養高素質的留得住、用得上、幹得好、信得過的套用性高等專門人才。兩個體系:一是3521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一是“三全”教學支持服務體系。兩個模式:一是 “三精五導”的面授導學和“五模組”的網上導學模式;一是“168新型的教學管理模式”。四個機制:激勵機制、監控機制、評價機制和反饋機制。
學校注重加強考風建設,在師生中廣泛開展“維護知識尊嚴、嚴肅考試紀律、弘揚誠信之風”教育,提出“考不好仍有機會、作弊將失去誠信”的口號,向學生髮出了《誠信考試,不給文憑注水》的倡議。同時嚴格執行《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電大考場規則》等規定,營造公平、公正的考試環境,在學員比較集中的單位和教育界退休幹部中聘請考風考紀社會監督員,使電大的考試接受社會監督。
伊春電大在開展學歷教育的同時,積極開展非學歷教育。1990年開展“燎原之冬”活動,與市教委農民教育科一道帶著錄像帶深入各縣區(局),推廣普及農業實用技術,幫助農民脫貧致富,收到了良好效果;1991年開展技術培訓和職業道德培訓,培訓人次達1、43萬,發揮了電大的辦學優勢;2003年以提供養牛技術為突破口,購買《養肉牛》、《黑白花奶牛增產配套技術》、《奶牛季節飼養法》等錄像帶、光碟,無償地為市區養牛戶提供服務,為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調整、促進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我市畜牧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學校榮譽

伊春電大的辦學質量受到社會的普遍讚譽。學校多次受到上級的表彰和獎勵。1986年,被省電大評為地市級先進辦學單位;1989年,被省森工總局授予成人教育先進單位;1986、1991、1995年先後三次被省電大評為“考風嚴謹單位”;1993年,被省電大評為辦學條件達標學校、先進辦學單位;2000年,被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委高校工委、團省委評為全省青年學生學習鄧小平理論先進集體;2002年,學校被省電大評為中期評估突出貢獻單位;2003年、2004年,被市教育局、人事局評為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師德建設先進單位;2005年,被省電大評為示範性教學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