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整合報告

企業整合報告

企業整合報告,對機構在外部環境下,其戰略、治理、績效和前景如何創造短期、中期和長期價值進行溝通的簡練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企業整合報告
  • 外文名:IntegratedReporting
  • 倡議組織:全球報告倡議組織(IIRC)
背景和發展,編制方法,1、指導原則,2、價值創造過程,3、內容元素,

背景和發展

企業基本都是發布一份財務報告,同時發布一份社會責任報告,這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其中財務報告體現企業的經濟績效,社會責任報告體現企業的社會績效。但企業社會活動和經濟活動的聯繫越來越緊密,經濟活動直接影響社會績效,社會活動也在影響著經濟績效。分別發布報告,實際上割裂了這種聯繫。尤其現在很多人認為,財務報告已經不能真實、全面反映企業價值,而社會責任報告等非財務報告又的確存在信息冗雜、內容重複等問題。如果利益相關方想全面地了解企業發展狀況,希望知道企業如何兼顧經濟利益和社會利益,那么企業分別發布財務報告和社會責任報告的方式,顯然是不能滿足這種需求的。因此,整合報告應運而生。
2010年8月初,威爾斯親王發起可持續發展會計體系項目(A4S),並與全球報告倡議組織聯合成立了國際整合報告委員會(IIRC)。IIRC在成立之初,即明確其宗旨是提倡新的全球公認的報告方法,即整合報告(IntegratedReporting,簡寫為IR)。2013年,IIRC正式發布了國際<IR>框架,將整合報告正式定義為“對機構在外部環境下,其戰略、治理、績效和前景如何創造短期、中期和長期價值進行溝通的簡練檔案”。這一報告方法旨在通過整合財務、環境、社會和治理等方面的內容,創建一種新的年報格式,以明確、清晰、持續和可比的方式,提供更多關於對某組織歷史和未來產生影響和取得業績的整合信息,協助理解及評估企業業績的可持續性。
最早發布整合報告的是丹麥的諾維信公司,該公司在2002年發布了第一份整合報告。此後,越來越多的企業對此產生了興趣,比如巴西的納特拉公司、鸚鵡紙漿公司,美國的聯合技術公司和西南航空公司,都發布了整合報告。法國要求雇員人數超過5000人的公司,從2012年開始提交整合報告。2011年,南非發布了全球首份“整合報告指引”,強制要求在約翰內斯堡證交所上市的400餘家企業用整合報告代替年度報告,南非成為世界上首個也是迄今唯一一個強制實施企業整合報告制度的國家。就我國的情況來看,中電控股等企業參與了IIRC的首批整合報告試點。
畢馬威公司於2008年的調研顯示:近半數G250公司(《財富》雜誌全球500強企業中前250家公司),將企業社會責任部分放進年度報告;3%的企業擁有一份完整的整合報告,到2011年這一比例提高到6%,呈現逐年增長趨勢。
也許,整合報告還處於起步階段,但也許這就是發展趨勢。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進行的“Sustainability and Reporting 2025”研究表明,聚焦企業為商業和社會創造價值的能力、非財務信息與財務信息的整合披露將成為未來十年可持續信息披露的重要趨勢。
未來社會對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會越來越高,企業必須處理好經濟績效和社會績效的關係,整合報告強調的就是這種“綜合思維(IntegratedThinking)”,即以綜合視角來理解企業創造價值的各要素之間的關係,從而確定與價值創造有關的決策和活動。因此,企業不僅可以把整合報告作為一種報告框架,更可將其作為一種戰略管理工具,來剖析自身的價值創造過程,提升可持續創造價值的能力。正如飛利浦公司第一次發布整合報告時說,“整合報告是嚴肅對待可持續性的關鍵要素。整合報告便於利益相關方了解企業信息,這是改善企業信息披露的關鍵要素”。

編制方法

我們結合IIRC發布的國際<IR>框架來介紹整合報告的編制方法。國際<IR>框架旨在通過披露財務和其他方面的相關信息,向財務資本提供者解釋機構如何持續創造價值,並使利益相關方受益,這些利益相關者包括:員工、客戶、供應商、業務夥伴、當地社區、立法機構、監管機構和政策制定者。

