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子久山水圖(王原祁創作中國畫)

仿子久山水圖(王原祁創作中國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仿子久山水圖》是清代畫家王原祁於1700年創作的綾本水墨山水畫。該畫作與王原祁其它傳世作品不同,在王原祁作品中甚為少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仿子久山水圖
  • 規格:154×48.3cm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者:王原祁
  • 材質:綾本
  • 畫作類型:水墨山水畫
作品簡介,款識,鈐印,鑑藏印,創作背景,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簡介

款識

庚辰清和仿黃子久似瑤老年道翁。王原祁。

鈐印

埽花庵 王原祁印 茂京父

鑑藏印

蘭陵 清群簃鑑賞 郁蘭堂珍賞

創作背景

王原祁《仿子久山水》作於康熙庚辰(1700)四月,王原祁59歲時,水墨綾本,立軸,縱154厘米,橫48.3厘米。畫上王原祁鈐印三方,分別為:王原祁印、茂京父、埽花第,三方印參見《中國書畫家印鑑款識》第45~47頁56、59、82印蛻。王原祁傳世作品多為紙本、絹本,此為綾本精品山水,難得一見。

作品賞析

在清初四王中,王原祁是非常講究繪畫筆墨的一位,喜用乾墨重筆作皴擦,自稱筆端有金剛杵。所謂金剛杵,原本是指古代印度的一種兵器,後來佛教拿它作法器,並且成了佛教密宗的象徵。王原祁稱其筆端有金剛杵,是借金剛杵的威力對繪畫用筆的一種比喻,他主張繪畫筆墨在不生不熟之間,即所謂熟不甜,生不澀,淡而厚,實而清。而要取得這樣的效果,畫家除了手頭要有過硬的功夫以外,還要藉助媒材比如紙張絹素來呈現,所以王原祁繪畫非常講究紙張絹素的選擇。王原祁很少用生紙作畫,也不喜用熟紙,他喜歡用別人不常用的半生半熟的鏡面箋,這種紙既能吸墨又不會暈及筆觸,適合反覆皴染,為其得心應手。王原祁於紙張絹素十分敏感,有時得一張好紙他會興奮。比如上海博物館收藏的王原祁為幾翁先生所繪《仿大痴山水圖軸》,就是某日他忽得一紙來了興致,於是以大痴筆法繪成山水,並且自覺“興會頗合”才“敢以請正”於幾翁先生。其實幾翁先生為求此畫已經“有年”,王原祁遲遲沒有命筆就是因為未得佳紙,這其中雖然有推諉的成分,(當年他畫名大,地位又高,求畫者多至讓他應接不暇),但是於紙張絹素的講究是十分明顯的。不過有時他也不計較用紙,比如康熙二十六年(1687)某日,他酒後興起,在簏中拾一廢紙,經揉薄後同樣以大痴筆法作山水一軸,卻因為“紙澀拒筆”,所畫不盡如意。“紙澀拒筆”是因為紙經搓揉後產生滯筆從而導致墨韻不暢,由此可知那是一張生紙。王原祁體察細微,並且善於將細微的體會以形象的比喻和膾炙人口的文句記於畫上,那句“未得大痴腳汗氣”的著名謔語即於此幅所題。這幅作品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王原祁 仿子久山水圖王原祁 仿子久山水圖
而在絹上作畫有類熟紙,板綾則有類半生半熟的宣紙。但是板綾與宣紙畢竟有所不同,最重要的不同是所原料和工藝的不同從而導致兩者肌理不一樣,所以呈現出來的效果也不一樣。一般來說,紙宜皴擦,綾宜渲染,王原祁喜用乾墨重筆作皴擦,自然半生半熟的宣紙更適宜於他,這大概是他不常用綾本作畫、尤其不見他早年用綾本作畫的原因。其實並不只王原祁,在他那個時代文人畫家們普遍都不在綾本或者絹本上作畫。在綾本上作書畫盛行於明末的萬曆崇禎年間,當年董其昌就是一位擅長以砑光後的白綾作書畫的大家,王鐸、傅山等更是藉綾本留下了大量傳世書法精品。但是到了清代書畫家們普遍都是在紙本上作書畫了。