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伊斯蘭教文化150問
- 國籍:中國
- 類型:小說
- 語種:漢語
《伊斯蘭教文化150問》是2014年01月東方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伊斯蘭教與佛教、基督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它與猶太教和基督教又同是一神教。然而伊斯蘭教又有自身明顯的特點。本書包括的內容,除伊斯蘭教的基本信仰、禮儀、節日、...
伊斯蘭教文化百問 《伊斯蘭教文化百問》是1989年今日中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易卜拉欣·馮今源、賽爾德·伊布拉欣·鐵國璽。內容簡介 本書對伊斯蘭教文化的定義、穆斯林在中國文化史上的貢獻、伊斯蘭教的基本功修等知識作了回答。
伊斯蘭文化,世界三大宗教文化、五大地域文化之一。產生於公元7世紀至公元10世紀的西亞、中東和北非,是在先知穆罕默德傳播的伊斯蘭信仰基礎上,由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和突厥文化融合發展而成。伊斯蘭文化的產生得益於伊斯蘭教的興起和阿拉伯民族、波斯民族、突厥民族的強盛與對外擴張。但是,如果沒有伊斯蘭教的興起,就不會...
伊斯蘭教在中國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稱謂。宋、元稱“大食教”,明代稱“天方教”或“回回教”,明末至清稱“清真教”,民國時期稱“回教”。1956年起統稱伊斯蘭教。有回族、維吾爾、哈薩克、東鄉、柯爾克孜、撒拉、塔吉克、烏孜別克、保全、塔塔爾等10個民族大部分信仰。經長期傳播、發展和演變,已形成具有民族...
《伊斯蘭文化叢書:伊斯蘭教》是2009年2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雲貴。內容簡介 本書是我國第一部系統論述伊斯蘭教義學的著作,它以歷史發展為線索,扼要介紹了阿拉伯國家各個時期有代表性的教義學派及其信仰體系。文字通俗,條理清晰,富有新鮮感。圖書目錄 前言 一、早期的教義爭論 1.重信仰與重...
《中國伊斯蘭教與傳統文化》是1995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秦惠彬。內容簡介 《中國伊斯蘭教與傳統文化》以翔實的資料,流暢的語言,較系統地介紹了伊斯蘭教在唐宋元明清各個朝代融入中國的過程,對自身及對中國文化的影響,生動地再現了伊斯蘭文化與中國文化的精神。圖書目錄 前言 一、中國伊斯蘭教特殊的...
《伊斯蘭教與中國穆斯林文化論集》是201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丁俊、金雲峰。內容簡介 《伊斯蘭教與中國穆斯林文化論集》一書,共收入西北民族大學的學者關於伊斯蘭教與中國穆斯林文化方面的學術論文24篇。文章作者既有業已退休的學術前輩,也有正在擔當科研重任的中青年學術骨幹,還有在學界嶄露頭角的後起...
《伊斯蘭教與北京清真寺文化》是2003年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佟洵。內容簡介 《伊斯蘭教與北京清真寺文化》一書,在體例上,和此前出版的《佛教與北京寺廟文化》、《基督教與北京教學文化》保持一致,在內容安排上,突出了伊斯蘭教在中國和北京地區的傳播和發展,北京地區的清真寺和阿訇的活動,與此...
伊斯蘭建築的基本類型包括清真寺、陵墓、宮殿、要塞、學校和各類文化設施,其風格影響並帶動了伊斯蘭文化圈內各種建築結構的設計與建造。基本概況 伊斯蘭教於公元7世紀中葉興起於阿拉伯半島,隨之由阿拉伯商人和波斯工匠傳入中國內地,其建築藝術主要影響了維吾爾建築和回族建築兩種。公元十世紀初伊斯蘭教傳入中國新疆地區後,...