1、指導原則

鑒於各個不同機構的特定情形之間存在很大差異,還要滿足各個機構之間具有足夠的可比性,框架提出七項原則,希望整合報告在靈活性和規定之間達到適當平衡。這些原則包括:
注重戰略和面向未來:整合報告應深入說明機構的戰略,這一戰略如何影響或與機構短期、中期和長期的價值創造能力結合,及這一戰略如何影響資本及與資本相關的使用情況。
信息連通性:整合報告應綜合展示,對機構持續價值創造能力產生重大影響的各個要素,其之間的組合、相互關聯性和依賴關係。
利益相關方關係:整合報告中應深入說明機構與關鍵利益相關方之間的關係的性質和程度,並說明機構如何及在多大程度上理解、考慮並回應利益相關方的合法需求和利益。
重要性:整合報告中應披露對機構短期、中期和長期的價值創造能力具有實質影響的事件信息。
簡練:整合報告應簡明扼要。
可靠性和完整性:整合報告應包括所有正面和負面的重大事項,並以一種平衡方式列報,且應無重大錯誤。
一致性和可比性:整合報告中列報的信息的編制基礎應前後一致;而且這些信息應當是有關一個機構自身價值創造過程的重要信息,並能夠與其他機構進行比較。
除以上七條原則外,還有一條原則需要關注,即“要么遵守,要么解釋不遵守的原因”。也就是說,任何聲稱為整合報告或引用《框架》的信息披露檔案均應符合框架中對報告原則和內容元素的要求。如果因為無法獲得可靠數據或被特定法律禁止,或者披露可能會導致嚴重的競爭損失,就要進行解釋。解釋包括:指出所省略的信息的性質;說明信息被省略的原因;如果是因數據無法獲得,則需要指明獲取該信息的步驟,以及獲取該信息預計耗費的時間。

2、價值創造過程

在框架中,論述了機構創造價值的過程,這一過程和其元素直接決定了報告的內容元素。
機構的外部環境包括經濟條件、技術變革、社會問題和環境挑戰,這些構成了機構的經營環境。在特定的經營環境中,機構需要明確使命和願景來指明機構的目標和前景。
機構的治理層有責任根據其經營環境和使命及願景,來創建合適的監督結構,支持機構的價值創造能力。在具體運營過程中,機構要選定合適的商業模式,利用各種資本作為投入,並通過機構的經營活動將其轉化成產品、服務、副產品和廢料等產出。
機構以自身的使命和願景為基礎,對外部環境進行持續的監控和分析,以識別與機構、機構戰略及其商業模式相關的風險和機遇。同時,制定戰略明確如何降低或管理風險,最大限度地利用機遇。這些由戰略目標和實現這些目標的戰略,以及實行這些戰略所需的資源配置組成。機構還需要了解有關其績效的信息,這涉及建立計量和監控體系,為決策提供信息等。
此外,價值創造過程並非靜態,需要定期審視各組成部分,以及每個部分與其他組成部分之間的相互作用,並著眼於機構的前景展望,通過修改和最佳化,以此改進所有組成部分。
價值創造過程
價值創造過程說明,價值並非僅由機構獨自或在機構內部創造,而是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取決於各類資源,且是通過與利益相關方的關係創造的。因此,整合報告應能夠讓使用者深入了解影響機構的外部環境有哪些;機構使用和影響的資源有哪些,相互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機構是如何與外部環境和資本相互作用,並在短期、中期和長期創造價值的。

3、內容元素

基於價值創造過程,框架給出了整合報告的八個內容元素,這些內容元素基本上相互關聯且不相排斥,包括:
機構概述和外部環境:機構從事什麼業務,機構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運營?
治理:機構的治理結構如何支持機構在短期、中期和長期創造價值?
商業模式:機構的商業模式是什麼?
風險和機遇:影響機構短期、中期和長期創造價值能力的具體風險和機遇是什麼,機構如何應對這些風險和機遇?
戰略和資源配置:機構的目標是什麼,機構如何實現這一目標?
績效:在報告期間,機構戰略目標的實現程度如何,機構在對資本的影響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前景展望:機構在執行其戰略時可能遇到哪些挑戰和不確定性,對機構的商業模式和未來績效有何潛在影響?
列報基礎:機構如何確定哪些事項應包含在整合報告中,如何量化或評估這些事項?
框架中提到了治理層對整合報告的重視。為體現治理層對報告的重視,並參與到整合報告編制中,希望機構治理層在整合報告中確認:對確保整合報告的完整性負責;已將集體考量(智慧)套用於整合報告的編制和列報中;整合報告是否以符合《框架》的方式列報意見或結論。如果沒有這些確認聲明,就需要解釋:在整合報告的編制和列報中治理層的角色;正在採取哪些措施以在未來的報告中包含此聲明;採取此類措施的預計時間,這個時間不應晚於參考《框架》編制第三份整合報告的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框架雖然給出了內容元素,但並未規定具體的關鍵績效指標(KPI)、計量方法或個別事項的披露。因此,在整合報告的編制中,需要根據機構的具體情況,合理確定哪些是重要的事項,這些事項應如何披露等。在適當情況下,可以套用被廣泛認同的度量方式和披露方法,尤其是整合報告中的信息與機構公布的其他信息類似或以上述其他信息為基礎時,應使用相同基礎進行編制,或者與上述其他信息進行協調統一。
(摘自:郝琴.企業社會責任戰略[M],中國經濟出版社.2016年5月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