王原祁以板綾為“瑤老年道翁”作山水,一方面表達了他對“瑤老年道翁”的敬意,畢竟板綾比宣紙價格要貴,另一方面在板綾上作山水同樣讓他筆端的“金剛杵”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顯示了他的筆墨功夫。我們不妨仍以上海博物館收藏的那幅《仿大痴山水圖軸》作比較,兩幅作品作於同一年,前後相隔僅數月,所不同者上博本為紙本,而畫面呈現除構圖的差異外,兩幅作品筆法氣息完全一致,但是墨韻有所不同。上博本皴擦以乾墨重筆,氣象渾淪,此幅綾本則顯得濕潤,呈“華滋”之象,簡言之,是澀與潤之間的差別。這是物理使然,因材質不同而不同。
一位畫家在不同質地的媒材上作畫,體現了畫家對媒材適應的能力。而畫家本身對於媒材的使用有其階段性,很少有畫家一輩子用紙不起變化的,這有助於我們對一幅作品進行鑑賞考察。當然《仿子久山水》不存在創作年代的判斷問題,款上已經署明,它是王原祁59歲時的作品。59歲時的王原祁剛剛調入詹事府任右春坊中允,不久他奉命鑑定內府書畫,他的繪畫正是那個時候進入了全盛時期。與之對應的是他在繪畫媒材上的變化,王原祁有一部分作品是繪在明朝的宣德紙上,當年楊仁愷先生注意到了這一現象,並推斷他的宣德紙得自清宮內府。這不無道理,其實王原祁存世的絹本、綾本作品也多作於他入宮以後,得此優越同樣與他受到康熙的重視,在仕途上的通達不無關係。這是此幅《仿子久山水》作於綾本上的原因,也是在鑑賞王原祁相類作品時不可不察的。
順便再談談這幅作品的裝裱。《仿子久山水》右下角鈐有三方收藏印,分別為蘭陵、清群簃鑑賞,郁蘭堂珍賞,但是我們沒有查到三方收藏印的出處。這幅畫後來的收藏者是蘭州大學歷史系著名學者趙儷生教授,趙教授教學之餘酷愛書畫收藏,所藏既富且精,然而一場“文革”他的大多數藏品被抄,如今一些藏品已經成為博物館的重要收藏。2007年西泠秋拍那本金農、羅聘的《動物花卉合冊》即出自趙儷生所藏。趙儷生珍愛書畫,一般不對所藏書畫重作裝裱,而是儘量保持本來面貌;也不對所藏書畫鈐印題跋,他知畫、惜畫,但是低調。這與那些並不懂畫,卻動輒大字作跋的人違然有別。於是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在畫上鈐印的查不到出處,沒有留名的卻讓人給記住了,箇中道理樸素,但是耐人尋味。此畫裱工考究,民國手織耿絹挖裱,連史紙復背既薄又挺,圈檔平勻無縐,垂地自然。並以上好織錦鑲牙條,牙條上寬下窄,合乎規矩。天桿籤條上寫有“戊午四月購於津門”數字——據趙儷生後人介紹,這是趙儷生上世紀五十年代購藏此畫時已有舊簽,由此我們知道籤條是趙儷生之前的某位收藏家所題。而從此畫為民國手織耿絹挖裱這一特徵來推測,題簽的“戊午四月”應該是1918年。《仿子久山水》問世已300多年,品相卻如此完好,是因為那些留名和不留名的收藏者對這幅作品的呵護與珍惜,這是值得欣喜的。山水無言,藝術當傳之永遠。

作者簡介

王原祁(1642—1715),清畫家。字茂京,號麓台、石師道人。太倉(今屬江蘇)人。康熙進士。因專心畫學,被招以西供奉內廷,鑑定名畫,曾奉旨編纂《佩文齋書畫譜》,任書畫譜總裁和《萬壽盛典》總裁。官戶部侍郎,故亦稱“王司農”。與王時敏、王鑑、王暈並稱“四王”。以其為中心,形成“婁東派”。畫法遵循臨古道路,尤以黃公望為依歸。但亦主張學古"須以神遇,不以跡求”,“得其意而師之”(《麓台題畫稿),要在學習中有所創新,“一變而為本家體”《麓台題畫稿》。其畫特色在喜用千筆積墨法.風格渾厚沉雄、元氣淋漓,有“筆端金剛杵”之稱。追求“渾樸中有超脫”,“剛健中含婀娜”以及“不事粉飾而神采出焉,不務矜奇而精神注焉"《麓台題畫稿》的審美風格。兼重理、氣、趣的融合:“作畫以理氣、趣兼到為重,非是三者,不人精、妙、逸之品。”(《雨窗漫筆》)著有《罨畫集》、《掃花庵題跋》、《雨窗漫筆》、《麓台題畫稿》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