中國回族伊斯蘭教音樂與民俗音樂文化 《中國回族伊斯蘭教音樂與民俗音樂文化》是華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明,劉同生
首次討論會於1980年11月10日至20日在寧夏銀川舉行,中心議題是“十八世紀中國伊斯蘭教問題”。與會代表80多人,提交論文47篇。會後編輯出版了《清代中國伊斯蘭教論集》。第二次討論會於1981年10月13日至21日在甘肅蘭州舉行,中心議題是“伊斯蘭教傳人中國後與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相互影響”。與會代表150人,提交論文...
古典世界的終結:早期中世紀的文化與宗教 /202 第五章 新的參與者 /223 穆罕默德與伊斯蘭的興起,610—632 年 /223 2.“ 吾等的長槍守衛的花園”:伊斯蘭治下的晚期古典世 界,632—809 年 /230 參考書目 /242 地 圖 /258 圖片出處 /260 出版後記 /261 作者簡介 著者簡介 彼得·布朗(...
穆斯林在俄羅斯大都居住在伏爾加-烏拉爾一帶,北高加索地區,以及莫斯科市,聖彼得堡市,西西伯利亞地區。在俄羅斯有超過6000座清真寺(1991年僅有百餘座)。佛教文化 在俄羅斯佛教徒主要分布在三個地區: 布里亞特共和國,圖瓦共和國和 卡爾梅克共和國. 據 俄羅斯佛教聯合會的信息透露, 俄羅斯信仰佛教的人數在150萬到200萬...
穆斯林禮拜點規範化管理工作小組 組 長:馬生良 副 組 長:保 權、郭茂碩 清真食品監製管理小組 顧 問:唐相如 組 長:魏志明 副 組 長:常巨萍 聯繫方式 電話:+86.571.2881 6688 傳真:+86.571.889 31469 位置交通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百井坊巷皇親苑小區十七幢辦公樓七樓 乘坐捷運:杭州捷運1號線...
賈拉勒·艾哈邁德(Jalal Al-e-Ahmad)所提出的西方中毒(Gharbzadegi)認為西方文化是災害,會令人中毒,必須把它們根除。阿里·沙里阿提(Ali Shariati)認為伊斯蘭教是第三世界的救星,能夠把第三世界從殖民主義、新殖民主義及資本主義當中解放出來。莫爾塔扎·穆塔哈里(Morteza Motahhari)通俗地宣揚什葉派信仰。
伊斯蘭教清真寺里的 圖案和花紋的精美令人驚嘆(正統伊斯蘭教禁止塑神像、畫神像)。禮拜時,有唱詩班伴著音樂唱聖歌,有神職人員播道和講解經文,使教徒們置身於一個神聖境地,仿佛已經脫離了那種習慣的生存空間,進入到一種和諧、飄逸的世界裡。禮拜已成為教徒的一種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原始宗教禮儀那種粗俗的、喪失...
它具有建基在種族、血統、語言、宗教、風俗、鄉土一類的文化要素,以及歷史傳統之上的心理情感和非政治行為。族群作為某種共同體的象徵符號,既有自己的生存空間和與之有關的傳統,包括宗教組織和神職人員,像神廟、儀式、教義等,又有懷舊母題及認同符號系統,像民族英雄、宗教領袖、效忠意識150以及草原、森林、山巒、族...
由於回族、撒拉族等民族基本上全民信仰伊斯蘭教,藏族、土族、蒙古族等民族基本上全信仰藏傳佛教,加上儒家文化,在河湟地區形成了三種文明或是三個文化圈。第四是地理位置上的戰略地位。“東越蘭州通中原,西越新疆通中亞,南越西藏通印度”,歷史上著名的羌中道、絲綢之路青海道、唐蕃古道在這裡貫通,素有“海藏通衢...
不論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回回民族在歷史上都湧現過不少傑出的人物,對當時人民生活和生產建設都作出了積極的貢獻。為了管理來華的穆斯林,元朝政府成立“回回哈的司”,掌管穆斯林的宗教事務和刑名、詞訟諸事,使自治其徒。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朝政府正式建立里甲制度,完善了基層行政組織制度,於是各地回族也...
