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成器,男,1983年6月出生。現為北大清華生命聯合中心研究員、北京大學合成與功能生物分子中心研究員、北京大學合成與功能生物分子中心研究員,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2022年5月,獲得“中國化學會生命化學青年創新獎”。
基本介紹
人物履歷,教育經歷,工作經歷,研究方向,人物榮譽,職務任免,
人物履歷
教育經歷
2005 – 2010, 理學博士,芝加哥大學化學系
2001 – 2005, 理學學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系
工作經歷
2019- ,正教授,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2014 -,研究員(雙聘),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2013 - ,研究員,北京大學合成與功能生物分子中心
2012 - ,研究員,北大清華生命聯合中心
2017 - 2018,長聘副教授,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2012 - 2017,助理教授,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2010 – 2011,博士後,芝加哥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
研究方向
實驗室致力於RNA/DNA修飾的生物學通路、功能和機制研究以及基因編輯新方法的開發。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綜合運用包括化學生物學、表觀遺傳學、基因編輯、單細胞組學和基因組學等多學科手段,旨在揭示核酸表觀遺傳修飾的新穎功能和調控機制。
1. RNA修飾和表觀轉錄組學
幾十年的研究已經鑑定了100多種轉錄後修飾。研究人員之前認為,一旦RNA修飾產生,這些共價修飾都是穩定存在、不可逆轉的。然而,最近關於6-甲基腺嘌呤(m6A)的一系列研究證明,RNA甲基化也是動態可逆的,並且在基因表達調控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表觀轉錄組學”也隨之興起。
除了m6A,轉錄組上還存在其它表觀遺傳修飾。我們課題組最近的研究發現,多種之前認為只在非編碼RNA上存在的轉錄後修飾,即假尿嘧啶(Ψ)和1-甲基腺嘌呤(m1A),也廣泛存在於哺乳動物的mRNA當中。我們的研究表明這些轉錄後修飾在轉錄組中廣泛存在,受多種外界刺激的動態調控,並且對於m1A來說,可以被潛在的“eraser”消碼器蛋白去甲基化。然而,mRNA上m1A和Ψ修飾的生物學功能還尚不清楚。此外,我們最近鑑定了mRNA上的動態、可逆修飾m6Am。我們希望利用課題組已經開發的新穎表觀轉錄組測序技術,來闡釋這些RNA修飾在生理及病理條件下的功能和調控機制,從而在表觀轉錄組學這個新興起的學科中發現一片“新大陸”。
2. 基因編輯
基因編輯作為新興的顛覆式生物技術,已經在生物醫藥、農業、能源和生物安全等方面展現了巨大的潛力。基於我們在化學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和高通量測序等方面的特長,本課題組也評價現有的基因編輯工具,並發展更為精準、強大、便捷的基因編輯新技術。
3. DNA修飾和表觀基因組學
哺乳動物基因組中,具有5-甲基胞嘧啶(5mC)、5-羥甲基胞嘧啶(5hmC)、5-醛基胞嘧啶(5fC)和5-羧基胞嘧啶(5caC)等多種表觀基因組修飾。本實驗室開發了多個單鹼基、單細胞水平上表觀基因組的組學檢測技術,未來將套用於單細胞測序和臨床研究,以期鑑定疾病的生物標誌物。此外,我們也關注染色質可及性的組學檢測技術。
人物榮譽
中組部萬人計畫領軍人才,2019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018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018
OKeanos-CAPA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2018
Bayer Investigator Award at PKU,2018
中國化學會化學生物學獎突出貢獻獎(35周歲以下),2018
第十六屆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2018
第十屆“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學者獎,2016
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201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015
IUPAC Prize for Young Chemists, 2011
2023年9月,獲得第七屆“中源協和生命醫學創新突破獎”。
職務任免
2018年8月3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8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伊成器位列其中。
2022年3月29日,市青聯十二屆委員會二次主席會議、二次常委會(擴大)會議選舉伊成器為北京市青年聯合會第十二屆委員會科學技術界別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