麥加全稱:麥加·穆卡拉瑪,意為“榮譽的麥加”,麥加因是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的誕生地而被選為伊斯蘭教的第一聖地,擁有克爾白。麥加是伊斯蘭教的發源地,城中有伊斯蘭教第一大聖寺——禁寺。1932年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建國,麥加被稱為“宗教之都”。舊城稱為“易卜拉欣窪地”的涸河谷。1962年伊斯蘭世界聯盟於在此成立...
文化 信仰 烏孜別克族很早就信仰伊斯蘭教。自從十八世紀越來越多的烏孜別克族定居新疆以後,在喀什、莎車、伊犁、奇台等地由烏孜別克族民眾捐獻建造了一些較大的清真寺。各類宗教職業者是伊斯蘭教活動具體執行者和組織者,如阿訇、毛拉、卡孜、阿拉木、伊瑪木、買曾等。伊斯蘭教對烏孜別克族的文化教育產生很大的影響...
人們在有了疾病的時候就會將巫師請來,或專程登門求醫問藥。伊斯蘭教 哈薩克族皈依了伊斯蘭教之後,巫師醫士仍然很多。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他們失去了至尊的地位,巫師行醫活動也多傾向於伊斯蘭教教規;他們會給古老的薩滿教補充真主是真實的這一類的內容。直到現在,哈薩克族人中仍然有巫師,她(他)們頭戴天鵝皮帽,...
賈希利葉時期即阿拉伯文學的蒙昧時期,又稱伊斯蘭以前時期。當時社會處於原始公社制階段,各氏族部落過著遊牧生活。文學起源於民間口頭文學,先有詩歌,後有散文。口頭文學大多是驅趕駱駝時的吆喝和歌唱,並根據駱駝蹄子的節拍而吟唱,形成詩歌韻律。伊斯蘭教開始傳播之前大約150年的詩篇,是迄今所知的最古老的阿拉伯詩歌。
文化 信仰 塔塔爾族和其他突厥語民族一樣,在接受伊斯蘭教之前,曾經歷過一個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信仰的時期。塔塔爾先民曾把蒼狼作為民族的圖騰,相信其具有非凡的超自然力。在流傳至今的《古麗奇要克》等塔塔爾民間傳說和民俗中,仍可窺見到一些遺蹟。至今,塔塔爾民間還保留著佩戴狼牙飾物,珍藏狼的後腳踝骨等習慣...
如《中國大百科全書·政治學卷》、“神權政治論”、《中國的基督教》、《猶太教概論》等。有些論文是為參加國際學術研討會而作,如“中國傳統文化與伊斯蘭教”、“中國基督教歷史回顧”等。也有一些是朋友或師長要求的,如《中國宗教縱覽》、《四庫全書存目從書》等。我的代表作我選擇一本獨立完成的《真主的言語...
韃靼14世紀改信伊斯蘭教。歷史淵源 克里米亞韃靼人分布在烏克蘭、土耳其、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與北美及西歐,也有分布在北歐。他們以前是奧斯曼帝國販奴活動的中間人,諾蓋人捕奴後交給他們,送到奧斯曼帝國。他們有自己的汗國(以克里米亞為中心,以北的草原至北高加索,他們好戰,土耳其人有事也找他們幫忙),先是土耳其...
有諷刺意味的是,中國人是爪哇最早的伊斯蘭傳教士,但是大多數印尼華人卻不是穆斯林。有一種理論認為,在15世紀的時候,是鄭和等中國商船將伊斯蘭教帶入印尼。另外一種理論認為,是印度人將伊斯蘭教帶到了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群島。早在13世紀,10餘位青年成為歷史記載中第一批遷移到印尼群島的客家先民。明清以來,...
又如元朝的建立,使蒙古人與當時高度發展的中國文化產生了密切的關係。其版圖有所謂“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蒙古元朝,實為遊牧民族文化與農業民族文化衝突與融合的結果。一時間出現了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和薩滿教五教並存的局面,頗有相互影響、兼收各家所長之處,溝通了東西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